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单位:成绩:一、填空题(20分)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以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健康档案中的“住院治疗情况”指最近 1年内内的住院治疗情况。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种印刷材料, 6 种视听音像资料。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7.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8.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孕12周前至产后42天。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11.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12.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13.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4.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15.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 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17.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
18.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9.新生儿出院( 1周 )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 访视 )。
20.新生儿满 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进行随访。
21.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 3-7 )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 新生儿访视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23.每年进行( 1 )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24.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0-6 )岁儿童和( 其他重点人群 )。
25.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 30 )分钟。
26.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 消毒 )和( 无害化处理)。
27.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门诊就诊 )、( 电话追踪 )和( 家庭访视 )等方式。
28.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 25 )克,食盐量是( 4-6 )克.2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30.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3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
32.预防接种管理内容之一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33.访视应在出院后3天内、产后第14天、产后第28天各产后访视一次,如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34.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3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36.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缺碘导致(碘)摄入量不足造成的。
37.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三部分。
39.卫生监督协管的服务内容(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的信息报告。
40.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4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 )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42.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4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 11 )项内容。
4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中国公民,在可以需要获取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机会是均等的。
45.中国公民无论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 )的(常住 )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6.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是面向(所有人群 )的公共卫生服务。
47.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是面向(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
48.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是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
4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 具体实施)。
50.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标准。
51.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 )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
52.保健食品指具有( 特定)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不 )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53.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5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针对饮用水中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各种成分,制定了(106 )项水质指标。
55.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咨询,或接受群体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 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56.健康教育是有(组织 )、有计划、有(系统 )、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57.健康档案信息卡是交由(居民本人 )保管的个人健康信息卡片。
58.实行计算机系统化管理的地区,使用(身份证)就可以进行身份识别,调取个人健康档案信息。
二、判断题(15分)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11.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12.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和强体力工作等。
(×)13.老年人健康相关信息采集指询问生活方式及体格检查。
(×)14.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5.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糖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5两。
(×)16.建立健康档案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17.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
(√)18.血压控制达标指的是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19.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建议其至少每2年测1次空腹血糖。
(√)20.糖尿病患者随访评估时,只需监测随机血糖。
(×)21.辖区内糖尿病患者人数估算,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指15岁以上人口总数。
(×) 18岁及以上人员。
22.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为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症状,但患者社会生活能力基本保持完好的一组精神疾病。
(×)23.医生应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24.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25.孕晚期比孕中期胎儿发育更快,因此,孕晚期营养及胎儿生长发育监测更为重要。
(√)26.老年人骨质疏松,因此不能参加体育运动。
(×)27.血压控制达标指的是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28.关于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运动量越大,运动效果越好,血糖降得越快。
(×)2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30.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3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32.均等化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 )33.居民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的服务需要缴纳费用。
( × )年,各级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人均40元。
( √ )35.生活行为方式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居民正确认识和纠正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等。
( × )36.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常见慢性病,从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运动疗法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是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之一。
( √ )?3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包括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