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更带了一种置于故事之中的情感。
读完后查证,故事背景就是陕西西安、铜川及其周围地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黄土高坡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就是七五年至八五年。
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
基本上整部小说就是写双水村的变化与双水村的人。
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就是中国与中国人民的缩影。
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这部伟大的作品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故事开头写的就是当时的学校生活,由于生活环境与条件的影响,学生也不得不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人们都戏称那不一样的馒头为欧洲、亚洲与非洲,这就是一种多么让人心痛的比喻啊!孙少平的出现让我回忆起来那么多往日熟悉的生活情景。
父亲与我同时期读了《平凡的世界》,她告诉了我很多那个时候的现实故事、发生在她生活的年代的故事。
我们家当时条件不就是很好,也就是在农村。
叔叔却在学习方面很让人欣慰,似乎就像孙少平那样,只就是年代变了一些,但我认为实质就是一样的。
叔叔在县城的高中上学的时候,在学校住宿,每周从家里带去干粮,当然比不上城里那些孩子的,父亲告诉我每次瞧到母亲帮叔叔准备干粮的时候就会难受。
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不会体会到那种感觉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我们不懂那个年代的过来人的真实感受。
但就是我想,我可以尽可能多的体会父亲告诉过我的那些话,体会她的感情。
孙少平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角色,她就是一个奋斗者——不甘于生存在落后农村中的奋斗者,然而她又又无力改变农村的苦难现实,她选择了逃避,努力为改善自已的生存方式而抗争,父亲说孙少平的奋斗历程本可以完全就是喜剧的结果,即使有可能只就是在她哥哥的砖厂里或者就是学校里发展它的小未来。
可就是她瞧待事情、瞧待社会的似乎与一般人不同,于就是她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极力想摆脱农村与她的关系,她想要城市户口,她想要到繁华的城市里去工作,尽管工作辛苦的程度让人无法接受——至少让我无法接受。
中国农村青年的个人奋斗、个人努力的动力就是跳出农门,奋斗目标与理想追求就就是让自己
摆脱农村人的头衔、成为城市人,改善自我生存条件,直至21世纪的现在,我所生活的农村——准确说就是父母生活的农村,依然就是这样的现状,那些没有文化的农村劳动人民只认一件事——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哪怕砸锅卖铁(这就是我在求学过程中听到最频繁的一句让我好好学习的话)。
但孙少平倾尽青春精力所得到的就是城市人所摒弃的、不屑一顾的生活方式。
这依然就是现代农村无数人的下场,她们怀着梦想,揣着全家人的期待,满心欢喜的踏入她们期待已久的城市,可就是,她们只就是靠着辛苦劳动挣自己的血汗钱,条件比在农村、在自己的家劳动差了多少倍。
然而城市人对来自农村的那些工人的态度呢?她们不屑一顾的表情,让本就受着身体折磨的农民工再次受着精神的打击。
她表现给我们的就是她的自尊自信自强。
自尊无非就是对这种悲剧式的自我奋斗的自我肯定,竭力保护奋斗成果的自卑;自信无非就是对自我艰辛的补偿式的自我评价;而自强无非就是唤来城市人的同情与怜悯,这一点让我想到了阿Q、、、、、、可悲的就是孙少平始终没有觉悟,而最终失去了奋斗目标,因为她的精神之源、她的奋斗原欲、她的青春偶像已经在洪水中失去生命,田晓霞启导她、激发她,甚至不惜以青春为代价鼓励她,目的就是为了唤醒她的人性发展,不致于泯灭在尘土之间,能保持一种高尚追求,实现人生最大价值,而田晓霞死后,她的精神并没有激发孙少平向上努力,孙少平的人生抱负在报恩式的庸俗生活中、在救世主式的责任担负中搁浅在一个悲哀的矿工家庭中。
关于孙少平的爱情,孙少平学生时代的清苦,这些在她人生发展的历程中留有深刻阴影。
