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工工艺学教学计划

车工工艺学教学计划

说明
本课程选用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6新版教材,理论课授课170课时左右,主要以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实践、动手操作。

短训不同于中专的专业教学,必须根据学员基础的好坏、学习时间的长短、接受能力的差异等情况,对课程的安排、教学及实践时间有所不同。

学员对各章节的重点、接受理解也不一样,我们采取对学员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实践辅导,力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使学员懂理论、知其原、有后劲、会操作,适应企业需要。

绪论1—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讲清车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了解车削的特点和内容。


2、对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重要意义。

3、就业前景宽阔,一生受用。

二、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车削的概念、特点、车削及工艺的基本内容,为学生
在后来的学习做铺垫。

2、对于车削的认知,抽象的概念在学习中较难理解,鼓励学生认真
学习、努力学习,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尽可能把复杂变直观,抽象变具体,使学生好学好懂。

3、介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使学生与老师听课与授课尽快相互
适应。

三、讲清楚的问题
车工工艺学是集车工工艺理论知识和实际车削技能于一体,指导车削实践操作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1、车削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
三个数据:A、车削任务占金属切削加工总量的60%—80%
B、车床占机床总数的30%—50%
C、数控车床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
2、车削的特点和内容
3、车削发展史简介
(1)、介绍我国和我县车工发展的过程
(2)、从普车发展到数控的过程
(3)、普车和数控车削的关系:
a、数控是在普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车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展的产物
b、数控技术是车工技术的发展与延续
c、数控技术与车工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是相互信赖、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代替或取代的关系。

第一章车削的基本知识20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讲清车床主要的结构、传动关系,各部分的功能
2、讲解车刀面、刃、角等几何要求的名称和作用
3、讲解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和初步选择切削用量
4、学生的开动机床进行简单的操作
二、难点
1、车刀各几何要求的概念、角度的要求
2、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教学生实践刃磨车刀
三、讲解
1、用实物车刀讲解车刀的作用、角度的形成各要求的作用与要求
2、实践开始学磨刀,使学生加深理解
3、刀具的材料、切削用量的概念,选用切削用量的原则
4、切削过程的控制
5、切削液的选用与使用
四、要求
理论与实践尽量衔接好,使学生对车削的理论基础知识有较深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与操作打好基础。

