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计算GDP时,那一项作为中间项扣除?(D)
2、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
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肯能小于
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4.GDP是指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5. GDP核算中数值最小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6.GDP也可以表示为(总产出=总收入)
7.经济增长为什么用实际GDP来衡量?(价格经常变动)
8.略9.略10 .根据凯恩斯模型,投资下降,GDP下降的趋势怎样?(GDP开始持续下降)11.略12.略13.在两部门模型中,计划支出上升,则(GDP不均衡则上升)
14、(A )某家庭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收入、消费坐标图上,消费函数呈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15、略
二、简答题
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案:(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所以不计入GDP。

2、依据哪种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消费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
答案:(1)依据凯恩斯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会增加人们的当前收入,因而对消费的影响最大。

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c=f(y),减税使得收入增加进而使得消费相应的增加。

而其他的消费理论认为,如果减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都是较小的。

(2)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可以减少老年时代的后顾之忧,减少当前为退休后生活准备的储蓄,因而会增加消费。

(3)依据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等于增加了持久收入,因而可增加消费。

3、(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杜森贝利的消费理论有什么不同?(2)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答案:(1)凯恩斯的消费观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即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人们消费绝对地受自身收入的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杜森贝利的消费观被称为相对收入假说,即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还受别人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示范效应在消费领域会起作用;消费不仅受现在收入的影响,还受以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棘轮效应在消费领域会起作用。

(2)联系中国实际,学生谈消费观点,可根据其质量酌情给分。

参考: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厉行节约,是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两条重要措施。

(1)消费是生产的直接动力。

消费者的支出,也就是生产者的收入。

消费支出可以给人们提供第一轮就业机会和收入,
工作收入又促使人们再消费,人们的消费再支出又可以创造第二轮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2)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

消费的“度”,在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资源是稀缺的,环境是脆弱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必须对人们的行为加以限制。

“全面厉行节约”政策,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限制。

节约分为生产领域的节约和消费领域的节约。

在这方面,国家必然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文明生产,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企业及个人予以奖励,对节能降耗的技术、设备、产品予以推广;对资源浪费者给予严惩。

4.1998—2004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内需,中国政府实施了7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共增发国债9100亿元,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试分析4万亿投资是怎样通过财政政策起作用的?
答案:(1)政府的四万亿促进经济计划就是一种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府开支、政府投资以及补贴等,通过加大政府的购买和投资来扩大内部需求,获取经济的发展。

还有就是现在的农业补贴以及家电、手机、电脑下乡都是政府补贴。

通过投资津贴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带动企业投资,进而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这些影响都可以在IS-LM模型中看出。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

三、计算题
1、根据下表的资料算出:①按收入法计算GDP(170亿元)②按支出法计算GDP(170亿元)③计算预算赤字(5亿元)④计算储蓄额(55亿元)(5)计算进出口差额(10亿元)
项目收入/亿元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出口额
进口额
所得税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100 10 30 30 90 60 60 70 30 5 30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 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 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答案:
解:(1)由y=c+i,可知IS曲线为:y=100+0.8y+150-6r
即:y=1 250-30r
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LM曲线为:0.2y-4r=150
即:y=750+20r
(2)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LM和IS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
y=l 250-30r
y=750+20r
解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
四、应用题
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什么样一种政策的混合?并用IS – 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答案: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

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因为当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

如图15-7所示。

图15-7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图15-7中,Y1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1移至LM2,利率由r1降至r2,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1移至IS2,国民收入维持在Y1水平。

在上述行为中,私人投资增加了,而私人消费相应下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