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思考与讨论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 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 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 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 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 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 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 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 价值。
附:历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历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 2008年: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9年:绿色世纪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我利用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缺少天敌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层次: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 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特殊自然 景观、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 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 全封闭式保护,有半封闭式保护。 (2)易地保护:易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 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 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是指利 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 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内容: 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总和,地球上全部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的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价值: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 价值。例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 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 调的发展。
附:历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居住。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没有破坏的发展。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沙漠化。 青年、人口、环境。 环境与和平。 环境与居住。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警惕,全球变暖! 儿童与环境。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思考与讨论
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 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 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 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 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 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 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 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 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 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 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 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 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