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应和.(hè)莅.临(lì)蜷.伏(quǎn) 微.不足道(wēi)B.确凿.(záo)滑稽.(jí)虐.待(nüè) 人迹罕.至(hān)C.荫.凉(yìn)嗔.怪(chēn)蹒跚.(shān)咄.咄逼人(duō)D.鄙薄.(bò) 纯粹.(cuì) 抽噎.(yè)漠.不关心(mó)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呼朋引伴刨根问底神采弈弈精益求精B.各得其所翻来复去人声鼎沸油然而生C.不求甚解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恍然大悟D.花团锦簇浑为一谈麻木不仁见义思迁3.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忍俊不禁。
B.陈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严格要求。
C.他把当年英勇杀敌的故事说得历历在目,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D.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4.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二、情景默写5.古诗文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面对人心浮躁的滚滚红尘,诸葛亮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告诫儿子、警示人们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三、名著阅读6.(题文)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请说出《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费满震①开学了,报名去。
报名的时候一是要交假期作业,二是要交学费。
假期作业我都是认认真真完成,而学费却正好相反,我总是不能一次性交齐。
学费共两块五毛钱,我只带了一块钱。
这还是我妈跟亲戚借五毛,又卖了十个鸡蛋才凑齐的。
②“那余下的一块五什么时候交呢?”陈老师问我。
③我说:“我妈说等收了稻子卖了钱就交。
”④我注意到,大多数学生跟我一样不能一次性交齐学费,有的先交一部分,剩下的订一个口头“还款计划”,慢慢续交,犹如今天的“分期付款”;也有的一毛钱没有,只给老师一个口头承诺,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交。
⑤过一段时间,陈老师就会在下课前留几分钟时间念一回“欠费生”的名字:“满震、王正义、徐公超、徐正洲、项前、徐正翠、徐立翠……以上同学学费还没有交齐,希望你们按照自己的承诺尽快补交。
”⑥我们所有被点名的学生,都感到很难为情,低下头,不敢看老师,不敢看同学,仿佛做了什么丢人的事。
⑦经过陈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点名催促,欠学费的学生逐渐少了。
后来陈老师除了在班上点名,末了又补一句:“这些同学下课后请到我办公室来。
”⑧到老师办公室去,这惯常是在课堂上犯了错误而老师未来得及处理才能“享受”的“待遇”。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战战兢兢地诉说家里的困难,请求老师再宽限一段时间,再次给一个“什么时候一定交钱”的口头“保证”。
⑨“满震同学,你不是说等收了稻子卖了钱就交的吗?现在稻子应该早就收完了,为什么还不交呢?”陈老师还记得我开学时的承诺。
⑩我说:“妹妹生病住院,家里又借了不少债。
我妈说实在没钱。
”⑪“那什么时候有钱呢?”⑫我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回答。
⑬于是过一段时间就又被点一次名,又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去一次。
每次被点名,被带到老师办公室,我都觉得是在受煎熬,是在受刑。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陈老师不再做我们的班主任。
有一天下课后,新任班主任王老师把我们最——后三个欠学费的同学又叫到他的办公室。
我们做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满不在乎的样子,等着老师发落。
可是王老师却告诉我们一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消息,他说:“你们几位同学家里确实非常困难,经学校领导批准,你们所欠的学费就不用再交了,全部予以减免了。
”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解放了的感觉。
走出老师办公室,我情不自禁唱了起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想到这一学期来,因为学费,陈老师像催命鬼似的死盯着我不放,搞得我抬不起头来,心灵受到重伤,我对陈老师的怨恨一下爆发。
我转身闯进陈老师的宿舍,我说:“陈老师,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欠的学费学校给我减免了。
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折磨了。
”说完,我调头就走。
想到陈老师一定让我气得够呛,我心里好舒畅,又情不自禁唱了起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第二学期开学报名的时候,王老师悄悄跟我说:“有件事我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告诉你们。
