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
1 边坡岩土力学参数确定
根据野外鉴别和室内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边坡岩土力学参数如下:
已有素填土天然重度: 19.0KN/m3
抗剪强度:φ=15°,c=0KPa。
粉质粘土天然重度: 20.08KN/m3
天然抗剪强度:φ=15°,c=20KPa(经验折减值)
2 稳定性计算方法
根据该边坡实际情况,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计算简图见下图4.3.3。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GB50021~2001),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进行该土质边坡现状稳定系数计算。
3
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如下:
图 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条块划分示意图
表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表
上述计算表明,该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06,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这与现状调查基本一致。
随
着时间推移、暴雨和上部继续回填加载,该土质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可能产生沿基岩面滑动破坏。
根据试验及前述分析计算,并结合经验,建议支护设计时按折线型滑动(暴雨饱水状态)考虑,填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0kN/m,粉质粘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35kN/m,粉质粘土抗剪强度取饱水时C=15kPa,
Φ=13°。
此时,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834.可知,在长期下雨的情况下,边坡容易失稳,产生滑坡。
4.4 边坡整治措施建议
4.4.1 边坡整治方案
鉴于土质边坡高度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桩板挡墙支护。
桩板挡墙应按要求设置泄水孔、
伸缩缝等构造措施。
此外,还应作好墙顶和脚作好截、排水等工作。
墙背回填土均应按要求回填并压实,
均应加强监测。
4.4.2 基础持力层选择
预计支挡结构处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和泥岩。
素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差,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基
础持力层。
粉质粘土埋深大,承载力也不大,也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分布不稳定,承载力不大,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石强度高,分布稳定,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采用桩板挡墙时,建议桩嵌入中等风化基岩不小于三分之一的桩长,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
对强风化
层,由于岩体破碎,侧向抗变形能力差,建议不作为嵌岩深度。
4.4.3 地基承载力确定
1.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
准值按f a=ψr .f rk 计算确定。
式中:f 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r k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
ψr —折减系数,本工程岩体为较完整岩体,取0.3。
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ψr.f rk=0.30×3600=1080kPa
根据野外鉴别和地区经验,场区泥岩强风化层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
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确定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节5.2.11 条进行计算。
其中,桩端
处采用中等风化泥岩作基础持力层,故桩端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r c 取值:中等风化泥岩取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5.7MPa。
8
4.4.4挡墙设计参数
经压实后素填土的综合内摩擦角φd建议取值为30°,基底摩擦系数μ建议取值为0.30。
4.4.5 边坡整治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根据勘察,已有回填土物质成分不均匀,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具有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可
能产生沉降问题。
建议桩板挡墙实施后,对该部分填土进行进一步压实处理,达到挡墙墙背土的规范要求。
同时对目前尚未回填部分应优先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拟建挡墙地段土层厚度大,土层均具有压缩性,建议挡墙设计时应每隔10~15m 设置沉降缝,同时进行沉降验算。
根据调查访问,拟建护坡工程顶部已建有 C 区建筑主体工程,已建建筑边线与拟建护坡工程轴线最近距离仅 1.80m 左右。
挡墙治理设计、开挖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已建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在基坑开挖时,应分段开挖分段施工桩板挡墙,做好已建挡墙和临近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及时作好临时支护措施。
基础施工时若有异常情况(发现临近建筑物有变形等)请及时通知地质、设计单位。
加固治理时注意整个结构泄水孔、排水沟的设置,作到整治工程与已建建筑排水沟等协调一致。
同时应作好散水和排水沟等,防止水渗入挡墙基底,影响挡墙地基稳定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通过本次勘察,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已查明。
场区未发现滑坡、崩塌、断层及破碎带、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但已有土质边坡处于极限稳定,随着时间和继续回填或开挖将处于欠稳定状态,须尽快治理。
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后,边坡坡脚适宜开挖构筑条石挡墙。
2.建议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护坡,基础持力层选择中等风化基岩。
3.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80kPa。
5.2 建议
1.建议分段开挖、跳槽开挖施工,并加强对已有边坡的观测,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坡顶建筑,严禁
全断面大开挖。
2.注意基坑排水,作好临时支撑,及时开挖、及时排水,避免遭水浸泡。
加强施工验槽工作,确保支挡结构嵌固深度,防止拟建桩板挡墙产生整体滑动破坏。
抗滑桩应作好井圈护壁和临时支撑,及时开挖、及时排水,避免遭水浸泡。
当基岩面倾斜时,以基岩面斜坡下方的嵌岩深度为准。
3.建议设计应根据可能采取的支挡措施对边坡稳定性及其推力进行核算。
4.局部地段可能存在少量砂岩透镜体,建议按泥岩进行考虑。
边坡坡脚处由于河沟洪水影响,建议设计时应考虑洪水影响。
原有护坡条石挡墙建议进行加固兼作防洪处理。
5.加强施工验槽工作。
6.该边坡等级为二级,在整个施工开挖和修建加固支挡结构期间和支挡结构修筑完好后三年内,甲方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整个支挡结构顶位移、挡墙顶建筑物变形以及降雨与时间关系进行观测。
新华楼坡角的混凝土挡墙差异风华形成的凹腔
砖挡墙植物对岩石的根劈作用
泥岩风化形成的凹槽治理危岩所打的锚杆
条石支撑植被护坡
两组垂直的结构面相互切割形成锯齿状出露的岩石
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
背斜一翼倾角平缓的岩层河流凸岸一层堆积形成的河漫滩
清水溪坡角的格构护坡护坡工程顶部的排水天沟
凤凰廊的桩柱护坡华子良脱险出河流作用形成的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