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目录桥梁桩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建设地点阳泉市宁波北路(福州路-漾泉大道)桥梁桩基工程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拟建桥梁上跨平阳路。

2、项目概况阳泉市宁波北路(福州路-漾泉大道)桥梁工程布置为3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桥垮布置38+63+38m,桥梁分为两幅,单幅桥宽15.45m,桥幅之间间隔10cm。

桥中心位于宁波北路K0+533.066处。

为90度正桥。

该桥共有钻孔灌注桩72根,具体为桥墩钻孔桩36根,桩径1.5m。

具体桩长为1号墩左幅桩长为28m,右幅桩长为30.60m;2号墩左幅桩长为27m,右幅桩长为36.60m。

桥台钻孔桩36根,桩径为1.1m。

具体桩长为0号桥台左幅桩长为50.60m,右幅桩长为73.60m;3号桥台左幅桩长为37.6m,右幅桩长为36.60m。

桩基础均按照摩擦桩,桩端均位于石灰岩中,入岩深度不小于3m,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桩长相应变更。

根据本项目桥址处地质情况、施工工期要求紧、施工场地受到限制、环保等因素,选用旋挖钻机成孔。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阳泉市宁波北路(福州路~漾泉大道)建设工程(三标段)施工设计图纸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4、《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6、《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二)编制原则1、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

2、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保证进度。

4、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保证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安排(一)组织机构健全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项目经理部按照职能明确、精干高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对桩基施工进行组织编排。

(二)人员编排1、项目部人员,按照施工组织机构的责任分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指导、监控工作。

管理人员配备表(一)技术准备及物资材料准备1、全线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贯通测量已经完成,且符合测量规范。

2、图纸复核工作已经完成,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已经完成,并进行了交底。

3、采用五龙商品混凝土。

4、各项所需物资及材料已备齐。

(二)施工前人员准备1、经理部对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前培训,掌握旋挖钻施工的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

2、强化安全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高度思想,要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实际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患及保障施工生产、生活的安全措施。

3、让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现场准备1、从混凝土拌和站至现场便道已经修通,满足混凝土等进场要求。

2、临时用电采用自建400KVA变压器及150KW备用发电机组供电。

3、机械已经进场并且调试正常。

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表五、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施工计划计划工期:1#桥墩桩基施工:2017年8月25日-2017年9月25日0#桥台桩基桩施工:2017年9月15日-2017年10月10日2#、3#桩基施工计划:2017年10月1日-2017年11月15日(二)测量定位场地平整后,用全站仪测量确定桩位,将桩孔十字线引至桩外稳定的木桩上,木桩并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处理。

(三)钢筋制作及安装1、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内集中进行下料并加工成型,用用平板车运至现场后进行吊装。

2、钢筋的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焊缝长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3、钢筋笼为分节制作,现场下放钢筋笼时每节焊接牢固,为使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或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一道加强箍筋上设置一个十字钢筋支撑。

4、定位钢筋每隔两米设置一组,每组四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钢筋四周,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

5、钢筋的焊接质量必须满足验收标准的规定。

钢筋笼尺寸应符合下表规范要求。

钢筋笼制作及保护层允许偏差放。

当最后一道加劲箍筋接近孔口时,用工字钢从加劲箍筋下穿过,钢筋笼通过工字钢支承在护筒上,再吊起第二节钢筋笼使它们在同一竖直轴线对齐后进行主筋焊接连接,主筋连接完成后抽工字钢,割去吊环,下放钢筋笼。

如此循环,使钢筋笼下到设计标高为止。

最后用4根同直径的焊有吊环的圆钢把钢筋笼接长固定于护筒上。

钢筋笼安装好后,即下放灌注砼的导管及除碴管至孔底。

由于钢筋笼下放时间较长,在浇注砼前需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碴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本工程的施工管理目标有:质量、工期、安全、配合、文明、环境保护管理目标等内容。

我单位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工艺进行施工。

以下是旋挖施工工艺:1.砼灌注桩旋挖施工工艺1.1旋挖成桩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2钻机安装就位:要求地耐力不小于100kPa,履盘座落的位置应平整,钻机的桅杆应垂直于地面。

坡度不大于3°,避免因场地不平整,产生功率损失及倾斜位移,重心高还易引发安全事故。

1.3拴桩:桩位置确定后,用两根互相垂直的直线相交于桩点,并定出十字控制点,做好标识并妥加保护。

桩机在钻进过程、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过程不能触碰保护点。

1.4对准桩位:首先让钻机的螺旋钻头对正桩位,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内。

钻机的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成孔垂直度和钻孔深度通过电子监测元件控制,操作手可直接读取、控制。

