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4.11《几何图形》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正方体、圆柱、直棱柱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2、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互相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抽
象思维能力。

2、通过动手观察、制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习惯。

发展学生运用几
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交流活动,培养自主学习,主动与他人合作探
究交流的意识。

2、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制作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正方体、圆柱、直棱柱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多媒体;3、正方体、圆柱、直棱柱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实物,欣赏图片……
2、提问:同学们,你们会不会制作包装盒子?怎样制作呢?谁会制作演
示一下(让学生台上演示)
3、观看包装盒子的制作过程(显示)
二、自主学习,互助合作,探究课文
1、自主学习
提问:(1)同学们,你认为制作一个包装盒子,需要了解什么?你会制作吗?
(2)让学生动手制作正方型盒子(必须时教师加以引导)
2、互助合作,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相互交流。

(尽可能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2)以组为单位,展示成果——不同的展开图
3、引导、总结交流,归纳出平面展开图的概念。

(显示)
三、进一步探究课文
1、提问:看谁能把圆柱展开?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呢?(让学生动手)
四、简结转新: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教师作完善)。

2、制作火车车厢的模型。

(见课本P 144数学活动1)
3、交流与点评制作情况。

4、让学生质疑问难。

五、练习与作业布置:
1、练习:教科书习题4.1第5题(见课本P 122)
2、作业:第6、11、12题(见课本P 122~P 123) 六、课后反思:
1、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时所得。

2、教师反思(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