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 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 1分,共 3分)(1)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2)愿望是心中的明灯。

只要愿望还在,光明就在;愿望还在,美好的祝愿就在。

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也不应放弃美好的愿望。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被贬谪时仍表达着对亲人的祝福。

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6分)我们的人生旅程不总是一平如境,它像大海一样,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安静沉寂,时而浪花漫上沙滩,呈现出一种温柔。

而能够让我们记住的,并不是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像,也不是它无比深邃、气吞日月的气势,而很可能是一朵细小的浪花,记住它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它并非缺乏的不温柔。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惊涛骇()浪②深邃()(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答:4.春节前夕,南方数省连降大雪,电力设施遭到破坏;,交通运输被阻断,数十万人无法按时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你目睹了一场全民性的抗击雪灾的紧张战斗。

(4分)(1)如果你是一位被困在途中的学生,你会对一位把手机借给你的救援人员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给家长发出的短信是:(不得超过15个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3题,5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9题。

(16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②文。

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荥阳③郑伯调④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夏月⑥.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⑦。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

以文华显。

[注释]①魏收:北齐人。

②属:撰写。

③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④调:嘲笑。

⑤戟(jǐ):泛指兵器。

⑥夏月:夏季。

⑦讽诵:背诵。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益慕圣贤之道道:(2)好习骑射好: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7.这两段文字所言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段中的“余”和[乙]文段中的魏收在学习方面除了勤奋刻苦之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4分)答:8.文段中的“以文华显”与[甲]文段中的“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答:9 读了上述两段文字,请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你认为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分)答: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3题。

(10分)(一)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春》)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分)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结合,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11.第①节第一句中的“偷偷地”,“钻”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

(写出具体叠词)(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②节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找出来。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

(13分)①人生之路遍布荆棘和坎坷,充满了困难和挫折。

在人生的路上,要想取得胜利,到达成功的巅峰,最重要的在于踢开这些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知难而进,不要被挫折与困难吓倒,更不要被它们缠住了前进的双脚。

② 困难,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

学生将一道难题视为困难;企业家将激烈的商业竞争,如何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在竟争过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视为困难;科学家把尚未开拓的科学领域视为困难。

种种困难,种种阻碍,要战胜它们,首先就要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勇于同它们斗争。

③闻名于世的音乐家贝多芬,失恋,又失聪;当代保尔——张海迪半身瘫痪;玛丽·居里夫人在科学实验的关键时刻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人生都充满艰辛与坎坷。

④总而言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他们却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越挫越勇,越挫越坚,并且以更大的热情以及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勇气来面对困难。

⑤学习、生活、工作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清代文人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我们敢于正视困难,不被困难压倒,知难而进,天下还有什么困难之事呢?⑥记得蒲松龄有一副自勉联:“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最终以三千越兵破吴而复国。

这无疑是知难而进又一有力的例证。

⑦其实“困难”和“容易”没有明显的标志,困难和容易的界限只在于努力与否。

如果你肯付出汗水,那么困难就绝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如果你不肯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这条界限对你来说就犹如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成功也只能是你用美丽的幻想所编织而成的海市蜃楼。

⑧现实生活中,成功都属于无所畏惧的强者。

那么,让我们都来做生活的强者吧!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牢记——“知难而进”这句千古名言。

14.根据内容,请你为选文拟一个题目。

(2分)答: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根据前面句子的内容及特点,请在第③段省略号处再补充一个事例。

(3分)答:17.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3分)如果你不肯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成功也只能是你用美丽的幻想所编织而成的海市蜃楼。

答:18.选文中引用了清代学者彭端淑《为学》中的名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请你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道理。

(3分)答: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3题。

(14分)工头黑三靠一位老乡的帮助,我才被带到山中工地。

工地上二十几号人,从山中挖掘高岭土,挑进一卡车。

老乡指着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小声对我说:“他是工头黑三。

”“他也劳动?”工头黑三挑着担子走过来,这是一位满脸胡茬的40多岁的男人。

老乡怯怯地跟他打招呼。

他没有停下,盯我一眼,卸土回程,抹把汗,边走边说:“现在干,还是下午再来?”老乡说是计担工资。

我立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工地上生龙活虎的工友,下了工就像打了败仗的兵,无精打采。

我提着只有几件衣服、几本书的行李,走在他们的后面。

不超过10斤的行李.却觉得沉重。

一只大手接过行李,是工头黑三。

我说:“谢谢。

”他连哼也没哼一声。

良久,他才问我是否吃得消。

我说我身经常帮家里挑稻谷,干得来。

工棚设在山拗里,两间草棚,住着二十五人,还有包工头黑三。

饭菜端出来,工友们又恢复了生气,你争我夺,狼吞虎咽。

工头黑三蹲在我身边,说:“吃得下,才做得来。

”我加快嚼食速度,可是,食物总在嘴里打旋,咽不下去。

家里、学校的伙食没有这里好,大概是劳动强度大,我没有胃口,只吃了一碗饭。

休息半个钟头左右,又要出工。

七月天,骄阳当空,没有一丝风,路边的草木蔫了似的。

天气闷热,人喘气都困难。

在高岭土的地方已被挖了好大一个坑,像火坑。

下午轮到工头黑三把锄,他力气大,两锄就是一畚箕。

挑担的队伍一个紧跟一个。

干了两个钟头左右,我的肩膀开始红肿,挑起担子钻心地疼,双脚打颤。

特别是踏上颤悠悠的木板上卡车的那段坡路,双脚颤得厉害。

背后催促的声音越来越多,之后是怨言。

我咬着牙。

工头闷声闷气地说:“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我说:“不!”他也不再多说,一锄下去,盛满半个参箕。

我心里祈求,就此打住。

他依然又是一锄。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

我暗中使劲儿,以冲刺的姿态踏上木板还不到几步,双脚一软,连人带土摔下来。

等我醒来,发现有一双粗糙的手贴在我的额头上。

睁开眼一看,是工头黑三,他吁口气,收回手,走出工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