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本
(一)
(至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所在学校
校训:自主合作竞先创造
校风:和谐文明健康向上
教风:敬业奉献严谨博学
备课要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不备课不能上课。
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资源。
1、明确单元教学任务:教师要把全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到各个单元之中,要明确单元教学地位、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分配、训练的具体措施等,并进行单元备课。
2、编写教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差异、存在的问题,从知识体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设定教具、学具,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
要单元和课时备课,要备出压周课。
(1)写清课题、课时、课型。
(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精读课、阅读课、习作课等)
(2)教学目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并要具有可操作性。
(3)教学重难点确定要准,表述要明。
(4)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教法,还要体现学法指导;既要有针对性强的训练要求,也要有落实训练的具体措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得到发展。
教学环节设置要合理,清晰,不笼统;教学意图要写清导语、过度语、小结语、设问,重难点内容的点拨思路的设想;学生活动除基本做法(发言、读书、做练习)外,更要写出预想的学生活动,如问题答案、质疑结果、思维角度、多种算法等。
(5)板书设计要合理美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实用有效。
(6)课后札记要及时、有针对性。
通州区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学目标
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⑵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学习条件
⑶学习环境的创设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⑷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⑻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5、课堂气氛
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6、教学效果
⑿目标的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3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4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5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 6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7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8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9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0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1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2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3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4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5 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案(总第16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