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学年度期末化学试卷

2020学年度期末化学试卷

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灯泡中充氮气延长寿命 B.铜丝用作导线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液氮冷冻麻醉2.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 B.添加酒精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是()A. B. C. D..5.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火焰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6.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 )A.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7.从环保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燃料是()A.煤 B.沼气 C.酒精 D.氢气8.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9.在化学反应2H2O = 2H2↑+ O2↑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化合价B.物质的质量总和C.元素种类D.各种原子的数目10.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11.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

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通常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12.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13.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 D.一个金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19714.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来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15.“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A.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D.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16.出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的方法是()A.点燃混合气体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通入水 D.通入澄清石灰水17.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水中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8.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都是黑色固体19.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3g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4:5C.乙是生成物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21.(6分)(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钠原子__________;②4个氧离子__________;③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④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2.(8分)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1)接通电源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2)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4)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硬水和软水可用来鉴别.23.(8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我们路过花圃时,就会闻到花香的气味,原因是.(2)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提倡少用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至少写一条新认识)24.(6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1)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目的;(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试管①中的现象是,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5.(5分)A、B、C、D四种物质,其中A固体俗称“干冰”,且A、C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深灰色有滑腻感的细鳞片状固体,D为一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

CD AB(1)B的名称为。

(2)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3)D的化学式可能是,说出它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6.(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序号)(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27.(8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实验现象】通过图一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趣味实验】同学们找来了两个相同的纸杯:向其中一个纸杯中加入少量水,然后分别将两个纸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很快空纸杯就着火燃烧了而装水的纸杯则没有被点着。

请你分析装水的纸杯没有被点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应用】(1)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的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为降低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人们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2)“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和KOH,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28.将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