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教育的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要内容;人的发展的内涵、 基本规律与制约因素
第一节
教育价值的概念
一、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考察以及我国的几种主 要定义 在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问题的是19 在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问题的是 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 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他 家斯宾塞 , 。 在其名著《教育论》中提出“ 在其名著《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 的问题, 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问题, 的问题 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 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价值的大小却不一样。 但是价值的大小却不一样。 自斯宾塞之后, 自斯宾塞之后,教育界讨论教育价值问题风靡一 尤以美国和德国最为盛行。 时,尤以美国和德国最为盛行。
案例与思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 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 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 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 其文理皆 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 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 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十二三矣.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 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七年 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 矣!"
二、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发展的教育学含义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
案例与思考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 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 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 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 家里的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 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 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实用主义哲学家、 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实用主义哲学家、 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 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 , 1952)。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价值分为“内在的价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价值分为“ 值”(Intrinsic Values)和“工具的价 和 值”(Instrumental Values),后者又可称为“外 ,后者又可称为“ 在的价值” 在的价值”(External Values)。另一位美国教育 。 哲学家波德(B.H.Bode,1873—1953)则提出教 哲学家波德 , 则提出教 育价值的“社会性标准” 育价值的“社会性标准”(Social Criterion of Educational Values)的概念,认为判断所有科目、 的概念, 的概念 认为判断所有科目、 课程、教材等的价值的标准, 课程、教材等的价值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助 于受教育者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比较好的了解。 于受教育者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比较好的了解。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强化分析概念 .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 的方法; 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教育价值的概念,明了教育价值与 .理解并掌握教育价值的概念, 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之间的异同; 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之间的异同; 3.掌握教育学意义上人的发展的内涵、基本规律 .掌握教育学意义上人的发展的内涵、 与制约因素; 与制约因素; 4.认识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价值的主要内容; .认识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价值的主要内容; 5.理解并掌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以及教育的社 .理解并掌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定义2: 定义 :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对人与社会的功 教育价值表明一种社会关系, 效。教育价值表明一种社会关系,即教育 活动这一实体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活动这一实体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定义3:所谓教育的价值, 定义 :所谓教育的价值,即教育对人的需 要的满足,具体来说, 要的满足,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教育的进 行培养一定的人,满足人的需要; 行培养一定的人,满足人的需要;教育的 价值,就是教育对人的意义。 价值,就是教育对人的意义。
(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 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 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发展主 体的主观能动性。 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及其作用——生理前提 生理前提 2.环境及其作用 .环境及其作用——制约作用 制约作用 3.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 4.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决定作用
在教育基本理论体系中, 在教育基本理论体系中,教育价值居于教 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之间的中介地位, 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之间的中介地位,在教育 本质转化为教育目的和教育目的反映教育本 质的过程中具有媒介作用、 质的过程中具有媒介作用、枢纽作用和积极 的促进作用。 的促进作用。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存在着重大的正相关,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存在着重大的正相关,尤其在 实践意义上两者对社会和个体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实践意义上两者对社会和个体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但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之间仍有区别, 但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之间仍有区别,二者的侧重点也 不一样。教育功能又叫教育的作用或教育职能, 不一样。教育功能又叫教育的作用或教育职能,它体现的 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或能,是教育的一种属性; 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或能,是教育的一种属性;研究教 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它作为一种认识、 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它作为一种认识、研究的对象而进 行事实(或现象 分析。 或现象)分析 行事实 或现象 分析。而教育价值反映的是教育与个体或 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 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表现为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体发展所 具有的积极意义;研究教育价值问题, 具有的积极意义;研究教育价值问题,主要是把它作为一 种认识、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 种认识、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 其中对构成教育价值的因素以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是极为重要的。 是极为重要的。
在德国, 在德国,当时研究教育价值的代表人物是斯普兰 格(Edward Spranger,1882—1963)和杜尔 , 和杜尔 (Ernst Dürr)。斯普兰格的价值观总体上可以称 。 文化价值观” 为“文化价值观”。杜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教育 的价值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在实际生活中, 的价值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在实际生活中, 教育的现实价值较为重要,教育决不能轻视之, 教育的现实价值较为重要,教育决不能轻视之, 宁可使理想价值从属于现实价值。 宁可使理想价值从属于现实价值。这就是杜尔的 教育价值理论的最高原理。现实价值有大小之分, 教育价值理论的最高原理。现实价值有大小之分, 判断其大小的标准是看它能否维持与增进人类的 幸福。 幸福。
我国的几种主要定义
定义1:教育价值有两种含义: 定义 :教育价值有两种含义:教育中的价值和教 育的价值。 育的价值。前者指教育中应该在学生身上培养哪 一些价值; 一些价值;后者是指怎样的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 价值,才能有效地获得那些教育中的价值。 价值,才能有效地获得那些教育中的价值。教育 中的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 中的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 实现哪些人生价值和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价值 内容;教育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活动, 内容;教育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活动, 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要求, 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要求,收 到教育的效果。 到教育的效果。
三、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的区别 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 么样的人,是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么样的人,是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总方向。 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总方向。教育价值与 教育目的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目的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确定什么样的教 育目的, 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目的制定者对 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择。 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择。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某种 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价值, 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价值,但不一定体现全部的教 育价值,这要看教育目的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 育价值,这要看教育目的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 教育目的的实现反过来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 教育目的的实现反过来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 从根本上说,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在社 会和个体发展基础上的高度统一。 会和个体发展基础上的高度统一。
(二)教育的属性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的属性的理解主要有两种: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的属性的理解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如《教育大辞 其一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社会活动, 中把“教育”解释为“ 典》中把“教育”解释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 培养人社会活动” 培养人社会活动”;其二是将教育当作是一种社 会现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中指出: 教育卷》 会现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中指出: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这种理解与国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际社会的理解大体是一致的。 际社会的理解大体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