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 消毒范围 • 无空隙 • 一遍大于两遍范围 • 待干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之三
1.
再次排气
2.
再次核对
药物、患者
操 作 中
3.
注射
*有无回血*
*二快一慢*
4.
按压
*不能揉*
5.
观察患者
*局部情况*
*全身情况*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之三
操作后
宣教 舒适体位 第三次核对 防针刺法 局部、全身 护士、患者、感谢 *整理床单位* *安瓿*
防感染
原因: 无菌技术不严格 药物不易吸收 表现: 红肿热痛 预防和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 难吸收的深部注射
防神经损伤 防断针 原因: 注射部位选择偏内下 原因: 注射药量过多过快 进针刺到髂骨 表现: 针头有裂横 坐骨神经损伤 病人躁动、紧张 影响关节内收屈曲 处理: 预防和处理: 保持镇静,一手固定局部 注射部位正确 下压肌肉,另一手用止血 50%硫酸镁局部热敷 钳夹断端,迅速拔出 注射ATP、COA改善神经营养
↓
1.听取病人主诉 2.反应
病人躺卧舒适 ↓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 洗手 记录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之一
患者准备
物品准备
个人准备
*姿态* 衣帽 剪指甲 *洗手* *戴口罩* 执行单 安尔碘、棉签 药物、砂轮 注射器两个 盐酸肾上腺素 弯盘、锐器盒 手消毒液 医用垃圾袋
反向查对患者 了解病情 解释目的 合作情况 全身状况 过敏史 局部情况 自理能力
【部位】
肌肉注射法【定位
臀大肌 定位法
“十字法”
“联线法”
】
肌肉注射法【定位】
股外侧肌定位法 注射区域:大腿中段外侧 膝关节上10 cm 髋关节下10cm 宽约7.5cm
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 构角法 — 示指与中指尖分别置于髂 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 中指构成的三角形为注射区 三指法 — 髂前上嵴三横指处(以病人 的手指宽度为准)
上臂三角肌定位法 注射区域: 上臂外侧,肩峰下2— 3指
肌肉注射法【体位
】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肢体放松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 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较方便 坐位—应稍高。 门诊常用上臂三角肌、臀部肌肉注射
1
2 3
4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
1 患者 2 物品及药物 3 环境 4 护士 核对医嘱 1、核对1 ↓ 2、取合适体位 四准备 3、选择注射部位 ↓ 4、消毒皮肤 注射 5、核对2 ↓ 6、排尽空气 观察 7、穿刺 ↓ 8、推药(无回血) 拔针、按压、核对3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之二
注射器 准备 抽取药液
药液准备 检查药液 *对光检查 *有效期
弹、锯、 消、掰
核对药液
整理用物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之三
反向查对 保护隐私
• 选部位 • 摆体位 • 定部位
操作前
• 解释目的 • 问大小便 • 卧位舒适 • 心理状态
无菌操作
• 消毒液 • 棉签 • 跨越无菌区
点式消毒
肌肉注射法注意事项
1注射器的活塞 及 针头保持无 菌。 2注射部位按要 无菌操作 求进行消毒 注射 部位
查对制度 更换 部位 1三查八对:反向查对 2检查药物质量:药物颜色 3有效期 4安培瓶和密封瓶是否完整 注射 器
隐私
是否能同时注 射
配伍禁忌
临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防疼痛
原因:
针头不锐利 体位不当 注射点选择不当 护士技术不熟练 药、肌肉注射法的定位方法? 2、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3、针头堵塞、断裂、神经损伤如何处理? 4、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老年医学保健科 马海萍
学习目标
• • • • 1、了解肌肉注射定义、目的 2、掌握肌肉注射的部位及定位方法 3、熟悉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 4、掌握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法
【定义】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 法。
1、不宜口服的;不宜做静脉注射的
【目的】
2、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 于皮下注射者 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
防晕厥
原因:
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体质虚弱、过度疲劳 药物刺激性强 注射快
防硬结
原因:
药物吸收差 针头刺入过浅,未达肌层 长期注射 表现: 触之有硬结、疼痛
预防:
对症处理
预防和处理: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无痛注射 避免空腹注射
预防和处理:
进针直、深、正 长期注射有计划更换部位 用热敷、仙人掌、土豆等
临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