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清水坪学校姜蛟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
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特征及特性,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特性.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
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
因此我制定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教学时应先让学生通过现实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回忆,在学生有了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象后,再进行之后的教学,以归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在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时,也应体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使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让操作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维需要依赖于表象的支撑,操作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量表象,加深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将“想想做做”中通过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整合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引向有序。
让知识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生成。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教学中,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实践操作,使学生从操作的行为中提升。
二、说学法
(一)、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二)、学生一题多解,并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分解图形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并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说准备
电子白板、方格纸、三角板、直尺、小棒、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练习题卡等。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别五部分: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看!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出示长方形模具)它有什么特点?(学生作答),教师将做好的长方形教具拉成平行四变形。
2揭示课题
(板书:平行四变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猜想:
猜想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2验证:
验证方法验证结果
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4教师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练习
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高
1学生尝试用学过做三角形的高的方法画出教师给出的平行四边行
的高。
2展示
3教师小结
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4练习
(三)、知识运用
(四)、拓展延伸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自己制作平行四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将长方形对边相等,迁移到平行四边形,从而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边也相等。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