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27p

杭州市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27p

《杭州市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一、宏观基本面1.区位认知1)地理位置、周边中心城市距离杭州市简称杭,中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和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距上海165公里,距苏州121公里,据宁波140公里。

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2)历史文化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武林”等,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

西子湖、钱塘江、千岛湖以及周边丘陵构成了杭州的山水美景。

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东南第一州”之称。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府于杭州。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

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3)自然资源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

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

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4)行政区划杭州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

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82个街道、88个镇、30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67个街道、29个镇,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位于江干区的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杭州市的中央商务区。

上城区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6.2万人。

辖6个街道: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

下城区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万人。

辖8个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晖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石桥街道、东新街道、文晖街道。

江干区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

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

拱墅区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

辖10个街道: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桥街道、大关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半山街道、康桥街道。

西湖区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

辖9个街道、2个镇:西湖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转塘街道、留下街道、蒋村街道、三墩镇、双浦镇。

滨江区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

辖3个街道: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

萧山区面积1420.22平方千米,人口118.53万人。

辖11个街道、17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临浦镇、义桥镇、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浦阳镇、进化镇、瓜沥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党湾镇、益农镇、新街镇、宁围镇、所前镇、闻堰镇。

余杭区面积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万人。

辖14个街道、6个镇: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五常街道;乔司街道、崇贤街道、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仓前街道、良渚街道、运河街道、仁和街道、中泰街道、塘栖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径山镇。

5)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建设杭州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交通条件“十一五”期间,杭州市交通建设(公路、水运、机场、铁路、轨道和城市道路)总投资约1100亿元,约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

“十一五”期末,杭州初步形成了“一绕八射一连”公路主骨架、“一港二干二支”水运主通道和“一中心二系统”运输主枢纽,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5408公里(含农村公路13905公里),公路总里程比“十五”期末增加2414公里,公路路网密度(含农村公路)达到92.8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五”期末增长约14.5公里/百平方公里。

1)公路发挥杭州集沪杭、杭甬、杭湖宁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于一体的优势,通过“交通西进、东网加密、乡村通达”等工程,加快构筑和完善运输通道和枢纽布局。

“交通西进”取得决定性胜利,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均于2006年底建成通车,实现了杭州市域1.5小时交通圈和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东网加密”取得关键性突破,杭浦高速公路、江东大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杭州段已经建成通车,杭长高速公路、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已开工建设2)铁路十一五期间,沪杭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浙赣、沪杭、萧甬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杭甬客运专线、杭宁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杭黄客运专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和杭州南站(萧山站)的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开始,此举进一步优化了杭州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布局。

铁路实现了“电气化、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三方面的同步突破。

3)航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浙江省省会杭州的门户,客流量居华东第三,仅次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干线、口岸机场,重要的旅游城市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也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备降机场,2011年的旅客吞吐量超1700万人次。

1997年7月,机场工程正式动工。

2000年12月30日,新机场建成通航运营。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2004年3月,杭州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以2015年为建设目标年。

预测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560万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航班起降量26万架次。

主要建设内容按照F类飞机(A380)使用要求,新建3400米×60米的第二跑道和相应联道;站坪56.7万平方米,新增机位67个;新建19.6万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等;工程直接用地为7707亩。

4)内河航运全市航道等级总体提升,总里程达到2006公里;“十一五”期间,杭甬运河基本建成,余杭崇贤散货作业区、仁和散危货作业区、富阳东洲综合作业区、桐庐综合作业区、淳安千岛湖客运码头等一批“黄金水道”规划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二通道、富春江船闸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到“十一五”期末,杭州港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753万吨,比“十五”期末增加1185万吨;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56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加152万人次。

5)海运杭州水运以京杭运河、杭申线、钱塘江、杭甬运河为骨干航道,其中京杭运河为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钱塘江、杭申线、杭甬运河是全省10条主要航道之一。

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以后,使杭嘉湖水系、钱江水系和萧绍甬水系融为一体,具有往北能伸入长江,往东能驶向沿海的航运能力。

杭州港共设钱江、运河、萧山、余杭、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九个港区,作业区泊位1365个,泊位长度61444米。

200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567万吨,旅客吞吐量578.99万人次。

杭州港各港区规划年度货物吞吐量预测表单位:万吨表2-13.人口状况1)人口总量杭州市的常住人口为870.04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82.17万人,增长26.48%,年平均增长2.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35.44万人,占27.06%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37.27万人,占73.2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77万人,占26.75%。

2)人口密度情况、和周边区域的对比排名3)人均住房水平2009年末,杭州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含租赁房,以下同)达到30.85平方米,比2008年末增加1.02平方米,比2000年末的19.84平方米增加了11.01平方米。

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为82.68平方米。

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看,20%最高收入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7.72平方米,20%最低收入户人均为25.12平方米。

4.经济水平2010年,杭州到上海高铁开通,极大地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

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一直引领着浙江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杭州整体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后,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时间城市:杭州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城市化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单位:亿元单位:元单位:%单位:%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元单位:元20 11年7011.8- - -236.073322.153453.5834065 1212520 10年5949.1786691 11.4 53208.412844.072896.6930035 1026720 09年5098.6674924 8.451.87190.252434.892473.5226864 906520 08年4781.1670832 10.150.29178.642389.382213.1424104 844620 07年4100.1761258 13.648.15163.472056.931879.7721689 7568二、城市基本面1.城市规划1)总体建设目标(十二五规划、城市控规等)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