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介绍三字经
3. 齿 龀 : 又 称 为 龆 龀 (tíao chèn), 指 儿 童 换 牙 这个年龄。
4.总 角 、垂 髫 : 指 幼 年 儿 童 。“这 院 门 上 也 有 四 五 个 才 总 角 的 小 厮 , 都 垂 手 侍 立 。 ”(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
5.豆 蔻 年 华 : 指 女 子 十 三 岁 , 杜 牧 《赠 别 》: “娉 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13.古 稀 : 七 十 岁 。 “人 生 七 十 古 来 稀 。 ” ( 杜 甫 《曲 江 》) 。
14.耋 ( dié) : 七 十 至 八 十 岁 。《左 传·僖 公 九 年 》: “以 伯 摆 动 耋 老 , 加 劳 。 ”
15.耄 ( mào) : 八 十 至 九 十 岁 。《礼 记·曲 礼 上 》: “八 十 九 十 曰 耄 。 ”
年龄称谓
在 古 代 童 蒙 读 物 中 , 有 这 样 的 说 法 “三 百 千 千 ”, 即 是 : 《三 字 经 》《百 家 姓 》《千 字 文 》《千 家 诗 》。 其 中 《三 字 经 》是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教 材 之 一 , 相 传 为 宋 儒王应麟所作, 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 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 直到清末明初。 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 但主要结构并未改 变, 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
国 学 经 典 介 绍 !!!!!!!!!!!!!!!!!!!!!"
三字经
■本刊编辑部
古代文化知识之
16.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jī) 颐 : 一 百 岁 。
!!!!!!!!!!!!!!!!!!!!!!!!!!!!!!!!!!!
梦 想 家 的 缺 点 是 害 怕 命 运 。— —— 斯·菲 利 普 斯
阅 读 空 间 · 国 学 天 地
17
附: 《三 字 经》节 选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 文 】 人 生 下 来 的 时 候 都 是 好 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 后天的学 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 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 善良 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 教育孩子。 【启 示 】人 生 下 来 原 本 都 是 一 样 , 但 从 小 不 好 好 教 育 , 善 良 的 本 性 就 会 变 坏 。所 以 , 人 从小就要好好学习, 区分善恶, 才能成为一个对社 会 有 用 的 人 才 。百 年 大 计 , 教 育 为 本 。教 育 是 头 等 重 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必 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 专心一致, 时时不能放 松。
6. 及 笄 ( jī) : 指 女 子 十 五 岁 。 笄 , 女 子 成 年 之 礼 。 《礼 记 》: “女 子 …… 十 有 五 年 而 笄 。 ”
7.弱 冠 : 指 男 子 二 十 岁 。 “冠 者 五 六 人 , 童 子 六 七 人 。 ”( 《论 语·先 进 》)
8.而 立 之 年 : 三 十 岁 。 《论 语 》: “三 十 而 立 。 ” 9.不 惑 之 年 : 四 十 岁 。 《论 语 》: “四 十 不 惑 。 ” 10.知 命 、知 天 命 、半 百 、知 非 之 年 : 五 十 岁 。 “五 十 知 天 命 。 ”( 《论 语 》)
11.花 甲 、平 头 甲 子 : 六 十 岁 。天 干 地 支 顺 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 自甲子到癸亥, 错 综 参 互 相 配 , 故 称 花 甲 子 或 花 甲 。《唐 事 纪 事 》: “手 捋 六 十 花 甲 子 , 循 环 落 落 如 弄 珠 ”。
12.耆 ( qí) : 六 十 岁 。《礼 记·曲 礼 上 》: “六 十 曰 耆 。 ”《荀 子·致 士 》: “耆 艾 而 信 , 可 以 为 师。”
此书共三百八十句, 结构严谨, 文字简练, 三字 或三字倍数成句, 句句谐韵, 琅琅上口, 深入浅出, 流畅有趣。内容分为六个部份, 每一部份有一个中 心 , 涵 盖 面 极 广 , 涉 及 伦 理 道 德 规 范 、名 物 常 识 、经 史 子 集 、历 史 次 第 等 , 许 多 语 句 , 如 “养 不 教 , 父 之 过 ”“勤 有 功 , 戏 无 益 ”等 等 成 为 妇 孺 皆 知 、世 代 传 诵 、脍 炙 人 口 的 名 言 警 句 , 被 誉 为 “千 古 一 奇 书 ”。特 别是其中对历史知识的叙述, 尤为精炼, 仅用了三 百字就概括了从伏羲神农到清统一的五千年中华 历 史 , 真 乃 “袖 里 通 鉴 纲 目 ”。
1.襁 褓 : “襁 褓 ”本 意 是 婴 儿 的 被 子 。如 《论 语· 子 路 》: “则 四 方 之 民 襁 褓 负 其 子 而 至 矣 。 ”后 来 以 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 提 : 指 2 ̄3 岁 的 儿 童 。 《孟 子·尽 心 上 》: “孩 提 之 童 , 无 不 知 爱 其 亲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