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所的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变电所的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变电所案例★××段××变电所主变差动跳闸事故事故概况6月28日下午17点10分××变电所二号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启动,使102DL、203DL、204DL跳闸,造成某方向上下行、另一方向上下行四条馈线全部停电。

中断向网上供电。

17点15分调度中心由停电前的2#进线2#B改投2#进线1#B运行,恢复网上供电,共停电5分钟。

6月28日19点13分施工方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故障。

19点57分施工方技术人员发现203DL、204DL本体电流互感器引至二号主变差动保护装臵端子排的A461、B461两根线号接反,导致2#B高压侧与2#B低压侧a、b相相反,当馈线电力机车取流时导致产生不平衡电流,致使2#主变差动保护装臵动作。

20点13分施工方技术人员将A461、B461两根线倒到正确位臵。

20点15分调度中心由2#进线1#B 恢复到2#进线2#变运行。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在进行二次回路配线时粗心大意,将二号主变差动保护回路的线接错。

在做继电保护试验时,试验人员发现了此问题,并更换了线号,不过在恢复时又将线接错。

所以在6月28日下午17点10分电力机车刚进入××变电所供电臂范围内,就造成二号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启动。

经验教训此次事故虽发生在试运行期间,但我们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为以后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因此应吸取以下教训:1、变电相关技术人员尽快对每一个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的图进行核对、校正,并到现场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由于施工人员的马虎大意和试验人员的大意造成了跳闸故障,我们管内是繁忙干线,一旦发生类似这种跳闸故障,不仅影响正常的行车秩序,还会给公司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虽然只是试运行,这也给每个人敲响了警钟。

3、我们在以后检修和抢修工作中要细化、量化每一步检修和抢修方案,力争在维护检修和抢修工作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确保每一步都要做到“精检、细修、尽心”。

4、运输产生效益,运输必须安全,安全保证,才能促进运输生产。

安全、可靠供电是运输的第一动力,变电所是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运输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作为运输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对运行的每一项做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因此保证可靠供电,安全运行是确保运输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采取的措施1、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对每个所亭的设备状态、运行参数及二次回路的配线进行一次全面地平推检查,将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彻底清除,同时使我们每名技术人员对变电所每一个设备、每个元器件、每一个开关、每一根连线做到心中有数。

2、督促所内职守人员加强巡视,及时记录设备运行的每一项数据,从中总结并找出设备运行的规律,对无人职守的分区所要督促领工区加强巡视。

3、针对安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建立起一个可靠、灵活的检修抢修机制。

4、对人员加强教育,使职工提高业务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维管意识、使每个员工明白“运行无小事”。

5、加强事故抢险演练,不断提高全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意识和实际处理能力,在演练过程中也要坚持先通后复的原则。

★××段××变电所 2111隔开拒动故障事故概况:7月26日17:19,××变电所211馈线送电,电调远动合2111GK 拒合,17:22电调下令所内在控制盘上合闸失败。

17:25分电调投入备用开关2112、21B送电成功。

21:42检修车间到达所内检查2111隔开二次回路,室内设备都正常,当检查2111隔开机构箱时,发现合闸接触器卡滞,调整后,经电调同意在机构箱电动分合闸正常,在控制盘上分合闸正常。

21:58电调远动合闸正常。

22:01 电调远动退出21B、2112GK,投入211、2111GK 。

原因分析:隔离开关合闸接触器卡滞,电机电源回路无法导通,造成远动合闸拒动。

采取的措施1、值班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故障判断能力,能自己处理的故障自己处理,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2.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确认设备的技术状态,对可能影响牵引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设备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3、运行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彻底、深入的分析。

★××段××开闭所251断路器拒合故障事故概况12月19日06时45分至07时10分德州开闭所进行馈线侧2511、2512隔离开关清扫维护。

清扫工作结束后,08时01分,电调远动合251DL操作失败。

信号显示“控制回路断线”。

08时06分,电调用25BDL代251DL 远动合闸操作失败,信号显示“控制回路断线”。

08时07分,电调下令当地操作,将251DL 操作方式由远方位打至当地位08时15分,当地合251DL拒合,当地操作失败。

高压室检查有烧糊味道和烟雾。

08时32分,直流充馈屏报警,信号显示“绝缘故障,母线差压”。

08时49分,电调闭合××站供2号联络开关,实现接触网供电。

9时50分检修车间到达××开闭所抢修,检查251DL发现合闸线圈变色,有烧糊味。

用万用表测量合闸线圈烧断。

将251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连线断开后,接地消除。

原因分析:因合闸线圈质量问题,绝缘不良动作力不足,造成电动不能合闸,线圈长时受电,线圈烧毁,同时造成直流接地。

采取措施:1、用备用合闸线圈进行更换,检查合闸回路正常后投入251断路器。

2、加强对变电所人员进行培训,做到遇事故不慌张,遇到事故能处理。

3、当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将故障切除,缩小事故范围。

尽早恢复对接触网的供电。

★××段××变电所211、212DL跳闸故障事故概况:1、6月26日03时52分42秒,甲变电所211DL、212DL跳闸,过电流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入、故障测距为19.40公里。

