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第五项修炼读后感(三)

学习第五项修炼读后感(三)

第五项修炼·第六章《自然的模板:识别支配事件的模式》
东平小学梁艳佩
“许多愿望良好而匆匆作出的努力,在情况有所改善之后就会遇到增长极限……大多数人遇到增长极限情况时,往往试图使劲儿推动增长:假如你无法打破坏习惯,你就倾向于更勤奋地监督自己的行为;假如你的人际关系有了问题,你就会花更多时间或更努力地尝试改善关系;假如是员工不满意,你就不断提拔年轻员工,以便使他们高兴;假如是新产品开发速度降低了,你就启动新的产品开发计划,来弥补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开发计划,或者更使劲儿地推动变革计划。

”——《第五项修炼·第六章》
这种反应人之常情。

只是使劲按原有的方式,以更快的步伐推动增长,跟本书前述的管理盲点一样,都忽略了新的情况下限制作用已有所改变。

这时先要看清自己的处境,开始寻找杠杆作用点,减弱或消除限制条件。

人的惰性和短时间内的限制会让人倾向于选择“转移负担”——但这种方法往往愿望良好,却使长期的情况变得更糟。

比如班级管理中,有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让人头疼万分。

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案就是加强监管,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事无巨细的监督,这样的操作相对简单,落实到班干部上就可以实现。

短期内收效也许是明显的——班风因为有板有眼的规条而显得有所改善。

但时间一长,有秋风扫落叶的速度,却没有斩草除根的效力,又恢复原样甚至比整治前更糟糕。

这就是一种“转移负担”的方案。

这时,寻找杠杆作用点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用心地观察跟以前相比,这个班级到底什么地方变了。

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了吗?如果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再进一步,我们也许就会发现,也许是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了他们,他们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风气转变。

这一过程的发现相比起监督学生的言行举止,当然要费时费事得多,但却能最终解决办法。

2011-11-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