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种新型课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细细领悟,不难发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以交际为核心。
参照这一标准,再反观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形式上和以前的听说训练,甚至是看图说话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训练方法上也简单枯燥。
那么如何让口语交际课的课堂教学得以优化,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呢?在此,浅谈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重听练说,注重交际。
1.懂得倾听。
一项调查表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听占 45%,说占 30%,读占 16%,写占 9%。
同时,语言文字训练中也经常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 8在这四项能力中,听也是位居首位。
由此可见,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
在口语交际课及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起懂得倾听是一种美德这一观念。
其次,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他人表达时要仔细凝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听清别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大致了解说话的内容。
这一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提问、转述、复述等这些简单的方法进行检查。
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要提高要求,引导学生在倾听时能够透过说话者的语气、语调、重音、表情、动作等,抓住文字背后的隐含意思,不仅要听懂说话者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甚至还要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因为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2.善于说话。
口语交际中听说二者密不可分,在我为听,在你为说。
在训练学生说时,要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如何说能让听者听懂。
在听的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要抓住主旨听。
那么在说的训练中,同样要求学生要紧扣主旨来说。
很多老师都感觉到在口语交际课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受到---------------------------------------------------------------最新资料推荐------------------------------------------------------ 词汇量、生活阅历、思维速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参与口语交际时,或词汇贫乏,或语无论次,或不得要领,或拾人牙慧,使口语交际训练不能顺利进行。
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进行交流对话,而要帮助学生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即指导学生在说之前,先思考一番,理清思路,再组织语言。
比如,学生在表达之前,首先明确要说的内容,并认真思考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清一件事;以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地方;抓主要特点把事物介绍清楚等。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联词语或固定句式帮助学生言之规范、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说话前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通顺流畅。
3.学会交流。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互动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听者与说者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
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的来言去语,一般都是围绕着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
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3/ 8会者,交际双方的角色是不断变换的,形成了言语的双向流动。
而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有倾听,有表达,但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没有关联,学生间没有互动,看似热烈交流却是以个体的、单向的表达为主的过程。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
交流时需要听,需要说,更需要的是紧扣说话者所表达的主旨,谈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而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
因为只有当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做到言之得体、言之有情。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人为的创设一些渗透着积极教育意图的充满内涵、富有美感、蕴含智慧、洋溢儿童情趣的人际情境、活动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交际的欲望。
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语言的渲染、场景的设计、角色的扮演、课件的展示等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恰当地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如在进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买文具》这一内容的---------------------------------------------------------------最新资料推荐------------------------------------------------------ 训练时,我和学生将教室的讲台布置成一个小小的文具店柜台,孩子们拿出心爱的文具作为零时的商品,并制作了每件商品的标价,参与口语交际的学生一方扮演店员,一方则充当顾客。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情境创设,但在训练中学生却有身临其境之感,店员热情地介绍每一款文具,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大力推荐,而顾客根据喜好选择文具,向店员询问商品的性能,并对价格进行商讨。
对学生而言,参与口语交际的双方在你来我往的一言一语,一问一答中顺利进行了交流。
对教师而言,情境的创设无疑给学生搭建了自然交流、真实沟通的平台,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使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有落脚之处。
三、课前准备,淡化示范,突显个性。
在许多科目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相当重要,一次工整的范写,一个标准的动作,一句准确的范唱,都会让学生有样可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似乎少些示范,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往往在教师或个别学生精彩的示范之后,大多数语言表达欠佳、交际能力稍弱的学生便会照葫芦瓢,套着别人的说话模式、习惯模仿说或是重复别人的话语。
这种情况偶然出现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长此以往,老师上课是轻松多了,但那一部分人云我亦云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该如何培5/ 8养呢?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每个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事物的想法或看法都有着千差万别。
如果大多数学生的话语不能表达心声,而是大同小异,毫无个性而言,那口语交际的教学岂不是架起空中楼阁,沦为纸上谈兵,更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吗?那淡化了示范,又如何让一些口语交际有困难的学生在交际时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呢?一般说来,在课前,教师要提前布置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材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等等,同时还可以事先和家长、同学进行演练。
这些尤为重要,因为给能力较弱的学生多一些准备的时间,他们才敢于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
此时孩子们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大胆地交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自然充分突显,口语交际也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同时在课上,还应特别注意那些不太爱说话、不太会说话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尝试的机会。
他们只要积极参与,敢于大胆表达,张扬个性,都应充分肯定。
在课后,更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社会中的实践机会多了,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四、活用教材,随机训练,融入生活。
1.活用教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训练内容的设---------------------------------------------------------------最新资料推荐------------------------------------------------------ 定往往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情灵活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但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仅靠这些远远不够。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内涵深刻的课文,这些都是有待教师开发的丰富资源。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巧妙设计话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2.随机训练。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
一场意想不到的遭遇,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都会激起学生的交流欲望。
教师要善于把握每一次契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如 5.12汶川地震之后,举国上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让学生印象深刻,感受深切。
此时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既满足他们倾诉的欲望,又让他们有内容可说,切实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融入生活。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
丰富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
7/ 8因此,教师要努力将口语交际的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在生活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如学习了《学会鼓励》,就可以捕捉一些机会,去鼓励身边遇到困难的朋友、同学;学习了《学会请求》,在遇到事情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尝试着去请求;学习了《学会道歉》,在犯错后就可以真诚地向他人表示歉意。
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学校及社会上的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去与他人沟通交流。
这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样,口语交际教学才真正能够达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