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二节维护界面划分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一节基站配套设备的分类第二节设备的管理原则第三节设备的更新周期第四节质量标准第五节维护作业计划第四章基站安全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基站安全防水防火要求第五章故障管理第六章应急抢修第一节等级维护及保障制度第二节运行质量、故障分析及报告制度附录一:电源维护测量用的主要仪表工具一、变配电室应配置的仪器仪表工具二、电力电池室应配置的仪器仪表工具附录二:空调维护测量用的主要仪表工具第一章通则第1条为保证通信网络畅通,加强铁塔、基站配套动力环境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适应市场和维护的需要,完善维护管理机制,特制订本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维护中心(以下简称无线网维)运行的铁塔、基站通信电源、机房空调、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系统。
基站配套设备是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设施,基站配套维护专业是通信网络维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专业。
第3条本规程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维护中心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网络运维管理、生产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
各县分公司可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本县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4条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1. 保证安全、优质供电,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为通信网络提供基础保障。
2. 检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主动维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3. 建立完善可行的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
4. 在保证动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使用运行维护成本。
5. 优化系统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效能。
6. 建立健全基站和动力配套设备各类参数登记、统计工作,做好系统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7. 积极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
第5条基站配套设备运维人员的基本要求:1.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基站配套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维护资格(持证上岗),铁塔维护人员必须持有登高证。
2. 熟练掌握系统设备技术知识及设备运行状况。
3. 严格执行维护规程的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
第6条本规程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维护中心内部的技术性、规范性文件。
第7条本规程自正式发布之日起执行。
原有管理规定与本规程相抵触的,以本规程为准。
第8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市公司。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9条中国移动龙岩分公司基站配套设备的维护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省公司的领导下,各地市公司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基站配套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10条市移动公司运行维护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贯彻落实市网络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管理规定,负责编制基站配套设备维护规定实施细则,指导各县开展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
2. 落实市网络部制定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组织市内考核评比。
3. 在市网络部指导下,负责全市设备、软件和资源管理,定期分析设备运行状况,组织网络预警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造、优化措施。
4. 处理全市重大故障及重大安全事件,并向市公司和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汇报;事后总结经验,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5. 负责市内设备运行安全工作,指导各县公司制定应急保障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 负责对全市基站配套设备故障的处理跟踪与监督。
7. 参与全市工程建设方案讨论、设计评审和质量初验,负责工程建设的终验。
8. 负责进网系统设备的入网技术性能验证、报废技术审批工作,组织设备运行质量与售后服务评估工作。
9. 负责管理本市基站配套设备的代维管理工作,负责对代维公司的选拔、考核、监督等工作。
10. 定期组织本市维护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
11. 负责组织和开展全市技术支援工作。
12. 收集整理相关行业信息,积极推广新技术和先进经验。
第11条地市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门职责:1. 贯彻落实省公司制定的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2. 制定并按时完成职责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作业计划,定期分析维护作业执行情况并上报,及时研究运行与维护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3. 负责7×24小时集中监控本地区基站配套设备运行情况。
4. 负责制定本地区应急保障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负责编报本地区基站配套设备的大修、更新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6. 协助省公司对代维公司进行管理。
7. 负责本地区基站配套设备的各类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8. 完成省公司委派的其它各项任务。
第二节维护界面划分第12条铁塔、接地系统、市电线路、变压器、机房内的各种电源设备、防雷设备、空调设备、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电力电缆、供电端子(不含各专业机柜受电输入端子)由基站配套专业负责维护,各专业机柜受电输入端子及以后的设备、线路等由相关专业负责维护。
