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2011-9-28一、选择题(4×10=50)1、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 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块将沿面斜面下滑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改变方向2、一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问下列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可能达到高度H (忽略空气阻力): ( )A .图a ,以初速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B .图b ,以初速v 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C .图c (H>R>H/2),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D .图d (R>H ),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3.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块分离时,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 若F1=F2,M1>M2,则v1 >v2,; 若F1=F2,M1<M2,则v1 >v2,; ③若F1>F2,M1=M2,则v1 >v2,; ④若F1<F2,M1=M2,则v1 >v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

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v 0,若v 0≤gR 310,则有关小球能够上升到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可以表示为gv 22B .可能为3RC .可能为RD .可能为35R 6.如图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

活塞下挂一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θFRFE O t t 0 D .F O t t 0 A . s O t t 0 C . v O t t 0 B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 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7.如图所示,质量M=50kg 的空箱子,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子中有一个质量m=30kg 的铁块,铁块与箱子的左端ab 壁相距s=1m ,它一旦与ab 壁接触后就不会分开,铁块与箱底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

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作用于箱子,2s 末立即撤去作用力,最后箱子与铁块的共同速度大小是( )A .s m /52 B .s m /41C .s m /32D .s m /3258.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 ,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 点以初速皮v 沿水平面向Q 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a 、b 间距离为s ,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 的库仑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B .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 速度的大小小于2v C .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22mvD .Q 产生的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0ab (2)2m v gs U qμ-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0滑至斜面底端。

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

若用F 、v 、s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沿直线ON 斜向下运动,直线ON 与y 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

已知F 的大小为mg tan θ,则质点机械能的变化可能的情况是:( ) A .不变 B .变小C .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二、实验题11.(8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Q +V 0ab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填测量工具)和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 . 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 .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 .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12.(8分)现要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物理规律。

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天平、砝码、钩码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

(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2)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

(3)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 。

则小车的加速度a = 。

(4)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 。

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

(5)在小车中加钩码,用天平测出此时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m ,同时改变h ,使m 与h 的乘积不变。

测出小车从A1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时间t 。

请说出总质量与高度的乘积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多次测量m 和t ,以m 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____________线,则可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规律。

三.计算题13. (10分) 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同学们也对月球有了更多的关注.⑴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⑵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 月.14. (12分)如图所示,一小弹丸水平射入一个原来静止的单摆摆球内并留在其中,结果单摆按图示的振动图线作简谐运动,已知摆球的质量是小弹丸质量的5倍,求弹丸射入摆球前的速度大小。

A B FGHI CDEKO x /cmt /s 10-102 1345 615. (16分)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

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

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

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s后经过D点,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3(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

(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4)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则P A间的距离?16. (16分)如图所示,n个相同的木块(可视为质点),每块的质量都是m,从右向左沿同一直线排列在水平桌面上,相邻木块间的距离均为l,第n个木块到桌边的距离也是l,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第1个木块以初速度υ0向左滑行,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在每次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最后第n个木块刚好滑到桌边而没有掉下.(1) 求在整个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2) 求第i次(i≤n一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3) 若n= 4,l=0.10m,υ0=3.0m/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μ的数值.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10=50分)11、(1) 刻度尺 交流 (1+1=2分) (2)D (2分) (3) B (2分) (4) GK (2分)12、③22t s ;(2分) ④s mgh ;(2分)⑤为了使各次测量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2分) ⑥过原点的直线 (2分)二、计算题(10+12+16+16=54分)13、解:⑴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G r T M rMM 22)2(π月月= (1) (2分)mg = G 2Mm R (2) (1分)解(1)(2)得:r =32224πT gR (3) (1分)⑵设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根据题意:V0=g 月t/2 (4) (2分) g 月 = GM 月/r2 (5) (1分) 解(4)(5)得:M 月 =2v0r2/Gt (6) (1分)14、94.2cm/s15、解:(1)对小物块,由A 到B 有gh v y 22=在B 点12tanv v y =θ所以s m v /31=(2)对小物块,由B 到O 有2202121)37sin 1(B mv mv mgR -=- 其中s m s m v B /5/4322==+=在O 点Rv m mg N 20=-所以N=43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N N 43='(3)物块沿斜面上滑:1153cos 53sin ma mg mg =+μ所以21/10s m a =物块沿斜面下滑:2153cos 53sin ma mg mg =-μ 由机械能守恒知s m v v B c /5== 小物块由C 上升到最高点历时s a v t c5.011==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 点历时s s s t 3.05.08.02=-= 故2221212t a t v S c CD -=即m S CD 98.0=(4)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过程:32ma mg =μPA 间的距离是m a v S PA5.12321==16、(1)整个过程中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 f =µmgl (1+2+3+…+n )=mgl n n μ2)1(+…………………………..2分 整个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为mgl n n mv W mv E f k μ2)1(21212020+-=-=∆……………………………..1分(2)设第i 次(i ≤n -1)碰撞前瞬间,前i 个木块粘合在一起的速度为v i , 动能为 221i Ki imv E =与第i +1个(i ≤n -1)木块碰撞粘合在一起后瞬间的速度为v i ',由动量守恒定律 i i v m i imv '+=)1(………………………………………….2分 则i i v i iv 1+=' 第i 次(i ≤n -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为121])1)(1([21)1(2121222222+⋅=++-='+-=∆i i mv v i i i iv m v m i imv E i i i i i Ki ……2分 则第i 次(i ≤n -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为11+=∆i E E ki ki (i ≤n -1)………………………………………………………1分(3)n =4时,共发生了i =3次碰撞.第1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gl v v μ22021-=,碰撞中动量守恒:112v m mv '= 第1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22212011gl v v v μ-==' (2)第2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410242220202122glv gl gl v gl v v μμμμ-=--=-'=碰撞中动量守恒:2232v m mv '= 第2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310322022glv v v μ-==' (2)第3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9282910220202223glv gl gl v gl v v μμμμ-=--=-'=碰撞中动量守恒:3343v m mv '= 第3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428432033glv v v μ-=='…………………………………...2分最后滑行到桌边,速度恰好为零,则0223=-'gl v μ (1)即02162820=--gl glv μμ 整理后得06020=-gl v μ,代入数据解得15.0=μ……………………………………1分(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