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河南郑州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河南郑州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河南郑州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反映了( )师生关系。

A. 尊师爱生B. 民主平等C. 教学相长D. 辩证统一2. 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即社会”杜威B.“学罔思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D.《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皮亚杰3.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分为5层,其中最高层次需求是( )。

A. 安全B. 成就C. 尊重D. 生理4. 以下对教学技能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B. 演示技能:促进感知,交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C. 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D. 导入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5. 以下各项中属于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模式的是( )。

A. 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新知识→检查B. 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评价C. 明确结构课件资源→建立假设→验证→得结论D. 个别解释→种类解释→依据规律→获得理解6. 为了发挥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可利用的方法是( )。

A. 评“三好学生”B. 评“卫生班”C. 开展阅读活动D. 开展篮球赛7. 关于德育不正确的是( )。

A. 德育过程的基础是说理教育B. 德育过程是对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C.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D. 通过常规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属于实际锻炼法8. 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 )A. 学生预测分数B. 学习过程举一反三C. 阅读遇到难题时思考或反复阅读D. 利用复述策略记忆9.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陶行知B. 蔡元培C. 杜威D. 赫尔巴特10. 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的共同特征( )。

A. 运用多媒体B. 师生双边平衡C. 以学生为主的活动D. 以教师为主的活动11.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理解为( )。

A. 讲解讲演B. 参观讨论C. 提问对话D. 教授与学习12. 贯彻“以人为本”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来( )。

A. 学生决定如何学习B. 分优中差班C. 满足不同需求D. 培养单科学生13. 有个口吃学生小白,怕别人讥笑不说话不发言,羞于和学生玩,表现的心理特征是( )。

A.性格 B. 能力 C. 气质 D. 认知方式14. 一些学生考前紧张失眠称为( )失眠。

A. 假性B. 情境性C. 失律性D. 习惯性15. 小强上课走神,想自己在打游戏如何通关,听到老师叫小强回答问题,但却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的意识状态属于( )。

A. 睡眠B. 白日梦C. 可控意识D. 自动化16. 下面各项中属“发散思维”的是( )。

A. 人类发明飞机参考了鸟,发明潜水艇参考了龟B. 司马光砸缸C. 你遇到你的大学老师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D. 你用五种方法解一道题1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句话强调( )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 本体性B. 条件C. 实践性D. 文化18. 教师通过深入地分析教材、论证事实、解释道理、进行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作出科学结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种讲授方式是( )。

A. 讲述B. 讲解C. 讲演D. 讲读19. 张贴名人名言、挂国旗等属于( )。

A. 班级物质文化B. 班级精神文化C. 班级行为文化D. 班级制度文化20.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 )。

A. 首要任务B. 中心任务C. 重要责任D. 日常工作21. 以我国社会力量办学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为问题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高等教育法 C. 职业教育法 D. 民办教育促进法22. 我国公办中小学目前实施的内部领导体制是( )。

A. 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B. 校长负责制C.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3. 陶行知说:“在教师手中操纵着幼儿和未成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纵者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这体现了教师的( )职责。

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终身学习24.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者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说明了心理发展的( )规律。

A. 不平衡性B. 差异性C. 连续性与阶段性D. 定向性和顺序性25.( )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和阻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A. 学习适应 B. 学习准备 C. 学习促进 D. 关键期二、多选题(12×1.5)26.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体现了( )。

A. 重视“对话式教学”B. 重视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C.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D. 改变“传话和独白式”教学27.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的教师观是( )。

A.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D. 教师应成为社区型开放教师28.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要求有( )。

A. 服务B. 调控C. 反思D. 合作29. 根据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进行划分,一般分为( )。

A. 知识学习B. 发现学习C. 技能学习D. 社会观察学习30. 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

A.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教师辅导为辅B. 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C. 学习信息及时反馈D. 教师教案导学性、开放性31. 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方法有( )。

A. 问卷B. 访谈C. 自我分析D. 公开课收集意见32. 以下各项中能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是( )。

A. 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稳定性B. 知情意行是否具有一致性C. 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与协调性D. 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33.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 )。

A. 教育和教学的组织能力B. 语言表达能力C.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D. 自我反思34. 班集体正常秩序包括( )。

A. 内在精神文化B. 共同生活准则C. 必要规章制度D. 一定的活动节律35. 下列学习策略不属于精细加工的是( )。

A. 谐音联想B. 分散复习C. 多种感官参与D. 画出系统结构图36. 下列词语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A. 举一反三B. 物以类聚C. 闻一知十D. 触类旁通37. 课堂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 )相互协调。

A. 教师B. 学生C. 课堂情境D. 纪律38.( )构成了学与教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过程。

A. 教师B. 学生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39. 中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

A. 知识的学习B. 技能C. 行为规范D. 品德40.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包括( )。

A. 自尊B. 创新C. 认知D. 审美41. 奥苏贝尔把学校里的学业成就动机划分为哪三种?( )A. 合作内驱力B. 好奇心内驱力C. 胜任内驱力D. 互惠内驱力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42. 一个教师必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即可,职业道德修养高低因人的素质而异不影响其做好教育工作。

43.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必有法”和“教无定法”是矛盾的。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案例一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王老师上语文课,坐在下面的奇奇一直在说话,王老师警告他说不准说话了,再说话就站到讲台上来!但九岁的奇奇没听老师的话,还在嘟囔,王老师就把他一把揪到讲台上训斥他站好,继续上课。

奇奇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做了个鬼脸,同学们哄堂大笑,王老师愤怒的连打了奇奇几个耳光,奇奇哭了,王老师不理他,继续上课,就这样奇奇一直站在讲台上流泪到下课。

1.案例中王老师违反了哪些法律条例?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案例二刚入职的教师小马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特级教师学习,经常跟班上课,小马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效果不佳。

结合新课程理念,说明小马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案例三班级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作业经常不写,即便是写了也草草了事,上课不是捣乱就是说话发呆,班主任找他谈话,他总是头一低眼一闭任老师怎么说都不吱一声,和家长沟通,家长却说:“俺这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俺不指望他考多高的分数,只要认识几个字和数,不惹事就行。

现在就是大学毕业也是失业,俺做生意不需要多高文化,将来他跟着俺做生意一样挣大钱。

”1.上述现象违背了哪些现代教育思想?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怎么处理?五、论述题(12分)试论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学记》云:“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2. D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

3.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成就属于自我实现,故选B。

4. D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因此D项表述不准确。

5. A6. A 评“三好学生”可以激发学生为赢得“三好学生”称号而学习的积极性;评“卫生班”激发学生打扫卫生、保持卫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习动机;开展阅读活动没有目标激励,不能激发学生动机;开展篮球赛可以激发打篮球的动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 D 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包括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8. C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9. A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法。

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10. C11. D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中介。

教育过程中,教师作用体现在教授,学生的作用体现在学习。

12. C13. A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因此,小白怯懦的心理表现的是性格。

14. B 情境性失眠,造成这类失眠的原因是心理压力事件。

比如意外受伤,或者亲人离去,感情挫折或面临重大的抉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