第13条空调设备的维护由基站配套专业负责,非基站配套专业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操作。
第14条基站配套专业负责维护和管理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
各专业应严格按照机房设备接地技术要求,规范专业设备的安装及接地连接。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一节基站配套设备的分类第15条基站配套设备分类:电源设备、空调设备、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铁塔(含桅杆)、防雷接地系统、消防系统、。
第16条电源设备主要包括:市电引入设备、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直流-直流变换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发电机组。
第17条空调设备包括:基站专用空调、普通(舒适性)空调、其它空气调节设备。
第18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备包括:动力设备相关的监控系统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有: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变送器、计算机),传输接口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机房门禁设备,服务器,监控计算机,显示屏,监控系统专用供电设备,各种系统软件等。
第19条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铁塔地网、机房地网、变压器地网;与地网连接的接地线;室外的接地排;机房内各类通信设备的等电位连接;配电系统第一级防雷器以及开关电源内部的第二级防雷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
第二节设备的管理原则第20条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持所有在用动力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其标准是:1. 各项性能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2. 电气指标符合标准。
3. 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4. 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齐全。
第21条基站设备管理要实现无人值守,保持基站和设备无人值守应具备以下的条件:1. 设备稳定可靠,具有较完善的自动功能、实施故障诊断及保护功能。
2. 在监控管理中心能监视电源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备用设备进行开、关及转换。
安装在无人站的主要设备应具备遥信功能。
3. 机房应密封,温度自动控制,当温湿度达到告警整定值时发出告警信号。
4. 建立合理的机房和设备的巡检管理制度。
5. 烟雾、水浸、门开关等告警装置完好。
第22条基站应建立的技术资料及档案(包含以下两大部分):原始资料部分:1. 基站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2. 交、直流供电系统图;3. 各供电系统布线图和配线表(标明型号、规格、长度、条数);4. 设备技术说明书、操作维护手册等相关资料;5. 地线网布置图;6.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7. 设备机历簿;8. 巡检记录、机房出入记录。
9. 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出具证明设备运行维护资料部分:1. 设备维修记录、故障分析记录等技术档案;2. 耐压试验资料;3. 设备运行记录;4. 维护作业计划;5. 蓄电池测试记录;6.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7. 避雷器检测纪录;8. 基站自备发电记录;9. 基站电池维护装置活化、保护记录。
第23条现用、备用或停用的设备,均应保持机件、部件和技术资料完整,不准任意更改设备的结构、电路或拆用部件。
第24条设备的结构、电路性能等需要更改时,应拟定方案,经主管副总同意后报省公司运行维护部审批。
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设备的结构、性能变更后,应经过试运行,由省公司运行维护部组织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图纸资料应及时记入机历簿。
第25条割接电源设备时应制定周密的割接方案和应急措施,按照相关流程报批、执行。
第26条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发电机组,空调设备应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提供通信协议,以方便对电源、空调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第27条设备和主要仪表应建立机历薄,调拨时应随机转移。
第28条设备维护部门必须配置必要的仪器仪表,主要配置内容见附录一、附录二。
第29条设备的更新、改造、调拨、报废等均应遵照省公司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
第30条每台设备应贴有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包机人、使用日期等信息,主要设备应在现场放置有操作说明资料。
第三节设备的更新周期第31条设备因超出有效使用年限或其他原因,经维修达不到运行质量要求时可提出更新计划。
第32条正常使用及维护条件下,设备有效使用年限如下:1. 柴油发电机组累计运行小时数超过大修规定的时限或使用10年以上。
2. 全浮充供电方式阀控式密封蓄电池2伏系列,使用8年以上或容量低于80%额定容量的;6伏和12伏系列使用6年以上或容量低于80%额定容量的;启动电池使用3年以上的。
3. 高频开关整流变换设备:10年。
4. 交、直流配电设备:15年。
5. UPS主机:8年。
6. 光伏电池:20年。
7. 高压配电设备:20年或按照本地供电部门规定。
8. 基站专用空调:8年。
9. 普通(舒适性)空调:5年。
10. 监控系统前端采集设备:10年。
11. 第一级电源防雷箱:8年。
第33条对于故障率高,造成运行维护成本过高或影响网络运行安全的设备,经过市公司运行维护部、财务部及物资采购与管理部审批,可提前报废。
第34条对于已超过有效使用年限的设备,经过检测评估,性能仍然良好者并满足运行质量要求,具有使用价值的,经过市公司运行维护部的批准,可继续使用。
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设备,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第35条对于已超过有效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设备,应适当缩短维护和检测周期。
第36条各地市公司可根据本业务区实际情况和基站重要程度,增加维护内容,缩短维护周期。
第四章基站安全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37条基站配套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基本要求:专业维护、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第38条基站内应对停用或已退网的设备关闭电源。
第39条使用节能灯具,提倡节约用电。
无人值守机房应做到人走灯灭,提倡使用告警联动灯控管理措施,坚决杜绝长明灯。
第40条合理配置空调,保证设备通风散热。
第41条基站所有输入、输出缆线敷设规整有序,电力线与信号线(用户电缆、中继电缆)走线要分别布放。
第42条基站内应使用阻燃型线缆,避免布线出现接头。
第43条基站内严禁私接、乱接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