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个人体会

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个人体会

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个人体会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应运而生的前沿管理理论。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当前,不少机关单位也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

但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依然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课题。

本人在中共云和县委组织部工作期间,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活动,就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作了一些学习和思考,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本文就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谈点个人体会。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思考(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缘起所谓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美国戴维a.加尔文在《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能熟练地创造、获取、解释、转移和保留知识,并根据这些网新的知识和观点,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佛睿斯特在1965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构想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资讯化、系统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能通过持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关系。

彼得·圣吉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组织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

他除了进一步融入更多整体动态搭配的细节性的技术外,还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组织概念。

圣吉博士随后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一书,介绍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1、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在成熟的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和工作是融为一体的。

传统的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相比,存在两种分离:从组织角度看,工作与学习的分离;从个人角度看,是工作与知识的分离。

前者导致组织绩效中没有因学习而带来的改善,后者则妨碍了个体成长。

而整合学习、工作与知识的方法,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

2、共享的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强调交流共享,知识必须被集体分享,新的创意必须迅速在组织内部传播,最终呈现为政策、程序和行为规范,嵌入组织的“记忆”,确保能长时间保留。

肖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各人永远是一个苹果。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我们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3、学习型组织认为,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反思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品格表现。

4、组织存在系统的传播机制。

少数人的知识必须通过系统的机制为大家共享,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

5、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6、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领导者应用主要精力扮好3个角色:一是优良系统的设计师;二是共同愿景的仆人;三是好教练。

总的来看,学习型组织拥有终生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三)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容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五项修炼。

即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能够不断理清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越。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身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根于各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看待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

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

心智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根深蒂固。

特别是成人,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二是缺陷存在的普遍性。

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不同的缺陷,即使伟大人物也不例外。

三是不易察觉。

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不易发现,很难改善。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愿景”就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一种意象或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组织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是能成为员工愿望的愿景。

共同愿景分三个层次:组织大愿景,团队小愿景,个人愿景。

由三个要素组成:即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

建立共同愿景就要将个人愿景汇集起来,确定组织成员都认可的目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使命感,使共同愿景获得能量,从而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在学习型组织中,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基本的学习单位。

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同时个人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并且要让学习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即每人全部摊出心中的设想,在无拘无束的探讨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而得到超过各自的个人认识。

团队学习的障碍是自我防卫。

这往往根植于团队的互动中,若未察觉,则会妨碍组织学习。

如果能以有创造性的方式察觉它,并使其得以解决,学习的速度效率便能大增。

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即要以大家提出的意见为基础,取其精华,集思广益,使每个人看到原先自己没有看到的更本质、更深远的东西。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的发展。

彼得?圣吉认为第五项修炼最重要,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事业成败都与能否进行系统思考有关。

“蝴蝶效应”是学习型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理念。

1979年,洛伦斯教授在华盛顿所作的报告中说:他在研究中发现,巴西的一只蝴蝶翅膀挥动一下,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形成飓风。

这一理论称为“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观照、思考问题。

(四)五项修炼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形成向上张力;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核心。

亦即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四项修炼都离不开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若不进行系统思考就不能打好基础;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若不放在一个系统中来进行系统思考就不可能产生向上的张力。

二、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加强组织系统的队伍建设,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开拓组织工作的新局面,我到组织部工作不久,就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活动。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强调树立五种学习理念、遵循四个原则。

五种学习理念:即“学习为本”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团队学习”理念、“创新性学习”理念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

四个原则:即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原则;突出重点、文化优先原则;全员参与,互动学习原则和学以致用,反思学习原则。

具体做法如下:(一)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认识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导。

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内在的学习动力。

为此,成立了由部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共云和县委组织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动员会。

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要实现的目标,创建具体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论述和具体部署,统一了干部的思想认识,切实提高部机关上下对创建学习型机关重要性的认识。

(二)建立机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人都是有惰性的。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既注重激发干部职工的内在动力,也重视制度对人的约束作用。

建立了以下制度:一是建立自学制度。

要求每人每天至少有1小时以上的自学活动,做到有笔记、有心得体会。

同时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二是建立“好书大家读”制度。

要求每人每季至少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学习体会文章,并向大家推荐一本(一篇)以上好书或好文章。

三是建立课题制度,要求每人每年至少选择一个课题,带问题下去,找答案回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四是建立“人人上讲台”制度。

要求每人每年至少作一次专题讲授,努力营造“人人是学生,个个是老师”的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是建立保障激励制度,加强对各成员学习的督促检查,不定期抽查学习情况,年终进行考核评定,评选出若干学习积极分子予以表彰。

(三)创新方法,走有特色的创建新路。

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我们始终注意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方法来培养干部的学习兴趣,使干部领悟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变学习为自觉的行为。

我们设立了部内学习会、党课教育、党员电化教育等多种载体,还邀请一些专家、领导举办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

同时,紧扣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团队学习的内涵,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在好书大家读活动中要求学习成员之间开展读书体会的交流,或在学习日上发言;在“人人上讲台”制度中,要求进行提问与解答的互动式交流等。

另外,我们组织“开门”学习活动,适当组织一些外出学习交流、考察活动等。

我们还创办了《云和组工通讯》,为干部职工参与学习、思考、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并要求每个干部轮流当一期内部资料的编辑。

(四)丰富内容,扩大学习的知识范围。

在具体创建工作中,我们从形势需要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培训对象需要什么等方面拟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项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根据今年是换届年的实际,我们邀请了市委有关专家讲解有关干部考察的专业知识,开展《党章》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业务培训和辅导。

再如我们针对创建学习型组织调查表的统计情况,向大家发放了《学哲学用哲学》、《南平寓言》、《40岁登上健康快车》等系列书籍,供大家自学。

总之,我们按照以需求为导向、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要求,努力扩大学习知识面。

通过一年的努力,组织部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研究风气初步形成。

通过创建,部机关上下提高了对创建学习型组织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创建的目的,从部领导到普通干部,自觉学习、主动研究、学以致用的现象蔚然成风,基本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可喜局面。

二是形成了新的工作机制。

通过创建,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工作机制,即由部领导和各科室共同研究问题、寻求对策、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这一工作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管理能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促进了工作水平的提升。

通过创建,加强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也增强了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