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完成审计工作(ppt 46页)
[内部审计]完成审计工作(ppt 46页)
8、查询被审计单位对未来事项和协议的财务承诺, 并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询问。
9、确定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规定,会计 处理是否正确。
10、确定或有损失事项披露是否恰当。 11、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获取书面声明,保证其已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全部或有事项作了恰当反 映。
五、或有事项审计结果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通过审计,如果发现存在应调整或披露的
3、如果与期初余额相关的会计政策未能在本期得到 一贯运用,并且会计政策的变更未能得到正确的会计 处理和恰当的列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 准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审计报告对本期 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 项对本期财务报表仍然相关和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 对本期财务报表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四、期初余额审计程序 五、期初余额审计结果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1、如期初余额对本期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 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财务 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2、如期初余额存在严重影响本期财务报表的错报或 漏报,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如被审计单位 不接受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保 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二、或有事项审计的一般原则
1、其他审计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核实已记录的资料 的正确性,而或有事项的审计主要是发现未记录或未 披露的或有事项。了解了或有事项是否存在及其重要 性就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对或有事项的处理是否符合 会计准则。
2、或有事项的审计通常附属于其他项目审计。往 往作为其他项目审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审计其他项 目时,附带对或有事项进行审计,而不作为一个单独 的项目来审计。例如,应收票据贴现可在应收票据审 计中查明,产品保修费用可在销售收入审计中查验。
第二节 期后事项审计
一、期后事项的含义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
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二、期后事项审计的一般原则 (1)结合财务报表期末余额审计,把识别、复核期后
事项作 为期末余额审计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执行; (2)对期后事项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记录
或文件,以及询问。
三、或有事项的审计目标
1、确定或有事项是否存在和完整; 2、确定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 准则规定;
3、确定或有事项的披露是否恰当。 四、或有事项的审计程序
1、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询问其确定、评价与控 制或有事项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2、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索取对下列事项的资料, 作必要的审核和评价:
第三节 或有事项审计
一、或有事项的含义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 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或有事项的特征:
(1)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 状况; (2)具有不确定性; (3)该情况的最后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 项确定; (4)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因素不能完 全由企业控制。
3、向被审计单位的法律顾问或律师进行函证。 4、复核上期和被审期间税务机构的税收结算报告。
5、向与被审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寄发函有要 求银行提供被审计单位或有事项的函证书。
6、审阅截至审计外勤工作完成日止被审计单位历 次董事会会议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7、复核现存的审计工作底稿,寻找任何可以说明 潜在或有事项的资料。
第一节 期初余额审计
一、期初余额的含义 所谓期初余额,广义上是指期初已存在
的余额。狭义上仅指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 委托时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期初已存在的 余额。它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 以前期间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 果。
二、期初余额审计的一般原则 判断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应着
眼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二是 上期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三是上期期末已存在的或有 事项及承诺。 三、期初余额审计目标
1、期初余额不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 错报;
2、上期期末余额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在适当的情 况下已作出重新表述;
3、被审计单位一贯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或对会计 政策的变更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恰当的列报。
第十五章 完成审计工作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十五章 完成审计工作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掌握完
成审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 教学重点:审计报告出具前的工作,对期后事项
以及或有事项的理解。
❖ 教学难点: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的整理及审计报
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 本章计划课时:4个课时。
三、期后事项的审计目标 1、期后事项是否存在; 2、期后事项的类型和重要性; 3、期后事项的处理是否恰当。
四、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 1、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的审计程序 2、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
事实的审计程序 3、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的审计程序
五、期后事项审计结果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以上市公司为例,《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
或有事项,而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披露, 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 告。对被审计单位已经披露的或有事项,且 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出 具带强调事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 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 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 过程中变现资产、清算债务。这里的可预见的将来, 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企业正常的会计核 算在是持续经营假设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进行 的。
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 规定,公司已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差错,经董事 会决定更正的,应当以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 披露更正后的公司财务信息;对以前年度已经公布的 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更正,需要聘请有执行证券、期货 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年度报告进 行审计。
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知悉在审计报告日已 存在的、对审计报告有影响的第三时段期后事 项,尽管已经临近公布下一期财务报表,注册 会计师仍应按证监会的规定,提请管理层修改 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