1.5埋设护筒:定出十字控制桩后,可采用钻机进行开孔钻进取土,钻至设计深度,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宜采用10mm以上厚钢板制作,护筒直径应大于孔径200mm左右,护筒的长度应视地层情况合理选择。

护筒顶部应高出地面200mm左右,周围用粘土填埋并夯实,护筒底应座落在稳定的土层上,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测量孔深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将高程引至护筒顶部,计算桩孔深度,并做好记录。

1.6泥浆制作:采用现场泥浆搅拌机制作,宜先加水并计算体积,在搅拌下加入规定的膨润土,纯碱以溶液的方式在搅拌下徐徐加入,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min,必要时还可加入其他外加剂如增粘降失水剂、重晶石粉增大泥浆比重,锯末、棉子等防止漏浆。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如下表制备泥浆性能指标1、钻头着地,旋转,钻进。

以钻具钻头自重和加压油缸的压力作为钻进压力,每一回次的钻进量应以深度仪表为参考,以说明书钻速、钻压扭矩为指导,进尺量适当,不多钻,也不少钻。

钻多,辅助时间加长,钻少,回次进尺小,效率降低。

2、当钻斗内装满土、砂后,将其提升上来,注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并灌注泥浆。

3、旋转钻机,将钻斗内的土卸出,用铲车及时运走,运至不影响施工作业为止。

4、关闭钻斗活门,将钻机转回孔口,降落钻斗,继续钻进。

5、为保证孔壁稳定,应视表土松散层厚度,孔口下入长度适当的护筒,并保持泥浆液面高度,随泥浆损耗及孔深增加,应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维持孔内压力平衡。

6、钻遇软层,特别是粘性土层,应选用较长斗齿及齿间距较大的钻斗以免糊钻,提钻后应经常检查底部切削齿,及时清理齿间粘泥,更换已磨钝的斗齿。

钻遇硬土层,如发现每回次钻进深度太小、钻斗内碎渣量太少,可换一个较小直径钻斗,先钻一小孔,然后再用直径适宜钻斗扩孔。

7、钻砂卵砾石层,为加固孔壁和便于取出砂卵砾石,可事先向孔内投入适量粘土球,采用双层底板捞砂钻斗,以防提钻过程中砂卵砾石从底部漏掉。

8、提升钻头过快,易产生负压,造成孔壁坍塌,一般钻斗提升速度可按下表推荐值使用。

钻斗升降速度推荐值的松驰,因此在接近孔底标高时应注意减小钻斗的提升速度。

1.8清孔:因旋挖钻用泥浆不循环,在保障泥浆稳定的情况下,清除孔底沉渣,一般用双层底捞砂钻斗,在不进尺的情况下,回转钻斗使沉渣尽可能地进入斗内,反转,封闭斗门,即可达到清孔的目的,若沉淀时间较长,则应采用水泵进行浊水循环。

要求成渣厚度不大于5cm。

1.9钢筋笼制作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分节制作,每节9m,钢筋笼存放场地应平整,钢筋笼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方能下放。

1.10下钢筋笼:钢筋笼场内移运可用人工抬运或用平车加托架移运,不可使钢筋笼产生永久性变形;钢筋笼起吊要采用双点起吊,对正孔位,徐徐下入,不准强行压入,下放时应保证钢筋笼顺直,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1.11下导管:导管连接要密封、顺直,导管下口离孔底约3Ocm即可,导管平台应平整,夹板牢固可靠。

1.12浇注混凝土:1、钢筋笼、导管下放完毕,作隐蔽检查,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立即浇注混凝土。

2、使用预拌混凝土应具备设计的标号,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初灌量应保证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面下不少于0.8m。

4、隔水塞应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5、导管埋深保证2~6m,随着混凝土面上升,随时提升导管。

6、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采取如下措施,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灌注时间尽量缩短,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差;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时,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深,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7、灌注结束时,控制桩顶标高,混凝土面标高应超过设计桩顶标高1000mm,保证桩头质量。

桩超灌部分在基坑开挖后凿除,凿除时须防止损毁桩身。

六、质量标准(一)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1、主控项目1)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2)长度允许偏差±100mm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2、一般项目1)钢筋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根据规定检查方法:根据规定。

2)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3)直径允许偏差±10mm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二)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1、主控项目1)桩位偏差满足下表规定心。

2)孔深允许偏差+300mm?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2、一般项目:1)垂直度允许偏差1%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

2)桩径允许偏差±5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