郝红梅对她的感情背叛,使她的虚荣心遭到挫折,而当田晓霞走进她的视野时,她的虚荣心又回到她那儿,在爱情上,孙少平就是被动的,她没有追求,她不敢追求,尽管在她的意识中有着爱情的渴望,贫穷使她放弃了对爱情的奢望,经济限定了她的爱情萌芽,她只能去追求施舍来的爱情,她对田晓霞纯粹就是占有的满足,根本谈不上就是爱情,在田晓霞这个被描绘成孙少平的救世主的女孩子面前,孙少平就是弱者,就是一个毫无爱情支配能力的被动者,孙少平渴望得到田晓霞,却又无法克服农村与城市的隔阂,盲目地顺应着田晓霞的指引,孙少平对爱情的无奈,使她很清楚田晓霞对她只就是一个青春童话,离开她就是最终的必然,只就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孙少平眷恋着田晓霞这种对城乡差别强烈的好奇心与喜欢刺激、崇尚冒险的个性,盼望着田晓霞的这种青春冲动能使她实现自卑的爱情。
没有尝到滋味的孙少平敏感着、矜持着,她害怕田晓霞离她而去使她难堪、使她沮丧、使她失去人生追求,而她又害怕承担爱情责任,无力对爱情负责,当田晓霞一次次向她示爱时,她逃避着,用逃避的方式企图延长爱情
的终结点,延续这场不平衡的爱情游戏。
现代社会里依然存在这样的农村奋斗者,就算爱上了,也克服不了那来自内心深处的隔阂,这让多少人的爱情梦想破灭与这个农村与城市的定论?!
《平凡的世界》中还有一个另主人公,她便就是孙少安。
她就是古老的黄土地养育出来的历史之子,又就是生活的大变动催生出的时代之子。
她就是一个很早就在岁月的熬煎中成熟的勤劳而倔强的农村少年,十三岁辍学回家务农,与父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负担。
这似乎很像那个年代的父亲,家里孩子多,父亲便在读初中的时候辍学回家帮助爷爷打理家庭。
孙少安知识不多,但不保守,有创新精神,身高体壮,就是家庭的一棵大树。
农活上她就是一个好把式,为了家人的幸福,她默默地承受生活的重负,在政治上,她就是队长,为使乡民们能过上好日子,她承受过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
她有才干,成了双水村唯一使能人田福堂发的人物,但就是她始终处于贫困、饥饿的困境中。
生活教会她无需浮华,不要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劳动才就是她切实应该做的事情。
生活的艰辛没有使她退却,反而造就了她刚强的性格。
可就是在爱情问题上,由于出身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她同样有一种自卑心理,对于田润叶的爱情,她从心里无法接受,这就是一种城乡差别感。
孙少安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秉承了太多的传统道德。
当可爱、善良的田润叶对她发出爱情信号时,她退缩了。
这不就是说她的内心没有激情,不就是她不向往浪漫的爱情。
在得知润叶的心意后,她也想到了“要就是真的能与她一块生活一辈子,那她对自己的一生会多么满足啊!”但就是虽然她们的爱情最终没有结果,可就是那一份从乡土气息里传来的信天游歌声,仍然为她们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朦胧、浪漫的诗意。
在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里,信天游就是孙少安表达感情的媒介。
这就是多么浪漫的啊!作者将这传统的古典中国艺术应用于这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中,足以体现她就是多么热爱那片热土啊!
父亲在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一直带着自己当年的亲身体会。
当时的家里有老爷,爷爷,父亲与两个叔叔。
父亲回家承担了她作为长子的责任,似乎就就是文章中的孙少安;二叔去当了志愿兵,几年后便复原回家,有点像田润生;小叔一直在读书,直至她考上大学,终就是让家里在家乡成了有头有脸的一个家庭——因为她就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这也摆脱了她与农村的干系。
路遥用她的文笔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整个中国的缩写。
尽管过了几十年了,进入了21世纪,但社会似乎还就是有一些这样的影子,尤其就是在农村。
真的,了解农村现状的人真的不多,希望未来的中国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总之,《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就是中国现实的农村,而我们这些21世纪的农村青年有了改变家乡的能力与责任,所以,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热爱我的故土,去造福我的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