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病理生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疾病2.基本病理过程3.疾病的因果交替4.疾病发生的原因5.疾病发生的条件6.诱发因素7.死亡8.病理生理学9.脑死亡10.神经体液机制11.细胞机制12.分子机制13.分子病理学14.分子病二.问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2.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包括哪些?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方面?4.试述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6.试述健康的概念。
7.疾病的概念是什么?8.试述病因(致病因素)的概念。
9.何谓疾病发生的条件?10.诱发因素的概念是什么?11.何谓病理过程?12.病因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几大类?13.试述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内容及特点?14.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15.试述免役性因素的概念及其引发的疾病。
16.以大出血为例,叙述起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17.试述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举例说明)。
18.简述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19.试述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20.脑死亡的概念、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其意义。
三.选择题:1.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疾病的发生中条件是必不可少的B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的发生C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D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E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对另一疾病的原因2.从机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是A病理解剖学B临床病理学C病理生理学D医学遗传学E临床免役学3.病理生理的主要任务是A鉴定疾病的类型B描述疾病的表现C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D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E诊断与治疗疾病4.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 流行病学调查B 临床观察C 临床研究 D逻辑思维 E 动物实验研究5.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D、意识永久小时而呈植物人状态E、脑电波消失6.分子病学是研究A、疾病在分子水平上的病理变化B、核酸、蛋白质受损所致的疾病C、酶蛋白受损所致的疾病D、由放射线和致癌物引起大分子受损所致的疾病E、由DNA遗传变异所致的疾病7.分子病的起因是A、电离辐射B、化学因子C、宇宙线D、各种致突变因子E、生物因子8.分子病现已发现A、数种B、数十种C、数百种D、数千种E、数万种9.分子病有一个共同基本特点为A、DNA异常B、染色体异常C、蛋白质异常D、脂肪异常E、糖异常top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一.名词解释1.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3.高渗性脱水4.低渗性脱水5.等渗性脱水6.脱水热7.高渗性昏迷8.水中毒9.心房肽10.自由水11.低钾血症12.高钾血症二.问答题1.试述低渗性脱水(即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的病因与机制。
2.试述低渗性脱水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3.简述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的防治原则。
4.试述高渗性脱水(即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5.试述高渗性脱水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6.简述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的防治原则。
7.试述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8.试述低钾血症对病患肌肉的影响及发病机制。
9.试述低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10.低钾血症除使肌肉松弛无力或弛缓性麻痹、横纹肌溶解和引起心律失常外,对机体其他方面有何影响?11.试述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12.试述高钾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13.试述高钾血症机体机能、代谢的改变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
14.高钾血症防、治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选择题1.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透细胞液D、体液E、血浆2.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A、Na+B、K +C、Ca2+D、Mg2+E、Fe2+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Na+B、K +C、Ca2+D、Mg2+E、Fe2+4.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A、HCO3-B、HPO42-C、SO42-D、Cl-E、蛋白质5.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A、4%B、5%C、6%D、7%E、8%6.新生儿的体液占体重的A 、50%B 、60%C 、70%D 、80%E 、90 7.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A 、3000ml B 、2500ml C 、2000ml D 、1500m E 、1000ml 8. 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为 A 、1000ml B 、800ml C 、500ml D 、300ml E 、100ml 9. 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 A 、1.5 mmol/L B 、2.5 mmol/L C 、3.0 mmol/L D 、4.5 mmol/L E 、6.0mmol/L 10. 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为 A 、100 mmol/L B 、120mmol/L C 、140 mmol/L D 、160 mmol/L E 、180mmol/L 11. 正常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 A 、神经系统 B 、内分泌系统 C 、神经—内分泌系统 D 、肾、肺 E 、肠胃道 12.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A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B 、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 C 、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 D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3. ANP 主要存在于 A 、心房肌细胞胞浆 B 、心房肌细胞胞核 C 、心房肌细胞线粒体 D 、心室肌细胞胞浆 E 、心室肌细胞胞核 14. 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A 、Na + B 、K +C 、葡萄糖D 、蛋白质E 、水 15. 体内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 、细胞内高与细胞外 B 、细胞内低与细胞外 C 、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 、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 、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16. 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Na + D 、K + E 、Ca 2+17. Na +成为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是通过 A 、扩散 B 、吞饮 C 、钠通道开放 D 、膜上A TP 酶 E 、膜上钠—钾泵 18. 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的含量有主要差别的溶质是 A 、Na + B 、K +C 、有机酸D 、蛋白质E 、尿素 19. 在毛细血管静脉端的组织间液向血管返流的主要因素是 A 、局部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 B 、血浆胶渗压大于组织胶渗压 C 、血浆胶渗压大于毛细血管压 D 、组织液静水压大于毛细血管血压 E 、组织液静水压大于组织胶渗压 20. 水和无机盐能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的主要原因是 A 、动脉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B 、动脉端血压大于血浆胶渗压 C 、血浆胶渗压大于血压 D 、组织胶渗压大于血浆胶渗压 E 、组织间液负压 21. 肾内“自由水”形成减少见于 A 、低血钙症 B 、低血容量 C 、低钠血症 D 、低钾血症 E 、低镁血症 22. 