2、6月28日20时12分24秒,甲变电所212DL跳闸,过电流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故障测距为19.40公里。

北集坡分区所252DL跳闸数据:6月28日20点12分25秒,乙分区所252DL跳闸,重合闸未投,故障测距:19.40KM,电流速断元件动作。

6月28日20点18分电调命令手动合上212断路器,设备运行正常。

原因分析:1、甲变电所211DL跳闸数据:6月26日03时52分42秒,过电流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入、故障测距为19.40公里,母线电压:U=1.43V,馈线电流:I=1.61A,阻抗阻抗角:0.62Ω∠281.5°。

2、甲变电所212DL跳闸数据:2006年6月26日03时52分42秒,过电流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入、故障测距为19.40公里,母线电压:U=1.44V,馈线电流:I=2.24A,阻抗阻抗角:0.62Ω∠286.6°。

2006年6月28日20时12分24秒,过电流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故障测距为19.40公里,母线电压:U=1.38V,馈线电流:I=2.14A,阻抗阻抗角:0.86Ω∠293.5°。

3、乙分区所252DL跳闸数据:2006年6月28日20点12分25秒,重合闸未投,故障测距:19.40KM,电流速断元件动作,母线电压:6.98V,馈线电流:2.14A,阻抗阻抗角:3.18Ω∠35.3°。

4、跳闸分析:(1)在××—××上行区间有瞬时短路故障发生,甲变电所212DL过流保护跳闸、乙分区所252DL速断保护跳闸属保护正常动作。

(2)甲变电所211、212DL阻抗保护未动作,阻抗角为∠281.5°,属阻抗保护拒动,原因为流互、压互二次极性接反。

(3)乙分区所252DL阻抗保护未动作,阻抗角为35.3°,属阻抗保护拒动,原因可能为保护装臵故障。

采取措施:责成施工单位和许继厂家处理遗留问题。

★××段××变电所1#B差动跳闸事故概况:6月28日05时03分13秒,××变电所主变A相差动保护动作,101DL、201DL、202DL跳闸。

差动保护动作Uab=100.1V,Ubc=99.23V,Uca=83.64V,Ia=3.54A,Ib=3.54A,Ic=0A,启动电流I=1.12A出口电流I=1.25A。

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后,立即对1#、2#主变压器进行了巡视检查。

1#变压器油温指示为30度,2#变压器油温指示为35度,油色、油位均正常;经与电调联系做好安全措施,检查瓦斯继电器内无气体;巡视检查室外1#B、2#B系统高压设备、高压室及1#B、2#B保护测控盘未发现异常。

5时54分根据电调命令重新投入1号主变,设备恢复正常。

原因分析:1、差动保护动作时,该地区正下大雨并有雷电现象。

2、只有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电流增大(当主变一次电流较大时135A 左右)就可能会造成差动保护误动。

3、同时差动保护回路多点接地同样容易引起保护误动作。

4、厂家到现场对后台故障时的各种数据、差动保护的二次接线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异常,初步判断引起此次跳闸的原因为雷击。

采取措施:1、加强对变电值班员继电保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综合自动化方面的内容。

2、对各所差动保护二次回路进行检查,是否有多点接地现象,实际接线是否与原理接线图相符。

3、加强变电所设备巡视,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

4、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事故应急处臵能力。

★××段××变电所2#主变C相过负荷Ⅱ段误动作事故概况:7月3日,5点09分××变电所2#主变C相过负荷II段动作,102、202A 断路器跳闸,202B断路器没有跳开。

5点17分,调度远方操作合上102断路器。

5点18分,调度远方操作合上202A断路器。

设备恢复正常。

发生跳闸后所内值班人员对2#系统进线、2#变压器及202B断路器进行了全面巡视检查,对线夹、接头进行了红外线测温。

同时详细查看了故障报告、定值设臵和故障录波,分析了故障原因。

原因分析:1、巡视结果分析:巡视结果如下:主变音响正常,通风良好,主变温度、线夹、接头温度均无发热现象。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有可能为主变保护误动。

2、外部条件分析:在跳闸前,区间内正好有货车通过,而其他保护未动作,说明主变正常带负荷运行,而无其他故障发生。

3、事故报告分析:C相过负荷II段启动值为0.34A,出口值为0.5A,超出了动作值0.27A,保护动作出口属于正常。

但C相电流应为A相B相的矢量和,出口时A相电流为0.54A,B相电流为0.04A,C相出口电流0.5A为带负荷运行下的正常负荷电流,根据以上分析可判断出C相过负荷II段定值设臵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