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YT-FS-4124-70交通局工作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交通局工作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xx年工作。
下面,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作工作报告。
20xx年交通运输工作情况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悉心指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快推进“五大建设”,科学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7.7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44%;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18.83亿元,同比增长9.4%,占服务业比重8.5%,上升1.4个百分点,并成功承办了全国国防交通储备物资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和全省五水共治暨服务区优化工作现场推进会,获得了全国“国防交通物资储备红旗仓库”、市人大评议满意部门等荣誉,交通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发展。
(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内河水运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水运建设持续发力,完成投资15.14亿元,同比增长53%,创历史新高。
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海盐段、五长段主线开工建设,平湖段完成投资5.4亿元,超过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桐乡段和沪昆铁路桥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
全市首条三级航道——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航。
内河港口转型升级,新建码头泊位26个,海盐、海宁港区规划调整方案通过市政府审查并上报交通运输部。
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京杭运河“四改三”、丁诸线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市域路网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钱江通道及北接线建成通车,“三横三纵”高速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完成施工图设计。
国省道、县道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57%,占交通建设投资总额的42.1%。
开工建设油车港至黎里公路一期、嘉善县丁栅至新埭公路二期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沪杭高速许村互通、08省道海宁马桥至尖山段等项目,按计划推进海盐至安吉公路、嘉善丁栅至天凝公路等项目前期。
农村公路品质实现提档升级。
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7.2公里,实施等级提升121公里、桥梁改造15座,完成大中修133公里。
编制完成四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提出实施标准。
6个县(市、区)分别出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管理办法》,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
创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体制机制和升级实施办法。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先后报道肯定了嘉善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二)突出公交优先发展,科学实施城市拥堵治理城市治堵工程向纵深推进。
市领导高度重视治堵工作,鲁俊书记、肖培生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张仁贵副市长每周三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工作难点。
同时创新机制,增设公众参与专项组,以“一办四组”全力推进城市治堵工作。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有力开展工作,新增停车位建设8500个,开发利用地下空间2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完工11.9公里,打通断头路2条,新建公交专用道10.45公里、公交站点21个,新增公交车60辆、公共自行车2200辆,查处违法行为机动车10.8万起、非机动车和行人2.1万起,超额完成省考目标。
同时,集中精力推进中山路、建国路、越秀路等3条重点道路整治,取消了建国路夜市,实施嘉兴学院路段摊点引摊入市,稳步推进中山路公交专用道建设。
强化市县联动,海宁交通满意度达到省考要求,为全省通过考核的6个县市之一。
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至20xx年末,市区公交分担率达到13.7%,公交客运量8464万人次,同比增加4%,城市交通满意度达86.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市区以公交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完善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公交停保场1个、枢纽站3个、首末站9个、港湾式停靠站28个及一批候车亭、站牌等民生设施项目;切实落实公交路权优先,打通了汽车北站、客运中心、高铁南站3个交通枢纽的专用通道,公交运行实现提速;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新增调整线路56条,开通王店、油车港等夜班公交,乡镇夜班公交覆盖率90%,居全省第一。
平稳投放出租车运力100辆。
全市公交全部实现公车公营,新建县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站6个,所有县、市全部建成了一级站。
科技和人文治堵同步推进。
围绕公众服务功能和监管服务信息化的目标,开展公交运行监测系统二期建设,实现了运营秩序监控、运行指标统计分析等功能。
提升交通秩序管理水平,市区128个路口交通信号灯完成智能化改建,信号灯协调控制率达58.5%,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基本建成停车诱导系统平台,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人文治堵先行先试,广泛组织开展交通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发起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公益宣传、文明家庭文明行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倡导“258绿色出行”,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参与治堵”的良好氛围。
(三)主动调结构转方式,着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交通物流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公路货运稳步回升,同比增长11.3%;内河运输加速转型,完成港口吞吐量1.01亿吨,连续第4年破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15万标箱,占全省总量的54%。
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5家,总数达到30家;新增海运企业1家,总数达到7家,总运力14.68万载重吨,物流服务主体实力持续增强。
加快5个重点扶持物流基地建设,完成投资13.68亿元,同比增长18.85%,新吸引入驻业户114家,总数达到433家,实现产值40.04亿元,物流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物流公共服务中心揭牌开业,信息平台一期上线运行,并成功与国家平台实现对接。
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年争取部、省、市各类奖励补助资金近6000万元。
绿色交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以入选全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试点城市为抓手,积极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工作。
扎实推进船舶“三不一推”,1042家港口码头和30个港航站设置了“两桶一牌”,建立健全船舶污染物收集、接收处理和运营管理机制。
采取“三个一批”的方式,加大力度整治码头,“海宁经验”得到郭剑彪厅长批示肯定。
开展高速公路沿线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户外广告1193块,桐乡仅用13天就拆除所辖全部228块违法广告牌。
推进公路“三化”,清理垃圾2953处、21万立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1961处、29万平方米。
实施公路、航道绿化408.3万平方米。
内河运输船舶平均吨位261.8吨,同比提高10.2%。
淘汰黄标营运车1781辆。
发展ETC车辆15412辆。
智慧交通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重点推进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
完成数据中心建设,建成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初步实现城管、港务、公路、港航和运管等跨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公众出行服务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实时公交、公共自行车、停车场、市区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等出行信息服务。
完成开发了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公交基础信息、运力、运营秩序、服务质量、运行效率、需求状况监测和统计分析、线网优化决策辅助功能。
驾培行业建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在线报名、预约、评价等功能,并成功试点“先培训、后收费”模式。
全市130家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承担企业推广安装实时监控平台,全力打造“透明车间”,实现全程管控。
依托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一期三级航道项目,建成集航道监控系统、射频识别系统、信息发布服务系统、激光船舶感知系统、AIS船舶动态综合监管为一体的首个内河航道船联网示范工程。
路政率先安装执法车辆车载视频监控设备,满足全天候执法取证需要。
嘉善率先建成县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并投入试运行。
(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监督管理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加快。
按照建立市县扁平化、一体化新型审批制度的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全面梳理权力清单,摸清权力家底,加大清权、减权、制权力度。
精简后,保留权力事项240项,减少424项,占原有事项总数的6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梳理确定行政许可事项32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六统一”要求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的监管措施,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定期动态评估和监督,规范行使行政审批权行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三基三化”建设全面实施。
完成三塔港航管理站等省级基层站所“三基三化”试点工作。
推动队伍职业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全员轮训,组织各类培训20次、1000余人次。
推动站所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行政执法装备配置标准,全市89个基层执法站(所)外部形象实现统一。
交通质监系统执法形象“四统一”工作全面实施。
推动制度规范化建设,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20余项,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交通运输交通事故三项指标平稳可控,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公路水运工程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
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率先推进客运、危险品运输企业标准化建设。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隐患5607项,整改率100%。
世界互联网大会、亚信峰会、青奥会、重大节假日等交通运输保障安全畅通有序。
战备钢桥和动力舟桥架设能力实现提升。
加强养护管理,完成普通干线公路路面大中修62.0公里、预防性养护47.6公里、危桥改造14座,新建航道护岸5987米、疏浚土方83.3万立方米。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查处“黑车”967辆、超限车辆6140辆,办理船舶签证49.5万艘次。
全年实施行政处罚11433件,没有发生行政复议或诉讼。
在建设、运输、服务等各个子行业全面推行信用考核。
(五)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从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