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部脓感染
整理ppt
28
临床检查
➢ 血化验:
WBC↑ >10×109/L N>90% 核左移 Hb↓
ESR CRP
整理ppt
29
➢血培养
可以获得致病细菌 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应用
提高培养阳性率 1、寒战高热期抽血 2、每2h ×3
整理ppt
30
➢X线检查:
有局限性
起病两周内X线阴性, 应用抗生素治疗1个月内X线阴性 <1cm骨脓肿 X线片难以显示, CR会好些
21
死骨命运:
小块:
①吸收
②经窦道口排出
大块:
炎性刺激产生新骨包裹死骨形成骨 性死腔长期存留,窦道经久不愈→慢性 阶段
整理ppt
22
临床表现
年龄:儿童多见 部位:胫骨上段
股骨下段
诱因:常有外伤史
原发性病灶多找不到
整理ppt
23
全身症状
起病情况: 急、寒战、高热39℃以上, 稽留热型、败血症、 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骨与关节化脓性 感染
整理ppt
1
化脓性骨髓炎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张永利
整理ppt
2
定义:
骨组织
(骨膜,骨密度,骨松质,骨髓组织)
化脓性感染。
骨膜炎?
整理ppt
3
病因:化脓性细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分类:急性,慢性
整理ppt
4
感染途径
1、其他部位化脓病灶,细菌血循环 →血源性骨髓炎
整理ppt
33
➢骨核素显像
发病48h可以有阳性结果(局部热区) 间接帮助诊断
不能做出定性诊断
整理ppt
34
➢MRI
能较好显示软组织及炎性水肿, 可以早期发现骨内炎性病灶 可以早期诊断
整理ppt
35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检查
整理ppt
36
➢局部脓肿分层穿刺<最好>
–1、压痛最明显处进行 注意 不可一次穿入骨内
脓肿破坏骨组织血供-死骨形 成-周围骨膜因炎性充血或脓 液刺激形成新骨-骨性包壳
整理ppt
13
基本病理变化
骨质破坏 →死骨形成
新骨形成 →骨性包壳
整理ppt
14
骨内脓肿形成:
菌栓阻塞小血管→骨坏死,渗出 白细胞浸润→小脓肿
脓肿压↑→血管受压迫→更多坏死 多个小脓肿合并成更大脓
肿
整理ppt
15
骨膜下脓肿形成:
2、开放骨折,手术后感染,细菌直接 →创伤后骨髓炎
3、邻近软组织(非骨组织)感染, 直接蔓延至骨, →外来性骨髓炎 如:脓性指头炎,小腿慢性溃疡
整理ppt
5
危险因素:
糖尿病 AIDS 静脉注射毒品 酗酒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体内植入人工假体
整理ppt
6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整理ppt
7
病因:
2、诱因:机体抵抗力↓
外伤,组织创伤,积血
3、细菌到达骨途径: 诱因 细菌入血循环 菌栓
部
干骺
整理ppt
10
好发部位:
儿童长骨干骺端 ①血流丰富,流动缓慢 ②微小终末动脉 ③毛细血管弯曲形成襻
整理ppt
11整理ppt12源自病理:菌栓阻塞血管-骨坏死、充血、 渗出及白细胞浸润-脓肿形成 -沿哈佛管蔓延-穿破骨膜- 深部脓肿-窦道
①脓液(经哈佛管)→骨膜下间隙将骨膜 掀起→骨膜下脓肿→外层皮质骨血供障碍 →骨坏死
②脓液(直接穿破骨皮质)→骨膜下→骨 膜下脓肿
整理ppt
16
软组织深部脓肿形成:
骨膜下脓肿穿破骨膜 形成
软组织深部脓肿
整理ppt
17
脓液扩散途径
1、骨膜下脓肿 2、软组织深部脓肿→筋膜间隙→穿
破皮肤→窦道 3、骨髓腔内脓肿 4、脓肿破入关节腔→关节炎
整理ppt
40
鉴别诊断:
2、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 (病变在关节)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有高热 常有皮疹红斑
肝、脾、淋巴结肿大
整理ppt
41
鉴别诊断:
3、骨肉瘤与尤文肉瘤 <可以有肿瘤性发热,发热较低>
–①起病缓慢 –②肿物表面有纡曲血管 –③发病部位在骨干 不典型时可以取肿物组织活检
➢ ①成人骺板已闭合 ➢ ②小儿骨骺板屏障作用
特殊情况:
小儿髋关节,骺板位于髋关节囊内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死骨形成:
骨组织失去血供 坏死→死骨 死骨与主骨脱离 骨膜脓性刺激产生新骨→ 骨包壳 包壳内有死骨、脓液、炎性肉芽组织并通过数 个小孔与皮肤窦道相通“骨性死腔”
整理ppt
整理ppt
24
不典型
–1、儿童老人,机体反映差 –2、细菌毒力较小 –3、早期应用抗生素
症状:缺乏高热、中毒症状 体征:较轻
诊断困难
整理ppt
25
局部表现
早期症状体征: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早期往往只有局部疼痛剧烈,肢体屈曲, 肌肉保护性痉挛,抗拒主被动活动
临近关节反应性积液, 病理性骨折
–2、边抽吸边深入 –3、抽出任何物质均需行涂片 镜检及细菌培养
阳性结果,涂片中发现细菌或较 多脓细胞可确诊
整理ppt
37
诊断与鉴别诊断
疾病诊断
宜早,防止发生成慢性骨髓炎,综合性 分析,有下列情况应考虑:
–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 2、长骨干骺部剧烈疼痛患肢不愿活动
– 3、长骨干骺部剧烈压痛 – 4、WBC↑↑ N↑
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整理ppt
31
X线表现
–1、骨膜反应 –2、干骺端骨质疏松 –3、虫蚀样骨质破坏,脓肿形成 –4、死骨形成,D↑,无骨小梁 与周围组织完全游离 –5、病理性骨折
整理ppt
32
➢CT检查
比X线片灵敏, 可以早期发现较小骨膜下脓肿及骨脓肿 但细小骨脓肿(<1CM)仍难以发现。
– 5、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整理ppt
38
病因诊断
获得致病细菌 – 1、局部脓肿分层穿刺,细菌培养及药敏 试验 – 2、血培养,反复多次,可提高阳性率
整理ppt
39
鉴别诊断:
1、蜂窝组织炎和软组织深部脓肿 – ①全身症状:较骨髓炎轻 – ②部位:常不在干骺部 – ③体征:局部炎症表现明显 有困难时,行CT,MRI
整理ppt
26
脓肿不同时期局部表现
(骨内脓肿形成期)
红↓ 肿↓ 热↑ 痛↑ 压痛↑
(骨膜下脓肿形成期)
红↑ 肿↑↑ 热↑ 痛↑↑ 压痛↑↑
(软组织深部脓肿期)
红↑ 肿↑ 热↑ 痛↓ 压痛↑
整理ppt
27
自然病程
3-4w 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慢性阶段
症状明显减轻 疼痛立刻↓ 体温↓
不是好现象!
化脓细菌 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一位) 乙型链球菌(第二位) 嗜血流感杆菌,大肠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 肺炎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整理ppt
8
发病趋势: 与卫生状况,生活条件有关
现发病特点 第一位↓,条件致病菌↑,混合感染↑
整理ppt
9
感染途径:经血源性播散
1、原发病灶:一般为皮肤粘膜感染
疖、痈、扁桃、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