所谓肾内“自由水”是指 A 、肾小管管腔中产生的“无溶质水” B 、肾间质中产生的“无溶质水” C 、肾间质中能“自由流动”的水 D 、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水 E 、肾小管管壁向管腔分泌的水 23. 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 A 、〉250Qsm/L B 、〉270Qsm/L C 、〉290Qsm/L D 、〉310Qsm/L E 、〉330Qsm/L 24. 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清钠浓度是 A 、>150mmol/L(>150Eq/L) B 、>160mmol/L(>160Eq/L) C 、>170mmol/L(>170Eq/L) D 、>180mmol/L(>180Eq/L) E 、>190mmol/L(>190Eq/L) 25. 极度衰弱的病人易产生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低血钠症 26. 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 、水肿 B 、水中毒 C 、低渗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E 、高渗性脱水 27.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低钠血症 28. 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A 、细胞内液上升,细胞外液明显上升 B 、细胞内液明显下降,细胞外液下降 C 、细胞内液下降,细胞外液正常 D 、细胞内液明显上升,细胞外液明显下降 E 、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下降 29.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见于 A 、原发性高钠血症B 、高渗性脱水C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 、库兴综合症E 、addison 病 30. 哪一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A 、等渗性脱水B 、高渗性脱水C 、低渗性脱水D 、低血钠症E 、低血钾症 31. 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A 、120mmol/L(120mEq/L)B 、130mmol/L(130mEq/L)C 、140mmol/L(140mEq/L)D 、150mmol/L(150mEq/L)E 、160mmol/L(160mEq/L) 32. 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 、5%葡萄糖液B 、0.9%NaCL 液C 、先3%NaCL 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 液E 、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 液 33. 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 A 、等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水肿 34. 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应低于 A 、320mOsm/L B 、310mOsm/L C 、300mOsm/L D 、290mOsm/L E 、280mOsm/L 35.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 、120mmol/L B 、125mmol/L C 、130mmol/L D 、135mmol/L E 、140mmol/L 36. 全身性水肿患者出现A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B 、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C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D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E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 37.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A 、原发性脱水B 、高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低渗性脱水E 、慢性水中毒38. 引起细胞外液量正常的低钠血症的原因是 A 、肾素减少 B 、钠摄入减少 C 、ADH 减少 D 、ANP 增多 E 、ADH 增多39. 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 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40.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血钾症41.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A、高渗氯化钠B、低渗氯化钠C、等渗氯化钠D、10%葡萄糖液E、50%葡萄糖液42.大量体液丢失只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A 、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慢性水中毒E、血清钾升高43.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成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钠血症D、低血钾症E、水中毒44.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45.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1.5mmol/LB、2.5mmol/LC、3.5mmol/LD、4.5mmol/L E、5.5mmol/L46.成人失钾最主要的途径是A、经胃失钾B、经小肠失钾C、经结肠失钾D、经肾失钾E、经皮肤失钾47.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是A、严重腹泻呕吐B、利尿药用量过多C、肾上腺皮脂激素过多D、某些肾脏疾病E、经皮肤失钾48.某患者作消化道手术后禁食3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的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镁D、低血磷E、低血钾49.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A、4.5mmol/LB、5.5mmol/LC、6.5mmol/LD、7.5mmol/L E、8.5mmol/L50.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B、血管内溶血使K+从红细胞内释放入血浆C、缺氧时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D、肾脏排钾减少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药51.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52.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A、T波高尖,Q—T间期缩短B、T波低平,Q—T间期缩短C、T波高尖,Q—T间期延长D、T波低平,Q—T间斯延长E、T波低平,出现U波53.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54.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A、反常性酸性尿B、反常性碱性尿C、中性尿D、正常性酸性尿E、正常性碱性尿55.钡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小肠对钾的吸收减少B、剧烈呕吐失钾C、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D、钾从细胞内流出的孔道被阻断E、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56.“软病”的病因与下述哪一种物质摄入有关A、粗制糠油B、粗制绵油C、粗制菜油D、有机磷农药E、重金属盐57.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原因是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B、醛固酮分泌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结肠分泌钾加强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58.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A、K+B、Na+C、Ca+D、Mg+E、Zn+59.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A、0.25mmol/LB、0.50mmol/LC、0.75mmol/LD、1.0mmol/L E、1.25mmol/L60.高钙血症患者出低镁血症的机制是A、影响食欲而镁摄入减少B、镁向细胞内转移C、镁的吸收障碍D、镁随尿排出增多E、镁从粪便排出增多61.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产生机理主要是A、膜电位升高B、阈电降低C、r-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 TP生成增多62.产生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A、肾脏排减少B、严重挤压伤C、严重糖尿病D、严重酸中毒E、摄入镁过多top第三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名词解释1.酸碱平衡2.酸碱平衡紊乱3.挥发酸4.固定酸5.PH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标准碳酸氢盐8.实际碳酸氢盐9.缓冲碱10.碱剩余11.阴离子间隙12.代谢性酸中毒13.呼吸性酸中毒14.AG增高型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15.AG正常型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16.代谢性碱中毒17.呼吸性碱中毒18.二氧化碳麻醉二问答题1.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