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ppt
• 《曹全碑》字体以扁形为主,间有长形、方形。其结 字采用中心紧缩,四周舒展的方法。一般点画(辅笔画 )短而密,波画、挑画(主笔画)长而舒。
四、《张迁碑》鉴赏
•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 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立,明初出土 ,现藏于山东泰安岱庙。
•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艺术 造诣很高。清人孙退兴评其“书法方整尔雅,汉 石中不多见者”。 《张迁碑》可称得上是汉隶的 代表。
• 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称为简或牍。简的材料一般 是竹。简一般长23厘米,宽1厘米,厚0 2~0 3厘米 ,基本是一简一行。简的长短一致,形制近似,一定数 量的简串合在一起,就成为一册。可以说,简的编册形 式是我国竖排书的雏形。简主要用于抄写书籍,过录公 文,登记财物。
•
汉人在简牍上写隶书,好用粗重的长横、长撇、长
• 东汉建和二年(148)为纪念因修复石门通 道,便利交通,而多次上书朝廷的司隶校尉杨 孟文的功绩,当时汉中太守撰写了一篇颂词, 刻在今陕西汉中市北褒斜谷的崖壁上,名《石 门颂》。《石门颂》为隶书,全文22行,每行 30字左右。
六、《熹平石经》鉴赏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刻在石头上的经 书。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校订儒家经本六 经文字。
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为蔡中郎。蔡邕除通经史
、善辞赋外,还精于书法。书法中精于篆、隶,尤
以隶书造诣最高。后人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力”“自矜能书,兼李(斯)、曹(喜)之法
,非流纨体素,不妄下笔”。的评价。
• 《熹平石经》的书写都是当时一流的书法家, 字字严谨规范,可以说是当时官定的标准隶书。
பைடு நூலகம்
七、《武威汉简》鉴赏
捺、长竖做字中的主笔。汉简上的隶书,笔画变化多端
。在狭长的简牍上写字,尽管受到幅面的限制,但汉人
也能随单字笔画的繁简来处理字形结构。
• 《武威汉简·仪礼简》约书于西汉成帝时期,整 篇内容系儒家经典。书者的书法技巧已相当高超, 具有娴熟的书写技能。
• 《武威汉简·仪礼简》的单字以扁为主,间以长 扁结合,因字赋形。字的结体左敛右疏,重心偏向 字的左侧。每简一行,充分利用简牍的宽度。字形 横向取势,直逼两边,尽显开张的气势。
书丹”尽量表现出自己追摹隶书正体的书法本领,以 赢得声誉,获取人们的赞赏。在平卧的碑上写字,可 以从容不迫地精心书写,不满意的,还可以重写,所 以汉碑上的隶书都很精整。 •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于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该 碑正文16行,每行36字,碑字完整,是东汉隶书成熟 时期的代表作,后人曾称誉它为“汉隶第一”。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校订儒家经本六经 文字。他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辗转传抄,俗儒 牵强附会,出现很多谬误。为了不贻误后学,需 要一个标准的经文版本,于是奏请皇帝批准,由 蔡邕等人书写,由工匠将经书刻在石头上,后人 称之为《熹平石经》。
•
蔡邕(132-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献帝时曾拜
三、《曹全碑》鉴赏
•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纪功碑》,东汉中平 二年(185)立,明万历初在陕西郃阳县出土,现藏于 陕西省博物馆碑林。《曹全碑》的隶书字体秀逸,变化 多端,在传世汉碑中独树风貌,别具一格。《曹全碑》 以圆笔取势,绵里裹铁,端正清秀,属阴柔美。《曹全 碑》笔画大多似篆书写法,逆锋起笔,转而行笔,因提 笔中含,结笔处也藏而不露。直笔如圆棍,曲笔若钗股 ,想象中触手可及,又似有汩汩血液充溢其中。这就是 圆笔的书写效果。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隶书字形偏于纵长,还有一 些圆转的笔画,保留着部分篆书的结构。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是当时的一种书写材 料,有木制的,有竹制的。一般长1尺左右,约合二三 十厘米。
二、《礼器碑》鉴赏
• 汉朝隶书有成就的书迹,当数碑刻上的隶书。碑, 在先秦时期就有,是实用工具。
• 碑刻是由文人、书家、工匠合作完成的艺术品。 • 书写者在碑上写字,称为“书丹”。书手想通过“
笔,起笔后横扫而出,平扁而不失厚重。
九、郑谷口隶书《剑南诗轴》鉴赏
•
郑谷口(1622-1693),名簠,字汝器,江
苏上元人。工书,力倡汉碑,在隶书书写中成就突
出。
• 《剑南诗轴》为纸本,纵104厘米,横56 7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郑谷口的这件隶书作品 强调了书写的气势,给人以雄壮恣肆、矫健郁勃的 审美感受,显示了郑谷口对汉代隶书原始精神的回 顾。当时,在汉简未出土的情况下,郑谷口无缘得 见汉人隶书墨迹。
• 金农自幼爱好金石书法,擅长隶书。早年隶书厚重平实, 后来吸收《天发神谶碑》方严凝重的特点,在隶书中融入了 魏碑和简牍的笔法。写横画侧笔横行,写竖画顺锋而下,造 成横画厚、竖画细的形态。另外,撇笔尖细,字形大小不一 ,而且好用浓墨,多用枯笔,人们称之为“漆书”。
• 《广陵旅社之作》是金农“漆书”的代表作。笔法多用方
第三模块 书法作品鉴赏
第二节隶书作品鉴赏
• 一、《云梦睡虎地秦简》 鉴赏
•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 11号秦墓出土的秦朝隶书简牍,是秦朝统一全国五六 年时的遗物,字体具有隶书特点。相传秦国人程邈很会 写大篆,后来因事被关进监狱,他在狱中研究篆字的写 法,创造了一种新字体,因当时称狱中的犯人为“徒隶 ”,因此这种字体就称为“隶书”。
• 《武威汉简》给我们展示了汉字字体演变的轨迹 。汉隶虽然看着很美,但笔法复杂,书写速度也慢 ,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八、金农隶书《广陵旅社之作》 鉴赏
• 金农(1687-1764),字寿门,一字司农,号冬心,仁 和(今浙江杭州)人。中年寓居扬州,曾遍游齐、鲁、燕、 赵、秦、晋、楚、粤,所交皆一时名士,为“扬州八怪”之 首。
• 《张迁碑》在用笔上以方为主,首先在笔画上 ,无论是横、竖,还是撇、捺,都是方笔,起笔 是方,收笔也是方。方笔的含义可从两方面体现 ,形式上表现的是骨力,内容上表现的是刚强, 是阳刚之美。
五、《石门颂》鉴赏
• 《石门颂》拓片汉朝隶书有成就的书迹,除 碑刻之外,还有摩崖。摩崖是指在比较平整的 山崖石壁上直接书、刻文字。汉朝的摩崖书迹 ,大多见于栈道的石壁上。摩崖上的字比石碑 上的字大。《石门颂》是摩崖隶书的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