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湿度是影响水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水景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温度环境,这些温度环境都具有一定的适宜幅度,即有其最高点、最低点与最适宜点三个基点温度范围。
假如温度超过最高点或低于最低点,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从生长基点温度看:蓝睡莲、柔毛齿叶睡莲、王莲等在分布区的年均温为20。
C,年最低温度6。
C以上,而它们的种子要在30。
C以上的温度下才能萌发生长。
然而,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最适宜的温度段也有一定的变化。
一年生的水景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较高(28。
C以上),幼苗期稍低(16。
C以上)。
从幼苗期到开花结实,月均温度在24。
C左右时,对整个植株的幼苗期和成苗期培养最为适宜,当月均温在29。
C时,对温带、寒带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当气温连续7天以上在38。
C时,有的水生植物植株会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当气温超过40。
C以上时,地表温度在53。
C时,水温随之而升高,就会出现腐叶,重者造成整个植株死亡。
因此,在整个水生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必须保持水源流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适当的遮光法,减少阳光的直射而降温。
二年生以上水生花卉,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相对较低,否则不能通过春化阶段;开花结实阶段的最适宜温度相对较高,否则不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水景植物种类繁多,分布的地域广阔,而每一类植物都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分以下几大类:(1)高温水景植物主要原产于热带开原区,栽培温度要求在16。
C~30。
C。
这类植物在我国广东、福建沿海、海南、云南南部、台湾等地可以广泛栽种。
而王莲则要求更高的温度环境条件,当气温低于20。
C时植株即停止生长。
(2)中低温水景植物主要原产于暖温带、温带地区(亚热带),也包括那些虽产于热带而对温度要求不高者,温度保持在10。
C~18。
C,这类植物在我国长江流域广泛种植。
如睡莲科、天南星科、香蒲科、菱科、千屈菜科、眼子菜科等植物。
2.光光照对水景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也就是说,地球上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太阳所提供的能量而生存与发展。
(1)光照强度对水景植物的作用水景植物的种类很多,对光的强度与光照时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可分下列3类:1、喜光水景植物。
这类植物是露地完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水景植物,如莲(荷花)属、睡莲属、千屈菜属等。
露地栽培水生花卉属此类。
2、耐阴湿水景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60%~80%的蔽荫度,在强光下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如水蕨、瓶尔小草、天南星科植物、伞草、海菜花属等植物。
3、中生性水景植物。
这类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要求蔽荫40%左右,一般喜欢光照充分,但不耐夏日强光曝晒,必须采取适当的遮荫,方可生长发育良好。
如莼菜、薄荷、黄花蔺、泽泻等水生花卉属此类。
(2)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水景植物的作用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水景植物的生长发育、性器官的形成与生理特性等。
根据水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日照时间长短,分为3类:1、短日照水景植物。
大多为沉水植物,日照时数短、透光度弱、发育快,如眼子菜科、苦草属、水筛属、水车前属、水蕨等一些露地或室内栽种的水生花卉。
2、长日照水景植物。
大多为挺水植物,日照时数越长,发育越快,现蕾开花早,结实率高,如莲属、睡莲属、芡实属、王莲属、萍蓬草属等露地多年生栽种水生花卉植物。
此类水生植物的成苗期(7~8月)光照强、时间长,但气温高达42。
C以上时,也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利。
3、中日照水景植物。
发育与开花基本不受日照长度的影响。
如龟背竹、伞草、虎耳草等。
这类水景植物以观叶为主,观赏价值高,有利于全年造景。
总之,在引种栽培水景植物时,可采取增、遮光处理,来增加或减少光照时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可以调节短日性与长日性花卉的花期,使其提前或延迟开花,延长供花期,以满足人们观赏的需求。
3.水水是水景植物生长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切生长过程都要求在一定水域条件中进行。
水景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除碳和氧外,都是由植物的根吸收土壤水分中的矿物质元素来供应。
1、水景植物对水质的要求。
人工水景的水质区别于湖泊、河流等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生物化学作用强烈,矿化度较低,水的硬度较低,基本呈酸性和中性反应(pH值3.5~7.5)。
一般水景植物对水的pH值要求(淡水水生花卉)为4~7.5,水质无污染,水系畅通均可种植。
2、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位的要求。
水景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位要求是有差异的。
如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少的水(水深1~3cm),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幼苗阶段,因根系弱小,在土壤中分布较浅,水深5~10cm,有利于幼苗生根展叶;苗株长大,需要的水较多,同时还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水生植物种类随时加深水位。
盆、缸栽,水深一般为整个容器具的1/2(另外1/2是栽培基质)。
总之,各类水景植物分别要求不同的水生环境,应参照各类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区,或者根据生长季节的气温情况,予以确定。
4.土壤土壤是大多数水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质,水景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株同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空气和大量的各类营养物质,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而土壤中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决定土壤的使用价值。
