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23分)
1.1. (3分)温度梯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表示在等温面的 法线方向
上,单位长度的 温度变化率 最大。
1.2. (2分)黑体是指 反射比和透射比 为0的物体,白体是指 反射比为1 的物体,透明体是指 穿
透率为1 的物体,灰体是指 光谱吸收比 与 波长 无关的物体。
1.3. (4分)集中参数法中时间常数的定义式 ;时间常数可以看作 物体对流体温度变
化响应快慢 的指标。
1.4. (3分)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 自然对流区、核态沸腾区、 过渡沸腾区 和 模态沸腾区 四
个区域,其中 核态沸腾 区域具有温差小、热流大的传热特点。
1.5. (4分)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分别存在以下两种流动形态: 层流 和 湍流 ,判断强制对流和自
然对流流动形态的准则数分别是 雷诺数Re 和 格拉晓夫数Gr 。
1.6. (3分)材料成形工业中称为吸热系数的物理量,除与导热系数成正比外,还与 密度 和 比热
物性有关,它的大小代表了物体向 与其接触的高温物体吸热 的能力。
1.7. (4分)热水瓶内胆瑕疵后,其瓶胆夹层形成的很薄的气隙间的复合传热,忽略对流换热可以认
为是 热传导 和 热辐射 两种基本换热方式并联的换热现象。
其中各自的计算公式为
,和。
二、 简答题(35分)
2.1. (6分)有一非稳态系统,无内热源,常物性二维导热物体,在某一瞬时的温度分布为 x y t cos 22
=,
试根据导热微分方程判断该导热物体内部点1,0==y x 处的温度是随时间增加逐渐升高,还是逐渐降低。
二维非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方程:
(2分) 将t=2y 2
cosx 带入上式,
(2分)
(2分)
故x=0,y=1处的温度随时间增加逐渐升高。
2.2. (6分)不凝结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分别具有怎样的影响?并请解释原因?
(1) 不凝结气体会降低膜状凝结的换热效果。
原因一是蒸气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
以扩散形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原因二是不凝结气体使蒸气分压力下降,使相应的饱和温度下降,减小了凝结的动力Δt ,也使凝结过程削弱。
(3分)
(2) 不凝结气体会增强沸腾换热。
因为随着工作液体温度的升高,不凝结气体会从液体中逸
出,使壁面附近的微小凹坑得以活化,成为汽泡的胚芽,从而使q-Δt 沸腾曲线向着Δt 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在相同的Δt 下产生更高的热流密度,强化了传热。
(3分)
2.3. (6分)数值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试分析导热问题数值计算的基本过程,并以矩形区域内(如右图所示)的二维、稳态、常物性(导热系数λ)、有内热源(Φ)条件下的导热问题为例,进行网格
(1) 基本过程:(2分)
建立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区域离散化;
建立节点物理量的代数方程;
设立温度场的迭代初值;
求解代数方程组;
解的分析。
(2) 网格划分如图。
对图中标示的外部角点(m,n)列出边界条件离散方程:(4分)
2.4. (5分)请在下表中填入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2.5. (6分)写出Nu 、Bi 的准则数表达式,并解释Nu 、Bi 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不同之处。
(1)
,壁面上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其中 是流体的导热系数。
(3分)
(2)
,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其中 是固体的导热系数.(3分)
附图 h
绝热
2.6. (6分)有一可忽略其内部导热热阻,初始温度为30℃的小金属球,放入500℃的炉中加热,10秒
后该球温度为150℃,试确定该球的时间常数;并计算金属球温上升到300℃所需时间? 运用集中参数法:
(2分)
(1) 依题意,
(2分)
(2) 上升到300℃所需时间:
(2分)
三、 计算题(42分)
3.1. (10分) 测得一台已长时间工作的逆流式油冷器的参数为:热油流量m h = 2.0 kg/s ,进、出口温
度分别400K 和360 K ,比热c h =2330 )/(K kg J ⋅;冷水流量m c = 1.0 kg/s ,比热c c =4174 )/(K kg J ⋅,
进口温度300K 。
已知油冷器传热面积 A =3.0m 2。
问:相对原传热系数的设计值k=930)/(2K m w ⋅ ,因传热表面积垢,导致该台油冷器的 k 下降多少%(百分数)? 解:
根据能量守恒:
(3分)
解得冷水出口温度:
(2分)
对逆流式换热器,
(3分)
又
故
(2分)
则k 增加了
3.2. (10分) 一根通有电流的直径为0.2mm 的金属丝,被25℃的空气以32m/s 的速度横向垂直吹
过,由金属丝的电阻可推出金属丝的温度为27℃,保持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不变,降低气流速度,使得金属丝的温度变为30℃时,求降低后的气流速度。
忽略热辐射,空气的物性值)./(026.0C m W ︒=λ,s m /1006.1526-⨯=ν,703.0=r P ,以及对流换热计算公式为:
33.0466.0Re 683.0r P Nu =。
解:根据换热量相等,
(2分) 故
(2分) 又根据对流换热公式,
(2分) 故
(2分)
由以上两式可知降低后的气流速度为
(
)
(2分)
3.3. (12分) 核反应堆的辐射防护壁由于受γ射线的照射而发热,即相当于防护壁内有内热源
ax e -=0
ϕφ 的内热源,式中,0ϕ是x=0的表面上的发热率,a 为常数(0>a )。
已知防护壁厚δ,可看作无限大平壁(一维处理),且在x=0 处 ,1t t =; 在x=δ处,2t t =(21t t >)。
试导出:
(1)该防护壁中温度分布的表达式;(2)最高温度的所在位置。
解:
(1)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满足
(2分) 把内热源表达式代入上式,并积分求解之:
(2分) x=0:
,解得:
(1分) x= :
,解得:
(1分) 故
(2分) (2) 为求最高温度,令
:
(2分) 求得
(2分) t 的极值唯一,则上式的x 为所求的最高温度的所在位置。
3.4. (10分)在—块厚金属板上加工一个圆柱孔,该孔在金属表面上的圆的直径是4cm ,孔深8cm ,
内表黑度是0.5,将整块金属板加热到550℃,并忽略外界的影响(可设外界温度为0K), 请:画出网络辐射图并计算这个孔发射出的辐射能量。
解:开口处可以作为黑体表面处理。
网络辐射图如下:(2分)
(2分)
其中, , ,
(2分)
把以上各式代入公式解得: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