第二章车轴工件16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车削外圆、端面,从而观察分析车刀的切削过程、测量方法、装夹方法,产生废品的原因
2、使学生能动手车削简单的轴类工件
二、难点
1、车刀的选用和外圆车刀几何参数的选择
2、轴类工件形、位公差的保证方法
三、讲解
1、外圆车刀的种类、选用方法、几何角度的要求
2、轴类工件的装夹方法
3、中心钻与中心孔的类型、要求
4、轴类工件的测量:卡尺与分尺的使用
5、轴类工作的同轴度、圆度、圆柱度等相关形位公差的要求和控制方法
第三章套类工件的加工20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加工刀具的几何形状及选用方法
2、掌握套类工件的钻削、车削和铰削的方法,能合理选择加工套类工件的切削用量
3、正确选择套类工件的安装方法,能进行简单套类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4、掌握套类工件的测量方法
5、分析套类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能提出预防措施
6、能控制套类工件的形位公差的误差
二、重、难点
1、麻花钻工作部分几何角度的理解
2、保证套类工件形位精度的方法
3、套类工件形位精度的测量
三、讲解
1、麻花钻的几何形状、工作部分的几何角度
2、套类工件——有孔的工件加工
3、孔的加工方法—钻孔—车孔—扩孔(铰孔)
4、内孔车刀的特点、车孔的关键技术
内孔车刀的几何参数的掌握,内孔车刀与外圆车刀的比较
5、车孔的方法:车直孔(通孔)、台阶孔、盲孔、内沟槽的方法
6、铰刀及铰孔的方法、种类、及安装
7、保证套类工件的形位公差的方法及造成误差的原因
8、套类工件的测量方法:孔径、形位精度的测量
9、测量内径的量具及其使用
10、车削工艺及质量的分析
第四章车圆锥和成形面15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车圆锥和成形面的有关计算方法
2、如何选用车圆锥和成形面的方法
3、什么是工具圆锥,其规格和尺寸、锥度的控制
4、万能角度尺的结构、读数方法、测量方法
5、掌握车圆锥时车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二、重、难点
1、圆锥各部颁尺寸计算、测量
2、圆锥、成形面的车削方法
三、讲解
1、圆锥各部分尺寸的计算,特别是圆锥半角的计算
2、圆锥的车削方法
3、圆锥的检测
4、车成形面的方法,特别是双手控制法需要双手密切配合,操作熟练,必须辅导学习长期反复练习,在车削中使车刀达到心到手到的要求
第五章车螺纹和蜗杆30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螺纹和米制蜗杆的代号、规格以及各部分尺寸的计算方法,能查阅有关螺纹国家标准,掌握交换齿轮变换方法
2、合理选择螺纹车刀的几何参数,掌握其装刀和车削方法
3、掌握螺纹的测量方法,车螺纹前工件直径的确定方法,车多线螺纹和多头蜗杆的分线方法
4、了解车削螺纹时产生乱牙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重、难点
1、螺纹各部分尺寸的计算方法,掌握螺纹各要素的关系
2、螺纹车刀的几何形状、角度、刃磨方法
3、多头螺纹的分线方法
4、螺纹的检测方法
三、讲解
1、螺纹要素:牙型角、大径、小径、中径、螺距与导程、升角、线数等
2、螺纹车刀:牙型角及车刀刃磨
3、车螺纹时车刀的操作与调整、乱牙的预防方法
4、车螺纹以三角形螺纹为例,讲解车螺纹的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车床操作车削三角形螺纹
5、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计算
6、上述螺纹与三角形螺纹的区别
7、不同螺纹车刀的刃磨方法
8、上述螺纹的车削方法
9、蜗杆的概念和用途
10、蜗杆的各要素的计算
11、蜗杆的车削
12、多线螺纹的分线方法、分线注意事项
13、螺纹的检测、单项测量与综合测量
第六章车床工艺装备15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夹具的用途、分类和作用
2、掌握六点定位规则及定位方法
3、定位与夹紧在夹具中的区别及应用
4、常见的夹紧装置和夹紧方法
5、了解可转位车刀的结构及使用
二、讲解
1、夹具的概念、定义、分类
2、夹具的组成和夹具的作用
3、工件的定位、定位的作用、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4、定位原理及方法
5、定位类型: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重复定位和欠定位
6、工件的夹紧、夹紧的概念,夹紧与定位的区别
7、夹紧方式的选择
8、组合夹具只用理论介绍
9、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结构、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
10、硬质合金车刀型号、用途
第七章车复杂工件15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会在花盘和弯上装夹工件方法
2、掌握偏心工件和简单曲轴的加工方法
3、了解细长轴的车削方法
4、了解薄壁的工件车削方法
5、了解深孔的加工方法
二、重、难点
1、车编心工件、中心架和跟刀架的使用
2、细长轴的车削,利用花盘弯板时工件的找正和车削深孔的加工
三、讲解
1、花盘、弯板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花盘弯板的精度要求及保证方法
3、在花盘弯板上对工件的装夹和找正
4、车细长轴中心架,跟刀架的使用和车刀角度的变化
5、薄壁工件的装夹方法
6、深孔加工时钻削的方法
第八章车床15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车床型号,了解各种车床的特点和加工范围
2、掌握车床的部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
3、了解车床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二、重、难点
1、车床的主要部件和结构的作用及调整方法
2、车床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三、讲解
1、车床型号和代号的含义,车床结构特性代号和主参数的含义
2、讲解其他常用车床,以扩充学生的视野
第九章典型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20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基准的分类,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2、能够合理地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工件的车削步骤
二、重、难点
1、基准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2、车削工艺的分析和车削步骤的确定
三、讲解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昼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
2、加工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的概念
3、同一个工件它的工艺过程不是唯一的,如何根据生产批量、设备条件和技术要求等不同的情况,编制合理、先进的工艺规程,达到安全、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

4、分析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行程与部分组成工艺过程的要求
5、所有先进合理加工工艺规程必须以图样对线性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为原则
6、强调遵守工艺纪律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