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课件

(2)指向哪一个数的可能性较大?
一样大!概率都等于 1 5
创设情境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应用深化
复习
问题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1)可能出现几种不同 的结果?
A {正面向上}, B {反面向上}
(2)哪一个面朝上的可能性较大? 一样大!概率都等于0.5
求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 复试验;那么能否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只通过分析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其概率呢?
如果小球落在场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
吗?为什么? 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场内所有的点,
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 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 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一个条件。
情境创设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归纳总结
在古典概型下,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2)从中一次摸出3个球,有几个基本事件?
创设情境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应用深化
观察对比,找出5等分转盘摇奖试验、掷硬币试验和例 1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掷硬
“正面朝上”
币试 验
“反面朝上” 2个 基本事件有
有限个
5等分 转盘 摇奖 试验
“1”、“2” “3”、“4” “5”
问题3:在5等分转盘摇奖试验中指针指向的数字是偶数的概 率是多少?
指针指向的数字可能是1、2、3、4、5中的一个,即
包含5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都是 1。指
5
向的数字是偶数的基本事件有2个。
利用加法公式得:
P(“指向偶数”)=P(“2”)+P(“4”)
11 2
=5+ 5 = 5

P“( 指向偶数”)
下列情形的概率: (1)是7 (2)不是7
(1) 1 (2) 12
13
13
(3) 1 4
(3)是方片 (4)是J或Q或K (5)即是红心又是草花
(4) 3 13
(5)0
(6) 2 13
(6)比6大比9小 (7)是红色
(7) 1 (8)1
2
(8)是红色或黑色
情境创设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巩固深化
求古典概型概率的一般步骤:
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2种。由 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可得
2
(反,正) (反,反)
P(A)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
2 4
1 2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探索交流 构建概念
课后思考
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练习思考 巩固深化
2:将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随机事件的概率测验得分情况统计
40% 30%
20%
10%
4%
0% 90-99
11% 80-89
22% 70-79
36% 60-69
20% 7%
50-59
40分以下
能力分析:我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自主性较差。作 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 力,但在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存在一些问题。
析 件数,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具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 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 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随机 现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并 尝试用数学的视野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


红 蓝黄
蓝绿
绿
绿
树状图
(1)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A 红球,黄球B 红球,蓝球C 红球,绿球
D 黄球,蓝球E 黄球,绿球
F 蓝球,绿球
师生活动:一般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 基本方法。列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不漏。分布完成的结果(两步以上) 可以用树状图进行列举。
情感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概率的学习有 一定的兴趣,但对抽象的定义和公式存在惧怕心理。学生 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突破难点的关键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
学生在做题时习惯于直接套用公式,而 忽略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尚未学习排 列组合,在求基本事件的个数时很可能 会出现疏漏
5个
每个基本事 件出现的可
能性相等
例 题1
“A”、“B”、“C”
“D”、“E”、“F”6个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 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 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 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 型,简称古典概型。
创设情境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你想抽到什么呢?抽到可口可乐 与抽到麦辣鸡翅的可能性相同吗? 抽到1等奖的概率是多少呢?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构建概念
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
例题分析 加深理解
练习思考 巩固深化
回顾反思 总结概括
(1)在上述摇奖实验中,指针指向的数字可能有几种?
A {指向1}, B {指向2},C={指向3} D {指向4}, E {指向5}
创设情境
构建概念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应用深化
2.5等分转盘摇奖试验和掷硬币试验的每个结果有什么特点?完成以下表格
试验材料
试 质地均匀的

硬币

试 五等分的摇 验 奖转盘 二
试验结果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结果关系 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 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1
2
“1”、“2” “3”、“4”
“5”
P(A)=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
提问: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归纳: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
古典概型的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探索交流 构建概念
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
应用深化
练习思考 巩固深化
例2 :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察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 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1)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有2种,我们把两枚硬币标上记
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硬币的结果都可以与2号硬币的任
意一个结果配对,我们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掷两枚硬
币的一个结果(如表),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硬币的结果,
第二个数表示2号硬币的结果。
1号硬币
1
1
2号硬币
2 (正,正) (正,反)
解:(1)一共有4种不同的结果 (2)由于4种结果是等可能的。 一枚出现正面,另一枚出现反面
归纳总结
(1)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
数学(必修3)
第三章概率
古典概型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分析 4 教法、学法分析 5 教学过程分析 6 教学评价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 典概型的第一课时。古典概型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
材 复试验,而且得到的是概率的精确值。作为一种最基 分 本的概率模型,古典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来自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1
2
3
4
5

























创设情境
探索交流 构建概念
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
例题分析 加深理解
练习思考 巩固深化
麦当劳餐厅在五一假期进行有奖销售活动,购满68元可进 行一次摇奖,奖品如下:
1等奖:麦辣鸡翅一对; 2等奖:吉士汉堡一份; 3等奖:脆香鸡一份 ; 4等奖:可口可乐(中杯); 5等奖:优惠券5份;
应用深化
(1)你能举一些生活中古典概型的实例吗?
(2)如果将麦当劳餐厅的摇奖转盘换成如图示,那么摇奖试验 还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虽然试验的所有可能 结果只有5个,但是中1等奖,2等奖...... 5等 奖的结果出现不是等可能的,即不满古典概型 的第二个条件。 (3)某同学站在一圆形场地的圆心处向场内随机的击打一小球,
地位。学好古典概型为后续学习几何概型奠定了知识
析 和方法基础,同时有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 算一些事件的概率,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概率问题
学 情 分 析
认知分析: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 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学习的新知识。 根据测验结果,大部分的学生了解了概率的概念和基本性 质,知道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含有红球的基本事件有3个:
A 红球,黄球B 红球,蓝球C 红球,绿球
P“( 摸到红球”) 1 1 1 3 1 666 6 2
P“( 摸到红球”)
3 6
“摸到红球”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