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阅读参考答案

名著阅读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新文化1918 狂人日记
2.莽原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10 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
3.A
4.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5.阿长
6.寿镜吾阿长(长妈妈)
7.阿长鲁迅父亲范爱农藤野先生闰土
8.范爱农
9.(1)藤野先生(2)寿镜吾先生(3)陈莲河(4)阿长(5)衍太太
10.无常五猖会
11.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12.二十四孝图
13.封建孝道别国的儿童读物与我国的儿童读物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虚伪残酷
14.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
15.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6.五猖会无常
17.父亲的病
18.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
20.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
21.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22.躲避流言和中伤水师学堂英文汉文乌烟瘴气矿路学堂《天演论》
23.五猖会急于看戏背书无知封建教育制度
24.活无常死无常白无常民间传说
25百草园无常收集图书描绣像二十四孝图山海经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
26.散文弃医从文热爱祖国
27.示例:①《五猖会》描写了儿时“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我”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28.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29.藤野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值得尊敬的老师。

30.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的人;在我眼中,范
农是一个爱憎分明,为人正直的人。

31.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

第二次是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32.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33.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34.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汲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35.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6.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为“我”一人所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37.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38.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39.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40.《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菜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41.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

大会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

”它间。

“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

”狗去了,遇见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

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二.42.“朝花夕拾”意即:“早晨的花晚上拾起”。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旧事重提”过于直白,缺少文采,不如“朝花夕拾”形象委婉,富有诗意。

43.A.热心(善良、朴实、热情、有爱心、乐于助人等)
B.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细致等)
C.严厉(苛刻、威严、专横、专制等)
44.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表达了作者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

45.文章主要描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而没有具体写东关五猖会的盛况。

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时扫兴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惜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三.46.《藤野先生》。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47.(1)狗·猫·鼠
(2)目的是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这是作者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在深情地回忆往事的时候,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48.(1)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4)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四.49.C
50.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
51.范爱农
52.呐喊
2016年中考真题
1. D
2.朝花夕拾阿长
3.寿镜吾藤野先生藤野
4.阿长(长妈妈)星期五朱赫来
5.示例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

阿长虽然粗鲁,但他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示例二: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示例三: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

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们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6.示例:《朝花夕拾》。

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

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

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博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炼。

2015年中考真题
1. B
2.B
3.D
4.C
5.(1)①《阿长与<山海经>》②《五猖会》
(2)示例: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作品的温馨的理性。

6.(1)①A、F ②I、J ③D、E
(3)示例: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7.(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示例: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善良、热情待人、和蔼可亲、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的人,还是一个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人。

8. 五猖会父亲让“我”背书
9.父亲的病经霜三年的甘蔗,或原配的蟋蟀、败鼓皮丸(打破的皮鼓)、平地木
2014年中考真题
1. B
2.A
3.C
4.A
5.D
6.B
7.C
8.B
10.残忍,对弱者的戏弄《山海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