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育理论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评价
赞科夫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概念和原理,敏锐地 把握住了教学理论现代化的中心课题; 二是主张把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 积极吸取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是冲破了实验室研究的框框,领导了长时间 的教学实验研究,把理论上的新探索和实验验 证密切结合起来,为以后的教育改革实验指明 了方向。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赞科夫从事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 “目的是 为了揭示教学的结构与学生一般发展的进程之间 客观联系的性质。” 简言之,就是“揭示教学与 发展关系中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性。” 1 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论体系,进行实验研究; 2 把整体性的心理学研究引进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作 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背景
赞可夫曾对一批即将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毕业的 学生作过调查,让他们回答:“学校在哪一点 上没有教好你们?” 学生们说:“学校很少教给我们创造性、首创 精神和独立性,甚至没有教给我们勇敢和大胆 想像的精神。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替自己 做主,而是常常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老师和家长 去决定。”“在学校里,我们很少思考,而更 多地是背书。” 赞科夫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首创精神, 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就要在教学 理论上打破传统的观念。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5.注意两种学习途径的相互渗透。 直接的途径是指学生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 纲的要求,积累和领会各种知识,做各种 作业与练习。 间接的途径是指学生在一般发展上的进展。 通过一般发展上的进展,更好地掌程知识 和技巧。 在学校教学中,任何时候都有这两种途径。 但它们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教学结构的条 件下,不仅可能不同,而且可能对立。
维果茨基的观点
维果茨基通过研究认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学 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却没有认识 到教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只 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 学。教育学不仅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且 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的技能,不如说是依 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技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 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转化到 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只有当教学走 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背景
时代背景 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才的要求); 传统教学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 时代浪潮的冲击(活跃教育思维) 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的理论影响:1 教育与发展的三种关系论; 2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 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 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背景
研究理由: 教学目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发展性教育理论的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儿童的一般发 展来进行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儿童的一般 发展。 赞科夫认为前人研究都是在现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中进行的。而没有组织过对学 生的发展能有最大成效的、用实验方式进行的教学教 育过程。由于教学的安排而造成的学生发展进程的差 异,也都没有研究过。赞科夫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具有 重大的意义。所以,他以教育革新家的紧迫感,把它 摆上了自己实验研究的日程。
发展性教育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 赞可夫的五大教学原则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评价
赞可夫简介
1901-1977,是苏联心理学家、缺陷学家、教学论专家、教 育科学博士、教授、教育科学院院士。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致力教育科学研究。 从1952年起,赞科夫领导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教育理论和 教育史研究所属下的实验教学论实验室,对教学中教师语 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就此发表了许多 著作。1957年起,他领导该所的另一个实验室——教育与 发展问题实验室(1968年改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 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 学论体系(或称新教学体系),在发展性教学方面,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 《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教学 与发展》等都是闻名于世的杰作。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教学法:
1.服从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 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所以在考虑教学 法时,必须时时处处留意如何在学生的发展上下 功夫。特别注意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 作能力的培养。 2.贯彻教学原则。 在具体教学中运用教学原则,体现恰如其分的高难 度、高速度和理论深度,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和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实验教学取得成效的 有力保证。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总结: 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概念反映出儿童心理一 般发展的整体联系、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 从量变到质变的那种辩证状态,这是赞科 夫“一般发展”概念的一个重大特点。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Biblioteka 实验——研究内容二、发展的三条线索 儿童的发展是儿童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 一种前进运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与客观 现实“面对面”地接触(观察),认识现象的 本质(抽象思维),直接作用于客体从而改变 客体、创造新事物(实际操作)等主要关系。 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应当按照儿童心理活 动的这三个线索——即分析性观察、抽象 思维、实际操作——来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儿童观察力、思 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二)一般发展的动态观
从动态的观点看, “属于儿童的一般发展 的,……还有‘发展’这个概念在其无所 不包的意义上所包含的那些东西:由简单 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沿着上升 的路线、由旧的质的状态到新的较高的质 的状态的运动,更新的过程,新的东西的 诞生,旧的东西的消亡,等等。
①
赞可夫的五大教学原则的三大特点
第一,教学论原则的整体性。 第二,外部影响对内在动力的诱发性。 第三,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统一性。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3.发挥师生双方积极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从事这种 劳动,既要有高度的热情,又要有高度的 机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则要有高度 的自制力。 引导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拥有高度的学习积 极性。 要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密切师生关系十 分重要。 4.重视非智力因素。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三、发展与掌握知识的关系 1.一般发展有助于掌握知识 2.教学结构决定学生一般发展的进程 3.发展和掌握知识是个迂回曲折的过程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四、教学结构 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 教学内容:赞科夫是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比 较乐观的估计为基础,力求以理论水平较 高、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方 法来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并以儿童 较高的发展水平为条件,适当提高教学难 度,从而进—步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用 这样的良性循环来取代传统教学的恶性循 环:过低估计儿童发展可能性—低难度的 教学结构一低水平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教 育改革实验的影响
在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教学观 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努力使教学走 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2.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发展性教学,把“发展”列为 教学的首要任务。 3.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立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 位。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以班级教学为主,辅之以 小组和个别教学,并开辟第二课堂。 5.坚持全面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赞科夫实验研究的进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7—58学年开始,到1960一6l学年结束。在莫斯 科第172学校的一个班里进行。这个阶线采用普通教科书进 行教学,但加大了难度,加快了速度,充实了理论知识。在 这4年工作过程中,搭起了新教学论体系的架子。 第二阶段从1961—62学年开始到1964—65学年结束。这个阶段 逐步扩大了实验班级,到1964—65学年,一年级有296班、 二年级63班、三年级12班共达37l班。这个阶段实验室制定了 俄语、数学、劳动教学、唱歌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大纲的初步 方案,又从小学教学年限改为三年出发确定了自然和地理的 教学内容,这两门学科从一年级起开设。由于当时还没有编 出实验教科书,每个年级的学生都使用本年级和下一个年级 的普通教科书。 第三阶段从1965—66学年开始到1968—69学年结束。实验班最 多的一年(1965—66学年)达到1281个班,分布在俄罗斯联邦 共和国和9个加盟共和国的52个边疆区和州里。这个阶段在 三年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实验教科书。教学工作 完全按照实验教学论体系进行。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内容 (一)一般发展的静态观
界定 指儿童个性的发展,它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包括分 析性观察、抽象思维和实际操作三种心理活动的 形式。 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区别 一般发展是在学习任何教材时,在各种各样情景中 都要表现出来的。特殊发展则指在某一个领域(例 如某种艺术领域、科学领域或科学个别分支领域) 里的发展。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是互相联系的。 一般发展是特殊发展的基础;特殊发展在适当的 指引下可以促进一般发展。但是不能互相取代。
赞可夫的五大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负担,加以锻炼, 它就会萎缩、退化。” 难度的分寸具体体现在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教学 方式里。 ②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掌握知识和技巧的最合理的速度是根据它能在何种强度上促进学 生在一般发展上的进步而决定的。 ③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事实材料和技能的规律能加深理解,使知识结 构化、整体化,方便记忆;理论知识可以揭示事物内在联系, 孩子掌握理论知识后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然后展开思想,实 现知识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促进一般发展。 ④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就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就是使学生通过理解学习过程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 ⑤ 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