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际中语言运用之得体
1、荀子被人们尊称为荀卿,汉代为了避汉宣帝刘洵 的讳,写作孙卿。
2、《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闲谈,冷告 贾,他的老家林公的夫人,在家时名叫贾敏,贾雨 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 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 字亦减一二笔。”
3、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著《史记》就改 “谈”为“同”。
可见,“避讳”自古就 有
二、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语
1、秀才赴京赶考,还没有发榜的时候,落魄住 在客栈里。伙计请他去吃饭,不当心把筷子碰落 在地上,伙计说了一句,“当心筷落地”,他气 得暴跳如雷,教训伙计,“你应该说筷及第”。 筷子的落地及地本是一回事,考试的落第与及第 却是有天地之别。
2、一家人吃梨子一般不分着吃,因为“分梨” 与“分离”谐音;赠送礼物一般不能送钟,因为 说起来像是“送终”;旧社会的戏班子忌讳说 “散”,不能带伞进入,遇到这个词就用“拆” 或“碎”替代,只有布伞例外,因有“不散”之 意。
• 3、生理上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 不直接说出来,也尽量用委婉语。汉语中把 耳朵聋说成“耳背”;瘸腿说成“腿脚不 便”;瞎子说成“眼力不好”。
• 4、在饭桌上客人的一碗饭就要吃完了,你不 能问:“还要饭吗?”因为汉语中“要饭”与 乞讨的“要饭”同音,会使人极不高兴,应委 婉地说:“还要盛饭吗?”
禁忌语
任何一个语言 社会都会有一些在 语言系统中实际存 在的语言不允许人 们在日常交际中加 以使用,这部分禁 止使用的词语叫禁 忌语。
一、避讳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 绝对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 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 有所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 谓的“避讳”。
例如:
除此之外,他们对炊具和日用品的放置也有一 定的讲究,不允许翻过来放(即倒置)。例如:饭 碗、鞋子、缸等如果倒置过来放的话,则含有“翻 船”、“落水”的含义,这就犯了忌了。
5、对“死”字的忌讳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死亡看作是不吉利 的事,对此有所忌讳,就有了委婉的说法。 未成年的孩子死了说成丢了、跑了、夭折; 和尚的死叫圆寂、升天;为守气节的死叫玉 碎;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献身。民间把正常 的死亡叫作老了、走了、不在了、过世、长 眠、心脏停止了跳动等。
交际中语言运用之得体
一、梳理语言知识
(一)中国古代称谓语大观 (二)禁忌语 (三)委婉语 (四)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 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 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 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 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 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 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三、 深沉含蓄、崇尚谦逊
主人设宴请客,即使做了一桌好菜,
主人总是习惯说:“没有什么菜,请多 多包涵。”
◇◇◆◇
•
讨厌某人或某事,说成“不感兴趣”,
而这又被许多年轻人说成“不感冒”。
•
对方请你吃你不喜欢的食物,不好拂
却主人盛情,只好说“我不太习惯它的味
道”。
四、 避讳人名、尊重他人
秦始皇名嬴政,正月被改称为端月。 黄瓜是西汉时从西域引进的,因而冠以胡 字,称作胡瓜,五代时后赵主石勒是羯族人, 也就是胡人,于是改称黄瓜。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居大总统之位,觉得 元宵二字与袁消谐音,暗含袁世凯被消灭之义, 因此在一九一三年元宵节之前,下令改元宵为汤 圆。至今,南方很多地方仍称之为汤圆。
五、重和谐、亲友善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 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 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二、 避俗就雅
1、各民族历来厌恶人体所排出的各 种气味和污物,因而有关词语避讳不说而 改用委婉语,汉族也不例外。人们把去厕 所拉屎、撒尿说成方便一下、去洗手间、 去卫生间、 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唱歌等。 古代人则说更衣、宽衣、出恭、净手等。
◇◇◆◇
2、在社会交往中,为了使语气委婉, 不至于刺伤当事人的面子,人们常用一种令 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词语来代替令人听起 来刺耳的词语。如“胖了”说成“发福”、 “富态”;“瘦了”说成“苗条”;“笨拙” 说成“不聪明”;“狭窄”说成“不宽敞”。
1、做生意的人最怕倒闭破产,在商家看来,
“干”就是没利润、白忙活、喝西北风,所以 “干”及其谐音的词必委婉言之。有些地方将 “猪肝”、“牛肝”说成“猪润”、“牛 润”,以求有油水,有利润。
◇◇◆◇
• 2、人们在谈及疾病时,总喜欢运用闪 烁其词的委婉语。如:不舒服、不好受、欠 安等,年青人脸上的粉刺被称为“青春痘”。
3、江浙一带的商人认为“关门”这个词不吉利, 因此店铺晚上关门停止营业叫做“打烊”。
4、船家的忌讳
船家以大江大河为伴,风吹浪打,危险性极大
他们最忌讳“翻” “倒”“滚” “搁” “沉”等
字眼,就是与之有关的内容以及字的谐音,都是在 忌讳之列。他们把“番茄”“番豆”统统称作“顺
茄”“顺豆” ,倒水叫“请水”,水滚要委婉地说 成水“开”,搁东西要说成“放东西”。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委 婉语
淮南二中高一(4)班
委婉语
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
用语言,才能语言得体。 在交
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出于对某
种事物的禁忌或对敏感事物的
警觉,不直接言明,而改用委
婉语表达出这一事物,以避凶
避恶,求吉求雅。因此,委婉
语也就成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交际中使用的
语言。
一、避凶求吉
例文
中国民间就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 理,最忌提到凶祸一类的字眼,惟恐因此而招 致凶祸的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