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预防疫情防控疫情知识宣传讲座
预防疫情防控疫情知识宣传讲座
一般临床症状表现 为发热、乏力、干 咳,逐渐出现呼吸 困难,进而呼吸窘
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
01
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要,
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
02
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
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
能障碍。
03
多数患者为中轻度,预后良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 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 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 液)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 分钟。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简 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 外——夹——弓——大——立— —腕”。
医学观察。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 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 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 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 社会通行的做法。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 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 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 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位14天,并对 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
医学观察。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知识宣传预防疾病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如何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知识宣传PPT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目录/content
0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02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
第 一 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 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 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园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场或摊位、 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 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 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健康科普小知识
按照要求进行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 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
健康科普小知识
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在其指导下到指 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健康科普小知识
按照要求进行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 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
01
02
03
04Biblioteka 0506健康科普小知识
按照要求进行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 上班,不要随便外出
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 ✓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 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 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 班、上课及聚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 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 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接触病人、动 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01
02
03
04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 广泛存在的一类病 毒,因该病毒形态 在典镜下观察类似 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 状病毒仅感染脊椎 动物,可引起人和 动物呼吸道、消化 道和精神系统疾病 。
“2019冠状病毒 虽然与SARS病毒 的同源性80%但属 于不同亚群的分值 在病死率和传染性 等方面较温和
第 二 节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肺炎?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 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 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 口罩。
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
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 袖肘遮住口、鼻。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 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 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 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 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 料或动物粪便后。
接触病人 动物接触史 旅行史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知识宣传预防疾病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如何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知识宣传PPT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健康科普小知识
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 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科普小知识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 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 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 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 社会通行的做法。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 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 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 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位14天,并对 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