(1)土壤的基本类别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将其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类:1、沙土类。
颗粒大,土壤空气多,毛细管作用弱,通透性好,有机物质含量较少,热容量小,肥料分解快,是配植沉水水生观赏植物培养土的主要成分。
2、黏土类(塘泥土)。
颗粒细小,土壤空气少,黏性强,保肥力强,通透性差,含矿质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小,肥料分解慢,持续时间长,是挺水(湿生)水生观赏植物的栽培培养土。
3、壤土类。
颗粒大,既有较强的保肥、保水能力,又有相对稳定的通透性,有机质含量较多,是阴湿水生花卉植物的栽培培养土。
4、沼泽土类(草炭土)。
水草枯萎后堆积炭化而成。
5、泥炭土类。
为褐泥炭和黑泥炭土,含有机质多,呈酸性反应,pH值6.5左右,是酸性水生花卉培养土,或掺1/2的河沙做扦插培养土之用。
(2)土壤中的其他成分土壤中的微生物、空气、pH值等,对水生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直接或间接地起着重要的作用。
1、土壤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目极大,大多集中在植物的根系周围,有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病毒噬菌体等,以细菌最多。
土壤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为植物根系可吸收利用的状态,有些微生物能合成胡敏酸、吲哚乙酸等物质,刺激植物的生长。
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一些微生物使肥料分解为不可利用状态,对植物产生危害。
2、土壤空气。
直接影响植物的根系呼吸作用和植物的生理机能,同样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
通气性能好,则好氧细菌活跃,有机质分解快,植物吸收多。
3、土壤酸碱度。
植物原产地和分布地区的土壤条件不同,导致水生花卉植物对酸碱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
强酸性土植物要求土壤、水pH值为4.5~6.5。
如龟背竹、柔毛齿叶红睡莲、芡实、王莲、莼菜等。
中性土植物要求土壤、水pH值为7.5~9.0,如青海湖的眼子菜植物与海生植物(有的植物在pH值为9.5时还能正常生长)。
水生植物的栽培,一般在酸性和弱碱性(pH值5~7.5)的土壤、水质(体)中进行。
5.肥水生植物与其他植物一样,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吸收各类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除氮、磷、钾、钙、硫、镁、铁之外,还吸收许多其代谢中必不可少的铜、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甚至还包括一些人类未知的元素。
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水作用产生的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等,通过与土壤颗粒界和水质面正负离子的交换,通过根及植株细胞质膜释放到细胞内,然后经过细胞离子的交换,进入输导组织,即可随蒸腾流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都具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碳、氢、氧通过光合作用,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而获得,是构成植株主体的有机营养物质。
水生植物的施肥方式有两种: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追肥同样。
有机肥如厩肥、饼肥、堆肥,无机肥如复合肥、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氧化钾等。
有机肥需经过腐熟发酵后方可使用,它们营养丰富、肥效长,并能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的作用;无机肥成分比较单一,养分含量高,并具速效性等特点。
应指出的是,水生植物的栽培土壤都为酸性和弱碱性,必须浇"肥水"。
配制的方法为:水200kg就入缸内,加入饼肥(豆饼、菜饼、茶饼、芝麻饼、花生饼等均可)8~10kg,粪肥(鸡粪)15kg,搅拌均匀后即可施追肥。
二、水景植物的栽培栽培水景植物,应根据景观的要求及不同植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适宜的栽植方式。
挺水植物的最深水位不超过1.5m,水底土质肥沃,有20cm的淤泥层,水位稳定,水流畅通而缓慢。
而在人工水景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遵循水生植物的生物学规律,在没有特殊的要求时,应对每个种及品种修筑单一的水下定植池。
根据水生植物大多喜光、怕风的习性,栽种的场地要求地势平坦,背风向阳。
缸、盆的选择应随种类的不同而定。
例如缸高65cm,直径65~100cm,栽种时容器之间的距离应随种类的生态习性而定,一般株距20~100cm,行距150~200cm。
常见栽植形式有以下几类:1.池、田栽这是一种以大面积观赏和生产为目的的栽培方式,一般在3~4月进行。
首先将选择好的田、池施足基肥,然后整地,株行距40×40cm。
在生长发育期追肥3~4次,每平方米追饼肥50g、尿素10g、复合肥15g,分别施入株行间隙(切勿与植株相接触,以防烧根死苗)。
种植3年后更新一次,以免植株拥挤和退化。
冬季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以防植株受冻而死亡。
2.盆、缸栽栽培时就选用内径6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盆缸栽种。
栽种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种及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而有所区别。
寒、温带的块茎和匍匐茎的特困户殴打可平栽或斜栽,使其芽露出泥面即可;热带种类的球茎,栽植时,应事先将容器中培养土的中心挖一穴,将球茎直立或横卧栽入,并露顶芽。
栽培后,盆、缸中的水位由浅至深,使其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3.微型栽培首先要选择较适宜盆、钵栽的品种,后选择盆、钵的大小。
经过多次栽培试验后发现,采用内径25~35cm的钵栽睡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小型化栽培虽然不能创新出新类型、新品种,但有利于睡莲类植物进入家庭供观赏。
4.浅池栽水深80~120cm(可人工控制),泥土40cm左右,栽植的株行距以观赏角度而定,一般为2株/m2。
5.沉水盆栽主要适宜于小型水景或展览,但在国外的私家庭院常此方法,因它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人们的观赏要求,随时更换种类的一种特殊种植法。
6.池边种植(1)规则式水池池岸种植要想在规则式水池周边种植植物,只要构筑一个种植池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