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01-05近现代史真题.

华师01-05近现代史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虎门条约》2、李提摩太3、江南制造总局4、科学补习所5、“赛先生”6、“上打洋人下打官”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1、北上宣言2、训政纲领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民生实业公司5、工业内迁6、中原突围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龚自珍2、圆明园3、北洋水师4、“东南互保”5、《二十世纪大舞台》6、“德先生”二、标点并成现代汉语(10分)尝思御众以慈爱为本而结下以诚信为归宇宙祥和之气胥缘一念之悱恻所结而成盖爱民如子之心休戚相关远近本无歧视堂廉虽隔以孔迩联之抚恤深情使亿万人为一心斯能得民矣其贞观朝使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察长吏不肖问民间疾苦官无旷职民无怨心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乃昭其临御之诚爱护之至保民之道得矣三、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任选两题)1、什么是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2、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历史作用?3、辛亥革命对民初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30分,任选一题)1、结合学术动态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近代变迁的影响。

2、结合学术动态谈谈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48分)1、和会拒约2、向导围刊3、迁都之争4、劳动互助社织纲要5、废两改元6、抗战建国纲领7、中国民主政团同盟8、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议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权力的更迭。

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条件3、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四、论述题(22分)结合学术研究的新成果试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近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1、照旧交粮纳税2、《使西纪程》3、黄海海战4、《劝学篇》5、东南互保6、南社7、资政院8、新建陆军二、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5分)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西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耕战植其基工商扩其用也然论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诸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事有不得已也今以各国商船论其于中国每岁进出口货价银在二万万两上下约计洋商所赢之利当不下三千万以十年计之则三万万此皆中国之利有往而无来者也无怪今日民穷财尽有岌岌不终日之势矣然则为中国计者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思想领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2、洋务派创办了那些官督商办企业,如何评价官督商办企业?四、论述题1、结合学术观点谈谈你对李鸿章评价问题的看法。

(25分)2、已故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提出: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存在着联系和继承关系的,彼此之间有一个扬弃和吸收的复杂过程。

结合史实论证这种关系,并阐述这种关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32分)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现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64分)1.西北战争2.《训政时期约法》3.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4.《新华日报》5.《中美平等新约》6.西藏和平解放7.“一国两制”8.沈钧儒二.材料解析题(24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24年来的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今天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已经取得的伟大胜利及其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是这条正确路线的生动的证明。

”摘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

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来源的两个决议,分别是何时召开的什么会议通过的?2.材料一中所指的“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指的哪一个革命时段的实践,材料二论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谈谈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三.简答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处建时期(1927—1937年)的教育政策及学校教育状况。

2.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主要措施。

四.论述题(30分)结合学术研究状况,谈谈关于中国现代史分期问题的几种主要观点及依据,并说明你所赞成的观点及原因。

华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林维喜事件2.京师同文馆3. 湘军4.百日维新5.祺祥政变6.光复会7.严复8.镇南关大捷二、简要回答(每道题15分,共60分)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

2、“东南互保”的经过及其影响。

3、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4、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

三、史料解读(每道题10分,共20分)1、给下面这段文献标点并回答问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即通万国蒸蒸大势相迫非可淤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亦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骤之(1)这段话出自()的《》。

(2)这段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属俄,印度之属英,南洋之属荷,吕宋之属于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奋求自立耳。

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

自同治以来,沈、李、翁、孙迭相柄政,曾、左及李,倚为外相,恭、醇二邸拱手待成耳,即今除荣禄、庆邸外,何一非汉人为政!若夫政治不善,则全由汉、唐、宋、明之旧,而非满洲特制也然则举明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

圣祖立一条鞭法,纳丁于地,永复差徭,此唐、虞至明之所无,大地万国所未有。

他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

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势言耶?曾、左诸将,倚畏虽重位在藩镇。

撮尔弹丸,未参内政。

且福康安一破台湾,而遂有贝子郡王之赏;曾、左反噬洪氏,挈大圭九鼎以付满洲,爵不过通侯,位不过虚名之内阁。

曾氏在日,尤必陷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

较其轻重,计其利害,岂可同日而道!近世军机首领,必在宗潘。

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

彼恭、醇二邸之仰成,而沈、李、翁、孙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

阶位虽高,犹之阉宦仆竖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1)这是章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2)这段文章中所提到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

(3)章太炎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四、论述题(30分)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现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6分)1、壬戌学制2、土地革命3、西南大后方4、黄土岭战斗5、人民解放军宣言6、第一个五年计划二、材料分析(24分)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怎样看待1957年的反右运动。

四、论述题(30分)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代史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道题4分,共32分)1.《虎门条约》2.乡官制度3.发昌机器厂4.幼童留美5.“台湾民主国”6.《应诏统筹全局折》7.国会请愿运动8.中国科学社二.简要回答(每小题12分,共48分)1.“拜上帝教”的特点及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

2.洋务派举办了哪些主要的官督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特点是什么?3.简述戊戌维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

4.如何认识1905—1907年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三.史料解析(共20分,其中第一题5分,第二题7分,第三题8分)阅读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弟事合肥三十年,从不争牌子,合肥亦抑之使不得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