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人最基本的品质和本性,一个不知感恩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怀有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伟人邓小平曾在古稀之前这样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中迷失时,感恩会像一盏最明亮的灯为我们指明方向,感恩像一只春蚕,无私奉献,无微不至的倾注给我们热情,感恩是整个太阳,感恩是和煦的春风,感恩是甘甜的清泉,给予我们严峻的态度和细腻的爱。
感恩是一种美德,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
但如今许多中学生因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个性变得自私,缺少感恩的情怀,但这一现象之严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而导致未来的发展道路出现偏歧,所以迫切培养感恩这一生活态度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感恩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个人都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决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我们希望这一次调查,可以使学生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顺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以健全自己的人格。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动。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了无数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等诸多古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而在这所有应该感谢的任何事物中,最应当感谢的人是父母,父母是人生中最大的恩人他们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最应该感谢的人,“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爱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
我们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即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我们殷殷的深爱,更加不会去尝试理解父母。
我们针对感恩父母这一话题为了解初一学生的感恩意识如何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40.6%的同学都清楚的记得父母的生日并且约有31%的人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了礼物。
而59.4%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或记不清楚。
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他们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可是我们却把他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这样的我们是否太无情了呢?此外,父母为了我们美好的将来,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供我们读书,给我们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年在自己身上的花费。
这个结果并不尽如人如意,只有了解自己每年要花费多少父母的血汗钱,才能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父母为了自己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才能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意识得以加强。
我想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没有一个父母不担忧孩子的身体状况。
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这一切,我们的学生又想过多少?感受过多少?回报过多少呢?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常常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把父母的爱,亲人的情看成理所当然。
甚至面对父母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埋怨父母,责难父母。
父母十几年如一日的养育之恩与关爱之情,任凭再华丽的词藻也变得苍白。
我们只有记住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感动与他们所付出的心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生活。
当然对于今天广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对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体现。
我们要从点滴做起,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一起拥有感恩之心,一起感受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