上学期你们三位同学欠交的学费其实是陈老师代你们交了。
而陈老师嘱咐我不要告诉你们,是不想让你们觉得欠他的情。
现在陈老师已经调到外地学校去了。
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把真实情况告诉你们。
”这更是我们没想到的。
想到自己不识好歹反而恩将仇报的鲁莽行为,我这心里真是愧疚啊。
我想当面对陈老师说一声对不起,遗憾的是,陈老师调离我们学校以后多少年我也没见到过他。
7.这篇小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何作用?9.“我”两次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10.你对王老师帮陈老师说谎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岁月的书签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②“孤身在外,遇到选择,不要从利益出发,要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出发!”③那是母亲的笔迹。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很少回去,即使偶尔回家,也不再带着一本书。
可是,母亲依然记得她夹书签的习惯,依然记得在书签上给她留下温暖的只言片语。
④她从小就喜欢看书。
那时常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看到哪一页,便夹在那儿。
而母亲第一次在书签上写字,却是小学四年级时。
那时她正看一本《安徒生童话》,那一天正好看到《海的女儿》,回来继续看时,就见到书签上母亲写了一句:“如果你是那条美人鱼,你会怎么做?”那个晚上,她想了这个问题许久,她都为自己的想象力而惊讶。
⑤可是,她并没有告诉母亲答案,母亲也没有问她。
后来,母亲就常在书签上给她留字,或是提出问题,或是提醒学习,而她,有时也会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母亲都会及时作答。
这成了母女间的默契,平时说话从不说起这些事,而她也常常更换书签。
⑥读初中时,她迷上了琼瑶的小说,心中对那些童话般的爱情极为向往,【A】少女的心事也因此绮丽多姿,那么多的悄喜轻愁美丽而又无奈。
甚至有一段时间,她有些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年少的心里便多了一份牵念。
那个晚上,写完作业,她打开那本《我是一片云》,看到书签上有字迹:“先成长,先欣赏,再开花,再芬芳。
”自从读初中以来,她极少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扰了,而母亲依然能看出她的心事,在最恰当的时间,给予她小小的温暖与帮助。
⑦然后的时光就匆忙起来,学习和繁忙,使得整个高中三年,她看书没有以往一年多。
常常一本书没看完,便被扔在那里,渐渐遗忘。
可是每当想起,重新翻看,依然能看到母亲的话,虽然隔了许久,却是温暖依旧。
⑧大学第一年的寒假,她带了许多书回家。
而没看几本,便被偶然发现的一件事扰得心思难静。
有时想让心沉入书中的情节以忘忧,却是逐字看去,头脑中没有一丝痕迹。
《百年孤独》只看了一小半,虽然每天都拿起,可书签依然固定在原来的位置。
她在书签上写下了无数个“孤独”,那一天终于看到母亲的回话:“我们一直在!”⑨她又换了一枚书签,写下:“一切都是真的?”隔了一天,她从外面回来,拿起书时,看到母亲的话:“是真的!可一切都在,我们依然,一直,一直。
”久久地凝望着那些字,心里便渐渐释然,是的,一切都在,一直。
开学离开时,她拥抱了父亲和母亲,这是以往从没有过的举动。
而父母的眼中,也闪烁着晶莹。
⑩然后是恋爱又失恋,沉默的日子里,以书遣怀,自制的书签依然,故乡却千里,再也没有那些字句慰藉无助的心灵。
有一次,她给母亲买了件衣服,便把一把书连同夹着的书签一同寄回。
过了些天,果然收到母亲寄回的书,书签上熟悉的字让她有要流泪的冲动:“记住曾经的美好,走向未知的美好。
”⑪就在这样琐碎的成长中,她渐渐地成熟,也学会了独自去面对。
大学毕业后,工作,成家,依然离母亲遥远,看书的时候便越来越少了,【B】而那些温暖的书签,也是慢慢沉入时光的湖。
只在偶尔的旧梦中重来,一枕的旧日美好时光。
这次回家,也是为了散心,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她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而为了聊解途中寂寞,便带上本书,拿起书,就像从前般,随手做了个书签。
⑫此刻,在火车上,她的心里漾着暖暖的感动,就像少年时一般。
而和遥远的从前,却又是不同的心境。
大一那年的寒假,她无意间得知,自己并非父母的亲生女儿,从那以后,再看到母亲的字,便多了更深一层的体悟和感激。
⑬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11.通读全文,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用简洁的语言将母女二人围绕书签所发生的相关情节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时向往爱情,母亲书签留言,给女儿引导、帮助→高中三年,母亲依然书签留言鼓励女儿→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语言朴实真挚又意味隽永,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文章【A】【B】两处的加点词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