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著作权的保护)【圣才出品】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著作权的保护)【圣才出品】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1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1.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这种行为主要是侵犯了作者对作品的发表权。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合作作品的作者中个人无权独自行使对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把合作作品当做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不仅侵犯了其他合作人的发表权,还侵犯了署名权。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指那种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冒充为自己的作品加以使用的行为。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著作权的保护
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亦属侵权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2.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的特征:
(1)侵权的民事责任性质不同于违反合同的责任。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①责任基础不同。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当事人之间在侵权行为发生前,不存在合同关系,仅因一方的侵权行为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当事人之间在违约前就存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违约责任是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

②责任形式不同。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可以采取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方式。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通常采取的责任形式是实际履行、支付违约金、双倍返还定金以及赔偿损失等。

③承担责任的条件不同。

构成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须以致害人造成的损害事实为前提。

构成违约行为的民事责任则无须存在损害事实,行为人只要违反了合同义务,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2)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民事制裁措施。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下列民事责任:
①停止侵害。

侵权行为人无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必须停止侵权,防止侵害扩大,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②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

这主要是指侵犯著作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人身权利侵害而适用的责任方式。

③赔偿损失。

它以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承担该种责任方式的前提。

《著作权法》第49条规定了赔偿损失的具体原则,使这种民事责任的确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该条文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该条条文还规定了一个法定赔偿办法,以弥补上述方式的缺陷,避免诉讼久拖难决,即: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以上几种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著作权法》第52条还规定了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制裁措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3.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1)《著作权法》第50条规定了诉讼前申请停止侵权行为和财产保全。

该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可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
规定处理上述申请。

(2)《著作权法》第51条规定了诉讼前申请证据保全。

该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如果不提供担保的,法院将驳回申请。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3)《著作权法》第53条规定了侵权人举证责任的内容。

该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该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该条列举了八种侵权行为适用行政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属于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邻接权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邻接权的技术措施的。

如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不属侵权行为。

(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邻接权人的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除外。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我国国家版权局于1997年1月发布了《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规定了具体的处罚办法。

三、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1)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是对刑法的补充规定,也是对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有效完善。

(2)1997年全国人大修订的《刑法》中规定了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刑事处罚措施。

该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②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③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④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该法第218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2004年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有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等规定,作了具体的解释。

(4)2011年两高、公安部又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就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证据以及“非法经营数额”“以营利为目的”等问题的认定作了详细规定和解释。

(5)《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有该条列举的8种侵权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侵犯著作权行为有哪些主要形式?
答:《著作权法》第47条举了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的11种情况。

这些情况包括: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这种行为主要是侵犯了作者对作品的发表权。

比如,某些研究机构或档案馆或者个人保管着一些作者尚未发表过的著作手稿,通常这些单位或个人只是手稿的保管人,充其量是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