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会议会址泰宁大金湖南靖土楼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古田会议会址来参访学习。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是一个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的宗祠建筑。
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
后来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1929年5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将它改名为“曙光小学”。
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 __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
古田会议旧址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xx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xx年,古田会议旧址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通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各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古田会议会址就坐落在古田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它的后面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会址内庭院空阔,依次为前院、中门、下厅、正厅,左右两侧为厢房。
步人中门,正厅是古田会议会场,主席台设于左侧,右边厢房第一间为毛泽东同志办公室和休息室。
会址外为草地。
左侧为当年红四军阅兵场,西南面设有当年红四军 __检阅红军官兵操练的司令台。
会址对面,有60年代新建的古田会议陈列馆。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先来看古田会议广场。
1930年元旦,左侧阅兵场上的司令台,曾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
再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毛泽东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
古田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场旧址,大家请看在四根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 __”,“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
大厅内有六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発,墙上架着一块黑板。
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 __”,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
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们当年创业的艰苦。
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
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
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想必大家很想知道,当年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它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下面就由我为各位简单介绍一下。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次 __在曙光小学召开。
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陈毅主持。
毛泽东作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
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就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
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了界限,从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 __。
它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 __的军魂。
古田会议精神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 __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是留给后人珍贵的精神财富。
各位游客朋友,眼前的这片稻田就是2000年心连心艺术团搭台演出的场地。
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时也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演出前一天,古田天气晴朗,可艺术团进入古田那天,仿佛是先辈们考验演员,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但演员们仍冒雨在会址前演出。
神奇的是,当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出场讲话的时候,天空突然停止了下雨。
演出一结束,雨又下了起来。
由于这场天气变故,当地老百姓对古田会址的特殊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关于古田会址和毛泽东的种种“神话”,在民间也有多种传说。
老百姓以朴素、直观的感觉认为 __当年来过的地方是吉祥之地。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泰宁大金湖,它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
大金湖旅游区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于xx年成为被 __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少有的千姿百态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风景名胜区。
大金湖堪称湖山极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誉。
浩瀚幽深的湖泊与千姿百态的丹霞奇观完美结合,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构成了景象万千的水上丹霞奇观。
天公造化,万物显灵。
这里还汇聚了众多天然大佛,个个形态逼真、尽显灵趣,其间还有众多金龟、圣象、麒麟等佛家灵物相伴左右,更有“仙”“寿”等天书真迹遗落丹崖,与灵验异常的甘露寺相辅相成,世界佛教高僧无不为之惊叹。
凡此种种,为大金湖赢得四块国家级牌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
大家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
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白水渫瀑布,飞流而下。
这瀑布髙约20米,宽约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
在地质学上,天迹水帘是处在不同的地层接触面上。
上层为沉积岩,相对较松软;下层为火山岩,岩性较坚硬。
经水流侵蚀切割,上层较松软的岩层被剥蚀,下层较坚硬的火山岩便形成了悬崖,水流从悬崖上倾泻而下,从而形成了景色壮丽的白水潦瀑布。
现在看到的是甘露岩寺,在山门碑刻上,题有宋朝进士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棵松。
晓雨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
”表现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
其中的“兰若”,就是寺庙。
甘露岩寺建筑奇特。
甘露岩是一个天然的内窄外敞的洞穴,髙约80米,深30米。
洞的上下为砾岩,中层为砂岩,寺内岩层滤净,渗出的泉水清甜甘洌如甘露,人称龙泉,寺庙因此被称为甘露岩寺。
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这座寺庙。
这个洞穴上部宽30多米,下部宽却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以独木擎天解决岩势上宽下窄的难题。
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楼阁,整个重檐歇山式的层楼叠阁,包括上殿、蜃阁、观音阁、南安阁等建筑,都依靠一柱支撑,顶部无需片瓦,造型别具一格。
这个寺庙的全部建筑都是木质的,用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一根铁钉。
各位游客朋友,前方的“水上一线天”,是金湖景区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岩危壁峭,合掌双峰相互挤轧,湖水上涨浸过山腰,形成深绿色的狭长水巷,只容一只小船擦崖而过。
峭壁耸立间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称五马落槽。
峭壁上长满各类花草,其中有石兰‘、吊兰和还魂草等,还有两股飞泉由上而下直泻深潭。
再往前就来到了金湖最为壮阔的水面——十里平湖。
这里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遐思万千!十里平湖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3千米,水深60多米,在这里,山水云天共一色。
这十里平湖的景色,不同天气有不同的气象景观:晴天,风和日丽,波光粼粼;雨天,波涛汹涌,山色凄迷。
还有山雾、日出、晚霞、星月,变幻出许多迷人的景象。
无论什么时候看,这里都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大家看正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不像一尊神态安详的水上卧佛?我们称之为“平湖卧佛”。
在卧佛的头部,那座高耸的山峰又好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罗汉。
随着移步换景,它又变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视远方的金猫,所以又称“金猫观湖”。
而在湖畔那座孤立高耸的丹霞峰柱,是不是又像一位威风瘭瘭的古代将军?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红脸关公”。
他像一个守护神,守护着金湖这个水上大佛寺。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福建土楼最集中的地方——漳州南靖。
说起福建土楼,虽然它的历史已有近千年,然而引起世人关注、撩开其神秘面纱的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通过卫星在中国闽西南崇山峻岭中发现了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的类似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
这个发现惊动了白宫。
1985年,美国两位客人贝里夫妇专程来到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土楼群考察,回到美国后,贝克夫妇给里根总统写了一份《中国南部调查报告》。
土楼就这样 __地名扬天下,走向世界。
于是,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寻宝探秘”。
如今,福建土楼已于xx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朋友都知道,南靖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南靖古称兰水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356年更名为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
各个朝代的动乱期间,大批中原汉民南迁到这里。
为获得稳固的居所,躲避战乱,又免受山匪野兽的袭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土楼。
南靖土楼产生于11一13世纪的宋元时期,在明末清初到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
成千上万像“地上长出的蘑菇”,似“天上掉下的飞碟”的古堡式建筑,形成了南靖独特的人文景观。
__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称赞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因而,南靖被称为“土楼王国”。
各位游客朋友,“土楼王国”里最美、最具特色的就是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中间一座为方楼,围绕四周的有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
站在这里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当地人还形象地称呼它为“四菜一汤”。
这五座土楼都是土木结构,进人大门是宽敞的天井,一层是厨房,这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因为土楼都是土木的结合,木材经常会生白蚁,白蚁腐蚀木材后,楼房就倒塌了。
在一层设厨房,生火时烟就会将白蚁杀死,以此保证了土楼长久坚固。
二层比较干燥用来做仓库,存放着粮食和武器。
三、四、五层是卧室。
由于墙体较厚有隔热作用,因此土楼里面冬暖夏凉。
楼里的生活设施齐全,每个房间几乎一般大小。
一般一层每个厨房对上去的五个房间作为一家人所用。
几百年来,这五座土楼里的人们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被誉为福建土楼之母的裕昌楼,它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