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区域地理__北方地区__课件

初中区域地理__北方地区__课件


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 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 a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作物、 牧草;秸秆还田
b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原因: 过垦滥垦,破坏严重 措施: 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 水源地。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开发沼泽,要注意 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60 50 40 30
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行政中心 高新技术开发区 河流 一月 0℃等温线
年均含沙量 3 (㎏/m )
20
渭 河 汉 N
M
10 0 A B

『经典例题5』左图是“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 右图是“渭河和汉江年均含沙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渭河 (1)右中B表示 ,其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 是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 淤塞河流和水库(或湖泊);引发水旱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 等。 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青 藏 高 原
渤 海
黄 海
内 蒙

古 吉 辽
京津 晋冀 宁 陕 鲁 甘 苏 豫 皖
北方包括那些省级行政区?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综合分析
一、东北地区的 自然地理概况
范围
120°E
130°E
50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45 位置
②地形条件:华北平原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③人类活动:大水漫灌,或低洼地
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 升而积盐
华北平原盐碱地问题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 治理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
具体措施: 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区土壤含盐量 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 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3.黄土高原农业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 ①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 条件: ③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稀少 不利 ②低温时间长 条件: 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 ④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4.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东北春旱程度比华北小的原因: ①东北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 ②冻土改变了土壤水分条件: 冻结后水分被凝固保存;解冻后表层先融解,供春播 用水,底层未解冻形成不透水层
(三)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
华北平原盐碱地问题
1. 原因:
①气候条件:华北平原降水量小,
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 在土壤表层积聚。
中国温度带图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垂直气候带
暖温带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热带
亚热带
热带
(二)东北地区区域特色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其东侧的辽河水 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 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 的分水岭。向东、向西共有 3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和 500多个湖泊。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 区,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作 “绿色的宝库”。这里有久享 盛名的兴安落叶松、樟子松、 白桦、云杉、杨树等多种针、 阔叶林木。葱葱郁郁的森林中, 古松参天,幼林茁壮。人们又 把大兴安岭称作“林海”。
经度:120°E~135°E
纬度:40°N~53°N
40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特点
地面结构基本特 征是: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一、东北地区
气候类型和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夏 季高温,冬季寒冷 ,降水集中在7、8 两月,冬春季降水 少
温度带和干湿状况
南:暖温带 中:中温带 北:寒温带 东部、北部:湿润地区 中:半湿润地区 西:半干旱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区域

西




青 藏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位 置 范 围




北方地区
秦岭--- 淮河以北、内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1 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 月0 ℃等温线和800 岭、青藏高原以东 mm等降水量线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1 青藏高原以东,东部、 月0 ℃等温线和800 南部临东海和南海 mm等降水量线以南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 非季风区、400mm 等降水量线以西 以北 横断山以西、 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祁连山以南 海拔高,气候严寒
(三)东北地区区域特色-湿地
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广的原因有哪些?
①东北地区经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于下渗
东北区域概况总结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作物一 年一熟生长需要;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全国 最 高;土壤肥沃,大部分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 土;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森林资源优势:全国最大林区;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 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3;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
农业条件分析
优势:
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全 国人少地多地区;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 生产力水平高)
③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④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作物可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400600mm,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春季有积雪融水和冻 土融水,利于春播。
不利 ①降水不够充沛,灌溉水源不足,集中在7.8月份 ②容易引起春旱,春季多大风和沙尘天气,以及低温冻害 条件: ③地势低洼地区容易产生盐碱地。
2.华北平原农业特色分析
①旱地为主的种植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主要作物: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主要产区,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 ②果业:我国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 桃等)的重要产区,产量最大的苹果产区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经典例题4』读黄河中下游棉花产区分布图,回答: (1)图中商品棉基地是____ (2)影响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 (至少五条) (3)该地区对棉花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因此要 解决苗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1)华北平原 (2)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 有利棉花生长;秋季晴天多,有利 棉花收摘;地处华北平原,耕地面 积广阔;该地区土质疏松且肥沃, 有利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附近有 许多棉纺工业城市,需求量大 (3)春旱严重;灌溉
(一)自然地理概况
1.气候
干湿地区 华北平原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农业
半湿润 (山东半 岛东部属 湿润区) 半湿润、 半干旱
暖温带
黄土高原
暖温带
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 特征是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 燥
旱地为主的 种植业,耕 作制度为一 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
(一)自然地理概况
2.地形
①黄土高原: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三)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
1.华北春旱严重原因: ①夏秋多雨,冬季和春季少雨;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
“北大荒”指 20 世纪 50 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 。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 源的开发力度。经过 10 — 20 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 “北大仓”。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 会变成“北大荒”;简要阐明该地区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农业特色比较
温度带 耕作 制度 土 壤 主要粮 食作 物 主要经 济作 物 甜菜 大豆
东北平原 南:暖温带 中:中温带 一年 北:寒温带 一熟 华北平原 暖温带 一年 两熟 或两 年三 熟
黑土地— 春小麦 黑土 玉米 黑钙土 黄土地— 褐土 棕壤
冬小麦
棉花 花生
(二)人文地理概况
补充
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的形成 内力作用:断层下陷 外力作用:流水沉积作用
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黄 河是主力
(二)人文地理概况
1.华北平原农业自然条件
有利 ①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较丰富,光照资源充 条件:足,降水集中生长旺季。 ②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
大兴安岭
第二级阶梯 半干旱地区 草原 牧区 非季风区 内流区 第三级阶梯 半湿润地区
森林 农业区
季风区 外流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 然林区。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 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恶化的原因: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