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被征收土地补偿,是指按照土地征收单位的规定征收单位或者个人住房的,给予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的公平补偿。

房屋征收部门自行或者集体委托房屋征收单位对土地和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


补偿项目
1土地补偿:土地单位因征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是指土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种苗造成的种苗损害,向种苗单位和个人支付的补偿款。

三。

附着物补偿费是指当地单位因附着物(房屋等设施)损坏,向被征用土地所有人支付的补偿费。

(4)安置补助,是指土地使用者为安置因征地造成的剩余劳动力而向被征地单位支付的补偿。

补偿标准
(1)各项征地补偿费的具体标准和数额,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确定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补偿标准):根据当地统计部门核定的最基层单位的统计年报和物价部门核定的单价。

三。

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被安置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删除了《土地管理条例》: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前三年被征收土地年平均产值的30倍[1]。

薪酬管理
征地单位征收补偿费后,按下列规定处理:
1依法应当向集体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包括体育苗木补偿费、集体附着物补偿费等,由征地单位管理使用。

2苗木、附着物补偿费归苗木、附着物所有。

三。

安置补助金的归属和使用: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使用。

(2)其他单位安置的,应当向安置单位支付。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给安置人员个人,或者经安置人员同意,用于支付安置人员的保险费。

采用集体补偿费的收入分配方法如下:
1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

2使用是公开的,在村民的监督下进行。

三。

分配办法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并报乡政府备案。

赔偿纠纷
1赔偿标准争议,首先应当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

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决定。

2赔偿费用分配纠纷的性质是民事纠纷。

当事人是村委会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三。

行政复议和行政信息公开纠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来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