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
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
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
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
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
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
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
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0.2m3/s,设计人数N=10万人,沉淀时间t=1.5h。
采用链带式机刮泥,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1.池子的总表面积设表面负荷q'=2m3/m2.h A=Q*3600/q=360m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q't=2*1.5=3.0m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Qt*3600=1080m3池长设水平流速u=3.7mm/s L=3.7*1.5*3600/1000=20m池子总宽度 B=A/L=360/20=18m池子个数,设每格池宽b=4.5m,n=B/b=18/4.5=4个校核长宽比,长深比长宽比:L/B=20/4.5=4.4>4 (符合要求 )长深比:L/h2=20/2.4=8.3 (符合要求)8.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设T=2d,污泥量为25g/人.d,污泥含水率为95%则S=25*100/{(100-95)*1000}=0.5L/人.dV=SNT/1000=0.5*100000*2/1000=100m3每格污泥池所需要的容积为 V’=100/4=25m3H=0.3+2.4+0.5+3.62=6.82m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池体为圆形或方形,污水从中心管的进口进人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个水平断面上,缓慢向上流动。
沉降速度大于水流上升速度的悬浮颗粒下沉到污泥斗中,上清液则由池顶四周的出水堰口溢流到池外。
竖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1)为保证池内水流的自下而上垂直流动、防止水流呈辐流状态,圆池的直径或方池的边长与沉淀区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不大于3,池子的直径一般为4.0~7.0m,最大不超过10m。
圆池直径或正方形池边长D≤7m时,沉淀出水沿周边流出;D≥7m时,应增加辐射式集水支渠。
(2)水流在竖流式沉淀池内的上升流速为0.5~1.0mm/s,沉淀时间为l~1.5h。
中心管内的流速一一般应大于100mm/s,其下出口处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
反射板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直径及高度均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
(3)喇叭口下沿距反射板表面的缝隙高度为0.25~0.50m,作为初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30mm/s,作为二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20mm/s。
(4)锥形贮泥斗的倾角为45。
~60。
,排泥管直径不能小于200mm,排泥管口与池底的距离小于0.2m,敞口的排泥管上端超出水面不能小于0.4m。
浮渣挡板淹没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25m,距集水槽0.25~0.50m。
例:某城市人口N=6W人,Qmax=0.13m3/s,设计竖流式沉淀池。
中心管的面积和直径:中心管流速0.03m/s ,设池子数为4,则 qmax=Qmax/4=0.0325m3/sf1=qmax/v0=0.0325/0.03=1.08m2m f d 17.114.308.14π410=⨯==沉淀池有效断面积 设表面负荷q=2.52m3/(m2.h)则上升流速v=q=2.52m/hf2=qmax/v=0.0325⨯3600÷2.52=46.43m2沉淀池直径每座沉淀池总面积A=f1+f2=46.43+1.08=47.7m2m f D 8.714.371.474π41=⨯==<10m 沉淀池有效水深h2设沉淀时间t=1.5h则h2=vt=2.52⨯1.5=3.78m5.校核径深比D/h2=7.8/3.78=2.06<3,符合要求6.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q0s L s L q q /9.2/33.110008.714.30325.0πD max 0<=⨯⨯== 合格污泥体积设污泥清除时间间隔为tg=2d ,每人每日产生的湿污泥量为S=0.5L ,则 W=SNtg/1000=60m3每池污泥体积Wt=W/n=15m3池子圆锥部分的体积V设圆锥底部直径d'=0.4m ,截锥高度h5,截锥侧壁倾角550,,则m tg tga d D h 28.55524.08.725=-=-= 33222251559.88)2.02.09.39.3(3π28.5)(3πh m m r Rr R V >=+⨯+=++=足够容纳2日的污泥量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h3,过缝隙污水流速vt=0.02m/s ,喇叭口直径dl=1.35d0=1.35⨯1.17=1.58mh3=qmax/v1πd1=0.0325/0.02⨯1.58⨯π=0.33m沉淀池总高度Hh1=0.3m ,h4=0(泥面很低),也可取0.3mH=h1+h2+h3+h4+h5=0.3+3.78+0.33+0+5.28=9.69m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为辐流形,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边进入沉淀池。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管悬吊在桥架下或埋设在池体底板混凝土中,污水首先进人池体的中心管内,然后在进入沉淀池时,经过中心管周围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流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由刮泥机或刮吸泥机刮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间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与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相同。
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圆池的直径或方池的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池子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6m,最大可达100m。
池底坡度一般为0.05~0.10。
(2)通常采用机械刮泥,再用空气提升或静水头排泥;当池径小于20m时,也可采用斗式集泥(一般为四斗)。
污泥可用压缩空气提升或用机械泵(潜污泵、螺旋泵等)提升排出,也可以利用静水头将污泥输送到下_级处理系统。
(3)进、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形式。
(4)当池径小于20m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
当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桁架的外缘。
(5)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能超过3m/min,通常采用1.5m/min。
(6)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浮渣用装在刮泥机桁架一侧的浮渣刮板收集。
(7)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效率较高,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表面负荷可提高l倍左右。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液面负荷≤2.5m3/(h·m3);沉淀时间1-1.5h;池径< 20m,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板。
池径> 20m,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0.5m。
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进水口周围整流板的开孔面积为过水断面积的6%----20%。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max=2450m3/h,设计人口N=34万人,采用机械刮泥机求辐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设表面负荷q=2m3/m2..h,n=2 则F=Qmax/nq=2450/2*2=612.5m22.池子直径 D=9.2714.35.6124π4=⨯==FDm,取D=28m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t=1.5h ,h2=q't=2⨯1.5=3m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1=3max 183825.12450m t n Q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设S=0.5L/人.d ,T=4h V=SNT/1000n=14.2m36.污泥斗容积 设r1=2m ,r2=1m ,a=60°,则h3=(r1-r2)tana=(2-1)tan60°=1.73m 32221213'7.123)124(73.114.33)(πh m r r r r V =++⨯⨯=++=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 设池底径向坡度为0.05,则h4=(R-r )⨯0.05=(14-2)⨯0.05=0.6m322423.1433)221414(6.014.33)(πh m r Rr R V =+⨯+⨯⨯=++=污泥斗总容积 V'+V2=12.7+143.3=156>14.2m3沉淀池总高度 设h1=0.3m ,h3=0.5mH=h1+h2+h3+h4+h5=0.3+3.0+0.5+0.6+1.73=6.13m径深比 D/h2=28/3=9.3 负荷要求。
斜板(管)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原理,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沉淀池。
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划分,斜板(管)沉淀池有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等三种形式,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