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美国NCCN淋巴瘤治疗 指南
概述
2004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新发病例54370例
男性28850例 女性25520例 死亡病例19410例 NHL占每年新发肿瘤病例数的第六位,约4%。 NHL占男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6位,女性第7位。
WHO淋巴瘤的分类建议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播散 主要表现为白血病 原发结外 主要表现淋巴结病变 分类 B细胞肿瘤 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淋巴瘤疗效标准
缓解分类 CR CRu
体检 正常 正常 正常
淋巴结 正常
正常 正常
PR
正常
正常
正常 减少≥50%
肝/脾缩小 减少≥50%
复发/进展 肝/脾肿大 新病灶
或现新病灶 或增大
淋巴结肿块 骨髓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确定
减少>75% 正常
或不确定
正常
阳性
减少≥50% 无关
减少≥50% 无关
新病灶
或增大 复发
Ann Arbor分期 Ⅲ /Ⅳ
局部放疗 或观察
进展
注意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以下指征需要治疗 适合参加临床试验
无上述情况 观察
SLL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CLL Rai分期为低
反复感染 有症状
终末器官功能受损
血细胞减少
CLL Rai分期为中
CLL Rai分期为高
大肿块 逐渐进展 患者意愿 组织学转化
嘌呤类似物±
CLL/SLL
• 典型的免疫表型是:CD5+、CD19+、CD23+、CD20±、 CD43+/-、细胞周期蛋白D1-。 • CLL/SLL和套细胞淋巴瘤均为CD 5+的B细胞肿瘤,细胞 周期蛋白D1-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 Rai分期在临床上更加实用,并能够提示重要的预后信 息。 • 低危险度患者的生存期基本上与同年龄对照组相同。 • 中危险度患者生存期则稍短。 • 高危险度患者预后不良,诊断时通常就已经需要治疗。
<100×l09/L。
CLL危险度分级
RAI分期
分期 描述
危险度分级
0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

计数>0.15×109/L,
骨髓中比例>40%
I
0期+淋巴结肿大

II
0-I期+肝和/或脾脏肿大

III 0-II期+血红蛋白<110g/L

红细胞压积<33%
IV 0-III期+血小板<100×109/L 高

横膈两侧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受侵犯

病变疑侵犯多处淋巴结及以外的部位

大肿块>10cm
E
结外播散或单发结外侵犯
A/B B组:体重减少>10%,发热,盗汗
BINET分期 A期:血液中淋巴细胞≥0.15×l09/L,骨髓中淋巴细胞>40%,无贫血及血小
板减少。淋巴结累及区少于3个 B期:A期+淋巴结累及区(包括肝/脾)>3个 C期: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10g/L;女性血红蛋白<100g/L,或血小板减少
NCCN建议等级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证据,NCCN有统一共识。 2A类:基于低水平证据(包括临床经验),NCCN有统一共识。 2B类:基于低水平证据(包括临床经验),NCCN无统一共识。 3类:存在较大争议。 如非特别证明,所有建议均为2A类。
诊断
• 确立准确的病理学诊断是最重要的一步。 • 建议行淋巴结部分或全部切除活检以确立诊断。 • 细针抽吸(FNA)不足以确立淋巴瘤的初始诊断(尽管对 确立复发已经足够), FNA检查不符合成本效益比并可 能误导治疗。 • 针芯活组织检查同样不受鼓励,除非在临床上这是获取 病理学诊断的唯一安全的手段。 •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结合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检查可能可 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特别是对于CLL的诊断。 • 某些情况下还应讨论胞肿瘤 • 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急性前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 成熟(外周)T细胞肿瘤 • 前T淋巴细胞白血病 • T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HTLV+)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 •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T/裸细胞,原发皮肤型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 •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B细胞肿瘤
• 前B细胞肿瘤 • 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 成熟(外周) B细胞肿瘤 •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 • 淋浆细胞淋巴瘤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 • 毛细胞白血病 •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 • 结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型 • 淋巴结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单核细胞样B 细胞) • 滤泡性淋巴瘤 • 套细胞淋巴瘤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观
出或 现 上 单用烷化剂
察 疗 效

情或

烷化剂为主
的联合化疗
或 姑息性放疗
诱导治疗疗效
再次治疗
完全缓解 或部分缓解
疾病进展
疾病进展
临床试验 或观察
疾病进展
出现临床 治疗指征
出现上 述情况
临床试验(包括移植) 或
二线化疗 或
局部放疗 或
利妥昔单抗±化疗
无上述情况
观察
推荐治疗方案 一线化疗 福达华(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FC(福达华,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 苯丁酸氮芥(冲击或持续) ±强的松 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二线化疗 阿仑珠单抗 PC(喷司他丁,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 化疗(见上) ±阿仑珠单抗或利妥昔单抗
检查
必做:B组症状、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LDH、综合代谢评价 反复感染的患者——多项免疫球蛋白测定 不是必做的检查——骨髓活检 提示预后 ——β2微球蛋白 随访和监测淋巴结病变——CT检查或超声 对有贫血的患者,排除溶血——网织红细胞计数、直接Coomb`s试验
治疗
Ann Arbor分期 Ⅰ /Ⅱ
各组织学类型比例
国际淋巴瘤分类计划:对1403例淋巴瘤分类研究
弥漫大B细胞
31%
滤泡性
22%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套细胞型
6%
外周T细胞
6%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余下各亚型均<2%
分期及分级
Cotswold调整后Ann Arbor分期
分期 病变累及部位

病变仅累及单一的淋巴结区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以上淋巴结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