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地努力,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B.神威E级计算机落户济南,未来其计算将超过每秒百亿亿次左右。
C.为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学校团委将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诵读。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答案】
D
【考点】
【答案】
D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A.有误,“悲天悯人”的“悯”应读作“mǐn”;
B.有误,“要塞”的“塞”应读作“sài”;
C.有误,“空旷”的“旷”应读作“kuàng”;
【解答】
A.成语使用恰当;
B.使用不当,“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所以与语境不符;
C.使用不当,“好高骛远”意为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属于用错对象;
D.使用不当,“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莱芜大峡谷”是自然景观,属于用错对象。
【解答】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时,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据此断句为: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解答】
A.有误,“大廷广众”的“廷”应为“庭”;
B.正确;
C.有误,“云宵”的“宵”应为“霄”;
D.有误,“讴心沥血”的“讴”应为“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开展“改革先锋”称号评选活动,会在全社会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
B.“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一定会让济南这座城市蓬筚生辉。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D.正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俊俏候选人大廷广众妙手偶得
B.劳碌工笔画美不胜收平易近人
C.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丰功伟绩
D.硬朗斑马线喜出望外讴心沥血
【答案】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更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依,按照。逾,超过。句意为:没有技巧的工匠即使不能符合标准,(但)依照着去做事,还是能超越自己原来的水平。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原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根据“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可知,作者是通过“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这一事例来展开论述的,从“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一句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天下人做事都要有法规准则”。
D.正确。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房子》中桑桑为帮助家庭败落的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喜爱的鸽子。
B.《三国演义》中赵云骁勇善战,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出了阿斗。
C.《简•爱》中女主人公从小就有独立的性格,因而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赏。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饱经沧桑,他身上有一种不肯认输的精神。
C.选文主要通过对唐雎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他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有表现力。
【答案】
D
A
C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参考:
①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不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B.以头抢地尔抢:碰,撞
C.休祲降于天休䘲:吉凶的征兆
D.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答案】
庭院中的楝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海棠花朵朵凋零,随风飘落,不知不觉已到黄昏。
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愁比作春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春愁之浓重。
示例2:运用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将无形的春愁比作有形的春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春愁之浓重。
【答案】
C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解答】
ABD.表述正确;
C.有误,简•爱的独立的性格,并没有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赏。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为: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认错,道歉。
故选:D。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B.介词,在/介词,对于;
C.连词,和/动词,给予;
D.介词,用/介词,来。
故选:A。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硕果(shuò)轻盈(yíng)山麓(lù)悲天悯人(mǐng)
B.桑梓(zǐ)要塞(sè)田垄(lǒng)一气呵成(hē)
C.空旷(guàng)卓越(zhuó)掺杂(chān)彬彬有礼(bīn)
D.涉猎(liè)澄澈(chéng)挚友(zhì)刨根问底(páo)
译文:
春天芳草侵阶,门庭冷落,清明节已经过了,因为整天沉湎酒中,不但无心外出赏春,就是当繁花凋谢之后,也未能一踏香尘。白楝花刚刚开发开放,海棠花已凋落落,黄昏在愁闷中不知不觉降临。尽管春寒已过,东风送暖,夕阳残照,依遍栏杆,毫无暖意。春天的愁绪,被春风越吹越浓,恰似一片春天的云。
【考点】
现代诗歌阅读
(节选自《墨子•法仪》)
【注释】①法仪:法规准则。②百工:从事各种行业的人。③矩:古代画方形的工具。④县:同“悬”,用绳子悬一重物以测定是否垂直的工具。⑤中:符合。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3)本文主要通过①________的事例,阐明②________的道理。
病句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有误,成分残缺,删掉“能否”;
B.有误,“超过……左右”矛盾,删去“左右”;
C.有误,成分残缺,在“诵读”后应加“活动”;
【解析】
此词写春愁。发端三句,点明节序及词人所处环境。“门”前着一“闲”字,即状宾客绝迹,门庭冷落,又暗示足不出户,一任芳草铺茵,词人孤寂无欢的心境由此可以想见。“白楝花开,海棠花落”,补足“清明过了”时节的景物描写。见楝花开而直接意识到春将逝去,词人因之产生“容易黄昏”的凄怆之感。黄昏时分,人更有悲凉垂暮之感,由上片“酒滞”的烦闷、对“黄昏”的敏感,到这里写心境的凄凉而触栏干即觉其冷,层层渲染,都是出于愁,皆为愁态的反映,以下揭出“一片春愁”,就十分顺理成章了。
【答案】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示例;没有技巧的工匠即使不能符合标准,(但)依照着去做事,还是能超越自己原来的水平。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天下人做事都要有法规准则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参考译文:
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即使士人作了将相,他也必须有法度。即使从事于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有法度。工匠们用矩划成方形,用圆规划圆形,用绳墨划成直线,用悬锤定好偏正,用水平器制好平面。不论是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要以这五者为法则。巧匠能切合五者的标准,一般工匠虽做不到这样水平,但仿效五者去做,还是要胜过自身的能力。所以工匠们制造物件时,都有法则可循。现在大的如治天下,其次如治大国,都应该这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