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概论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概论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简言之,实验动物学就是研究实验动物和 动物实验的学科。
(一)、研究的对象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 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 物。
科学实验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 ➢对实验处理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 ➢对实验处理的个体反应表现出极强的均一性 ➢模型性状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 ➢动物来源具有易获得性
(二)、研究的任务
怎样实现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标准化。
三、实验动物学的分支学科
➢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
➢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四、实验动物学的学科地位与应用价值 1、学科地位
1)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2)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1)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20世纪50年代形成,理论体系尚待成熟。
2)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实验动物为纽带,搏采众多学科之长, 而独立成科。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 实验动物解剖与生理学(Laboratory ani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 实验动物营养学(Laboratory animal nutriology) ➢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 ➢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学(Laboratory animal husbandry) ➢ 动物实验方法学(Methods of animal experimentation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Exhibiting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LA
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科学实验, 包括以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性反应为评价指标的 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观测,以实验动物为材料 来源的局部器官及系统的实验,以及以实验动物的各 种表现参数作为权衡尺度的实验室工作。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
一、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三、实验动物学的分支学科 四、实验动物学的学科地位与应用价值 五、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
一、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实验动物学概念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 验为研究对象,以培育、维持和生产供应标 准化的实验动物,改进或建立标准化的动物 实验条件、技术与方法为目的,以实现实验 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标准化为根本任务的综合 性学科。
Animals for Laboratory
实验用动物
Laboratory animals DBA/2 . Wistar rats
Economical Animals 猪、马、牛鱼等
Wild Animals
蛙、蛇、鱼猴等
Exhibiting Animals 犬、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鱼、鸟 等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学用具。
2)动物实验的作用
➢ 医学科学研究中采用动物实验,可以把很多人体 上非常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
➢ 临床上很多疾病的潜伏期或病程很长,采用动物 实验可以缩短其潜伏期或病程,从而缩短其研究周 期。
➢ 临床上平时不易遇到的疾病,应用动物实验可以 随时进行研究。
➢ 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采用动物实验进行 研究和 观察,没有过多的影响因素。
实验动物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动物学部 刘鑫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教学目的] 1、熟悉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了解实 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认识实验动物及其学科在 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价值。 2、熟悉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了解国外实验动物管理状况。
[教学重点]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核心内容。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2、应用价值
1)实验动物的作用
➢ 作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标准的实验材料。 ➢ 作为人类疾病研究中人的替身或模型。 ➢ 作为药品、食品等安全性评价和效果试验的
活试剂。 ➢ 作为生物制剂及制品研制的原材料。 ➢ 作为生物学、医学、畜牧学、兽医学等的教
实验动物的特点
➢遗传限定的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限定的动物 ➢科学实验的动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30余种动物
哺乳类:小鼠、大鼠、豚鼠、地鼠、长爪沙鼠、棉鼠、 兔、猫、犬、羊、猪、恒河猴、猩猩、狒狒等。
鸟 类:鸡、鸭、鸽等。 爬行类:蛇、龟、鳖、晰蜴等。 两栖类:青蛙、蟾蜍等。 鱼 类:斑马鱼、青鳉、虹鳟、剑尾鱼、新月鱼、金鱼等。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范围
研究实验动物:如育种、繁殖等 个性:育种学等 研究动物实验:如动物模型等 共性:标准化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一)、研究的目的
培育、维持和生产供应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改进或建立标准化的动物实验条件、技术与方法, 为科学研究、生产、检定等服务,最终促进科学 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 水平。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
第二节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与法规
生命科学研究的AEIR要素
A:Laboratory Animal (实验动物) E:Equipment (设备) I:Information (信息) R:Reagent (试剂)
实验用动物
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包括实 验动物,以及遗传控制和微生物控制不严格 但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和实验动物的区别: 实验动物的来源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实验用动物是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 物,包括实验动物。而实验动物是为研究的 需要而培育的。确定是否是实验动物,要经 过一系列检测,如微生物和遗传基因等,经 专家鉴定才能称其为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