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步态锻炼。下肢骨折后患肢肌力不足、失衡,步 行乏力,可能导致一些异常步态,如股四头肌步态、 胫前肌步态、小腿三头肌步态、臀大肌步态、短腿步 态、关 节 强 直 步 态、疼 痛 步 态[2] 等,应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上下楼梯锻炼。每次只能上下一级楼梯,上楼 时健肢先上,随后拐杖及患肢跟上; 下楼时拐杖先 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跟上; 既“上先健肢,下先患 肢”。
第 31 卷 第 4 期 2011 年 8 月
赣南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Vol. 31 NO. 4 AUG. 2011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钟波涛,李国权,赖有娣
( 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卫生院,广东 珠海 519060)
摘 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术后尽早开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活 动,步行、负重锻炼,步态练习,上下楼梯训练。结果:67 例患者经过 2 ~ 4 个月的术后康复治疗,功能按 Johner Wruh 法评定,优 45 例,良 17 例,可 4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92. 54% 。结论:通过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训练,可 以促进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胫骨骨折; 内固定术后; 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 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5779( 2011) 04 - 0592 - 02
关节的活动锻炼。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尽早进 行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主动活动,以及足部跖趾 关节和趾间关节的主动活动,为日后的步行康复做 好准备。方法是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跖屈,内 外摆动。足趾伸、屈活动,300 次 / d 以上。
步行、负重锻炼。开始用双拐患肢全足掌着地 不负重行走,足跟着地负重约 30% ,逐渐足前掌着 地负重约 50% ,大约 2 个月后全足着地负重。当下 肢肌力可以支撑身体时,可做蹲、起活动。逐渐加大 角度、训练时间,既可以增强下肢肌力,又加强膝关 节的稳定性。可早期下地扶拐不负重行走,至完全 负重行走。
— 593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 床 资 料 胫 腓 骨 骨 折 内 固 定 术 67 例,68 肢。男 54 例,女 13 例。年龄 9 ~ 76 岁,平均 31. 8 岁。受伤原因: 车祸 35 例,重物压伤 5 例,摔伤 13 例,高处坠落 4 例,刀砍伤 6 例,打伤 3 例,机器绞伤 1 例。按 AO 标准分类: A 型 10 例,B 型 9 例,C 型 48 例。闭合骨折 29 例,开放骨折 38 例,骨折位于 上 1 /3 段 18 例,中 1 /3 段 13 例,下 1 /3 段 36 例。 单纯胫骨骨折 19 例,胫腓骨骨折 43 例,合并其他部 位骨折 4 例,合并颅脑等其他脏器损伤 1 例。全组 患者中 12 例 13 肢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其中 1 例因 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石膏托固定 2 周。55 例用各种钢板固定。其中 13 例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2 ~ 4 周。 1. 2 康复治疗方法 1. 2. 1 术前心理健康教育 本组病例多为年轻人, 常担心术后再次骨折或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或性情 急躁,不能循序渐进的锻炼。所以,术前开始就要和 患者简单介绍康复治疗的情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培养战胜疾病的决心,树立准确的康复理 念,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1. 2. 2 术后早期锻炼 手术麻醉清醒后就要把术 后的具体康复治疗计划告知患者,不仅能让患者认 识到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树立 康复信心,正确、愉快的配合各种康复锻炼,促进康 复。而且能尽早开始康复锻炼。 1. 2. 3 术后后期锻炼 手术 16 天以后,此期患者
参考文献:
Hale Waihona Puke [1] 田敏,孙磊,魏嵬,等. 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 闭合性粉碎性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 ( 14) : 946 - 948.
[2] 田伟. 实用骨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58.
[3] 余雷钧,黄宏前,潘兵.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 的一些 问 题 探 讨[J]. 中 国 矫 形 外 科 杂 志,2003,3: 239.
