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质量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研究。
二、总体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具体教学目标是: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掌握计算机文字的录入、图形的绘制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拓宽中学生对现实信息时代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也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具体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因材施教。
把握好初中阶段的信息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初中信息技术主要讲述了信息基础、计算软硬件知识、计算机安全、使用规范和基本操作,力求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6、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操作部分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主要介绍了桌面的操作、改变我的电脑窗口显示方式、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文件夹的建立、复制、删除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并能在实践中综合应用。
三、教材简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三、四年制通用教材第一册。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将一些资源管理器操作中的深度内容放在本册当中进行学习,如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复制、移动、删除等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内容:初中第一册的《信息技术》总共有2个模块,9课。
1)、信息与信息技术,2)认识计算机硬件,3)计算机的软件,4)初识windows xp,5)认识windows xp 窗口,6)windows xp 桌面上的操作,7)资源管理工具,8)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9)、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10)、windows 中的多媒体功能。
3、重、难点:主要是资源管理的使用。
四、教学活动设计: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要依靠计算机学会自主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管理。
让学生熟悉资源管理器及其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在活动项目与主题活动中加入汇报讲演、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措施: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不断渗透计算机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计算机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工具之一。
2、对于新教材,首先要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用好配套的《信息技术》(初中)光盘。
提倡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一题多解的方法并注意不同环境下的方法选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实施素质教育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3、教学方法可因条件而异,一般宜采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内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及时操作练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反馈矫正,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切忌一讲到底或一人表演唱“独角戏”,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演示引导下,自我探索、发现,并通过上机体会掌握操作技能。
4、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爱惜电脑,不人为破坏教学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自觉抵制盗版和拒绝网上不健康信息。
5、加强教学实习场所微机房(计算机中心)的日常管理,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软件、示范文档、练习文档、安全上网),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6此外,自己应该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料,多方面吸取丰富知识,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求教学更加完善。
7、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不断渗透计算机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计算机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工具之一。
8.做好学生上机考核工作,重点抓好各种竞赛活动
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电脑作品制作、机器人制作和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定期对骨干学生作品进行指导。
成立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三定”:定学生、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的竞争能力与水平,争取在市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进度表:
工作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