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我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转:心理学者说,这一刻,我们需要用某种方式,某种仪式感很强的方式,告诉那些灾区的人们,特别是那些面临着心理剧烈波动的人们:那一切都已经过去。
类似一周年这样的纪念是对过去的告别,而不是追忆。
近九万人遇难或失踪,幸存的亲人需要告别过去。
百万以上受灾者失去家园,他们需要前行。
无数军人、记者第一时间进入灾区,目睹生离,死别,有孩子可能在他们臂膀中离开世界,那种心痛的感觉也许终身难忘,可助人者也需要告别过去。
2008年的5月12日,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四川,山摇地动,山崩地裂,山河破碎,8级地震不期而来,天府成了人间地狱,中国人的噩梦在漫延。
四川的汶川、北川、青川已不再是美好的河山,用白岩松的话说,这“川”已经变成了中国人额头上皱紧的眉头。
但这川,也是祖国的三维,立地擎天;是生命之河,滔滔向前! 5.12的前一天,是母亲节。
多少的母亲是在美丽的鲜花中绽开了笑脸,多少孩子是在祝福母亲的幸福声中,留连缠绵。
可这一切,却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苍白,当母亲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收起,当孩子的祝福还萦绕在耳畔,灾难就这样匆匆的到来。
鲜花红得像血,烛光也不再灿烂,祝福顷刻之间便成了祈祷,母亲的笑脸骤然泪水涟涟……
5.12的这一天,是阴历的四月初八,是护佑众生的佛祖释伽牟尼的诞辰
日。
多少善男信女都在这一日朝拜着我佛,祈祷着平安。
可是突如其来的
灾难,并没有避开这圣殿,那废墟下仍有举向佛祖的虔诚的手,并在那一刹那,定格成永远。
5.12的这一天,是护士节。
南丁格尔的精神,也就在这一天发扬到极点,多少白衣天使奔向了灾区,参加了生死救援,废墟之上出现了灾难的三原色,绿色的兵警,橙色的消防,白色的医护。
在这命悬一线、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我们可敬可爱的“生命使者”出现在了生命的第一线,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与死神涡旋,白色不是孝衫的颜色, 却是罹难者重生的起点。
5.12的谐音是“我要儿”!废墟旁,母亲的一声声泣血的呐喊,旷野中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唤,寻亲栏前母亲企盼的泪眼……“我要儿,我要儿”,一双双伸向天空的小手,一只只踹出废墟的小鞋,在巨大的灾害面前,强大无私的母爱也变成了无血的苍白。
“只要你还活着, 就一定要记得我爱你”,母亲用躬起的身躯,撑起一个孩子生命的空间。
失去母亲又失去女儿的蒋敏的表情不是淡定,不是坚强,而是面对失亲的大恸和面对灾难的无奈!
5.12的谐音是“我要爱”!于四川的受灾者,是我要关爱;于全中国人,是我要献爱。
一时间,“爱的奉献”唱响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捐款、捐物、献血、上救灾一线,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凝成了一块铁,13亿炎黄子孙没有异声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我要爱,我要
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
的人间。
死者安祥,生者坚强!大灾有大爱,大难显大善!
最是那数字中间的一个小小的“。
”,那就是你我需要献出的那一点
点爱!
是后勤部营养餐食堂管理员,为了让职工们吃好,心情舒畅的投入到生广建设中去,真可谓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三十一岁的,有一个五岁的孩子需要照顾。
但是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什么也顾不上。
孩子的棉衣需要拆洗,她就找来姐姐帮忙,春节前需要擦玻璃、打扫卫生,她和爱人一起,分几个晚上干,春节期间别人可以走亲戚看朋友拜年,可是她顾不上,一天也舍不得休息,每天盯在食堂,生怕哪里出现问题。
厨师们要炒一个香菜木耳,她发现香菜切的太碎,立即对厨师提出批评;他发现厕所的地板脏了,院里的地板有污泥,马上安排清扫;他发现食堂门前的雪堆分散,不便于职工行走,立即带领服务员重新清理,把积雪归置到一块;在售饭口,她发现一盘大米饭颜色不新鲜,可能是剩饭,她立即安排撤下去,让服务员白己吃饭时吃掉,不能让职工吃不好看的米饭…… 。
点点滴滴,她总是考虑的那么精细,用高度负责
的精神,审视着食堂的工作进程。
春节快到了,她考虑要为职工准备上好的年夜饭。
由于供应单位节日期间不供货,春节前十几天,就制定了节日菜谱和采购计划,提前购进了四百斤饺子,到节前又购进了七百斤水饺。
由于春节前购进的蔬菜较多,她每天注意检查蔬菜存放情况,查看有无腐烂现象。
甚至于每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