对于胫腓骨折的患者,康复的目标是: ( 1) 关节 运动幅度的保持或恢复; ( 2) 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维 持; ( 3) 通过功能锻炼、改善局部条件来提高骨折的 愈合率; ( 4) 尽可能早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胫腓骨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 是让病人尽早主动活动关节防止其僵硬和强直。交 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一个显著优点为允许术后早期活 动。因其手术创伤小、保持骨折处及软组织的血运、 骨折愈合率高; 抗扭转和成角能力强,固定合理可 靠; 为中轴线固定,所受弯曲应力为零[3]。交锁髓 内钉内固定的患者,术后即可进行肌肉和临近关节 的功能锻炼。横断的稳定骨折,术后 1 ~ 2 周即可完 全负重。粉碎骨折的病人术后即可部分负重,但完 全负重须待复查 X 线片,有明确骨痂形成时方可进 行,一般为 6 ~ 8 周[4]。钢板内固定的胫骨骨折患 者,术后可立即进行肌肉及关节活动,1 ~ 3 周持双 拐下地,6 ~ 8 周逐渐负重。不稳定性骨折,应以石 膏托制动 4 ~ 6 周,2 ~ 3 周可持双拐下地,8 ~ 10 周 后有连续骨痂生长方可逐渐负重。如骨折端出现吸 收,钢板对侧有间隙,则应停止负重,必要时加用外 固定[5]。本组病例活动时间早,负重时间适宜,仅 2 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部分受限,5 例因粉碎性骨折术 后进行石膏托制动 4 ~ 6 周,患肢伸、屈肌群出现不 同程度萎缩,经康复锻炼后恢复。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约 占 14%[1]。胫腓骨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粉碎性、 不稳定性骨折多见,临床治疗困难,大部分病例需手 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可以促 进骨折的愈合,恢复功能,防治并发症。2001 年 2 月 ~ 2008 年 6 月我们对 67 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 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下。
在各期训练中,各种康复锻炼内容可以是分阶 段进行,也 可 以 同 时 进 行,视 每 个 患 者 具 体 情 况 而 定。对于一些横断骨折,或骨折内固定非常牢固的 患者,上述各部分的康复训练及康复锻炼在术后早
4期
钟波涛,等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期训练就可以同时进行;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骨折内 固定不太牢固的患者,上述各部分的康复训练及康 复锻炼就要分阶段逐步进行。
素制定适合个体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 根据实际康复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胫骨骨折时,肌肉如果被固定一段时间,肌肉的 大小、结构、生 理 特 性 和 代 谢 特 性 均 会 发 生 许 多 改 变。肌肉废用也会产生与固定类似的变化。肌肉固 定所出现的第一个变化是肌肉萎缩,即整个肌肉的 重量下降。肌肉重量的下降是非线性的,固定后早 期肌肉重量的下降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由于肌 肉收缩力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关,萎缩的 肌肉表现出肌肉收缩力下降。固定和废用不单降低 了肌肉的体积,也降低了肌肉长时工作的能力,即是 增加了肌肉的易疲劳性[6]。
2结果
本组 67 例,平均住院 15 ~ 20 d。均获 3 个月以 上随访,平均 13. 1 个月。本组病例,经过 2 ~ 4 个月 的术后康复治疗,功能按 Johner Wruh 法评定,优 45 例,良 17 例,可 4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92. 54% ,总 体疗效满意。
3讨论
胫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重要过程,患者常常认 为康复要在骨折愈合以后才开始,而骨科医生则习 惯于把康复完全托付给理疗科、康复科医师来进行。 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骨折康复是医疗过程中非 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应从患者一踏入医院就开始 了。
总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应遵循个性 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科学的进行康复指导 可提高手术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在胫 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立即进行康复治疗,由于胫腓 骨骨折内固定术多为青壮年患者,加强术前、术后康 复指导,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早日 下床活动,而且可减轻家属的人力、物力负担,使患 者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康复。
[4] 田伟. 实用骨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81.
[5] 朱通伯,戴尅戎. 骨科手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0: 350 - 352.
[6] 陈启明. 骨科基础科学( 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 物力学) [M]. 第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21 - 127. ( 收稿日期: 2011 - 06 - 08)
— 592 —
大部分已出院。在出院前应详细说明后期锻炼方 法,指导其正确地进行几次练习。出院后按嘱进行 康复锻炼,定期回院复诊。复诊时按骨折愈合和肢 体功能康复情况,不断调整康复治疗的方法和内容。 1. 2. 4 康复内容 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无论采 取何种方式的内固定手术,麻醉清醒后均可尽早进 行股四头肌、小 腿 三 头 肌、臀 肌 和 腓 肠 肌 的 等 长 收 缩,尤其是股四头肌的锻炼。股四头肌最易出现肌 萎缩,且恢复速度慢。可以根据患者伤情和身体状 况,安排每天锻炼的频次和总量。一般每天 4 ~ 6 轮,每轮 20 ~ 60 次。
胫骨骨折时,关节长期固定的结果是关节僵硬, 僵硬的程度与固定时间成正比。僵硬产生的主要原 因在于挛缩的出现,即关节周围肌肉的短缩和关节 囊内部的紧缩。另外,在关节内也会出现滑膜下脂 肪组织增生的变化,即发生关节内占位并可使滑膜 上的通道消失。在短时间内由于该软组织的过度增 生,覆盖住关节软骨并与关节软骨融合为一体。这 时,在压力作用之下,哪里的关节表面互相接触,哪 里就会出现纤维化和退行性变,甚至发展到纤维性 粘连或骨性融合。关节软骨需要依靠滑液来提供营 养,而能使液 体“泵 进 泵 出 ”的 关 节 已 名 存 实 亡,关 节运动的受限也将导致软骨厚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