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78年中国社会科学 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揭开了中 国社会科学复苏的序 幕。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论述深入 人心,成为社会科学 开放、重建与发展的 根本指针。
模块三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事实聚焦——我国国民素质和科技人才状况管窥
•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高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与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的国际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国民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8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和法国都是13.4年,韩国是12.3 年。目前,我国青年的大学普及率为11%,而发达国家的大学普及率一般为40%— 50%,个别国家达到60%—80%。第二,高层次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2000 年,我国从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只占18%,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5%,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应的指标为80%和26%,高层次人才比例与 发达国家相差5—10倍。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更 是供不应求。在世界47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我国的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熟 练工人和熟练劳动力的易获得性分别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第四位。
1.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 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2.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3.为社会提供作品服务
模块二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事实聚焦——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
• 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下列18个学 科为学术界公认的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 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 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 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
• 再次,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20世纪上半叶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模式的选择,20世纪下半叶对社会主 义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这些急剧而深刻的变革,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向社会科学提出了难度很大的时代课题。现 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演化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课题三 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
• 中国的特殊国情,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影响和制约作用。这种国情
• 首先,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未能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和 现代的社会科学体系。
•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但也存在弊端。今天的中国人, 仍然为自己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早早地奉献了《周易》等著述,出 现了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大思想家而自豪。然而,本土 文化的种种弊端,如偏重直观、感悟,崇尚圣贤古训,过于讲求平衡, 倾向封闭、守成,都给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全球问题需要 国际社会共同
关注
全球问题相互联系,此消 彼长,具有鲜明的挑战性 和紧迫性,要求各国政府 和人民,国家集团和国际 性组织共同协作,才能逐 步解决。
课题二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
•1.意识形态背景的分化 •2.基本思想方法的分化 •3.学科流派的分化
20世纪50年代前以分化发 展为主导倾向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主编 王换成
第一单 元走进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中职生与社会科学
模块一 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事实聚焦——社会科学的孕育
• 从产生人类文化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9世纪初这个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在不断地 聚积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直到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终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轴 心期”。这个“轴心期”历时数百年,从东方到西方,都出现了一批“百科全书”式 的思想家,如中国的孔丘和孟轲,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大思想家对自 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和科学假设,他们对人类 及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包含着诸多令人叹服的科学成分。后世社会科学各主干学科
• 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作了这样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当具 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 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在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科 学基础知识教育。只有掌握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课题二 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一、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
社会科学有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某种决定作用 社会科学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和动力 社会科学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二、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理论先导
社会科学为社会进步提 供思想动力
社会科学推动人类社会 形态的演进
• 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 社会科学可以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题三 社会科学的功能
1.社会科学知识是认识 世界的前提 2.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 和发展是深化认识的基 础
社会科学 的功能
1.社会科学可以使人树立 正确的理想,使全民族的
2.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研
一是向管理者提供管理对 象的相应知识。 二是向管理者提供某一专 门领域的学科知识。 三是迅速发展的管理科学 可以直接为科学管理提供 理论基础。
课题一 社会科学的形成
• 社会科学的出现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近
•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对社会科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 14—19世纪是社会科学各主干学科逐步成型并开始独立发展的时期。 • 1857年,英国的部分学者发起成立了“促进社会科学全国协会”,“社会科
学”的概念从此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最为深刻 的哲学,在19世纪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变革。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批 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整个社会 科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把对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 “社会科学”从此转变为科学。
基础理论研究同应用 理论研究相结合
应用理论研究依赖基础 理论研究的指导,基础 理论研究又要通过应用 理论研究来发挥其作用。
领导部门与科研部门、决 策人员与科学工作者的联
合更加密切
决策人员与社会科学家、自然科 学家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社会 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智囊团” 与“思想库”的作用,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减少决策失
课题一 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当代社会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1.迅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实践使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存在滞后现象 • 2.分支学科的激增使当代社会科学的内部整合面临挑战 • 3.各国对待社会科学的不同态度,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二、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机遇
• 1.当今世界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社会矛盾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 肥沃的土壤
• 自从产生社会科学,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 立以来,通过社会科 学对社会矛盾运动及 社会发展规律的归纳 总结,人类的社会变 革活动逐渐由自发趋 向自觉。
• 在人类社会形态的 演进过程中,社会 科学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三、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 柱
• 社会科学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帮助和推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 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起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而社会科学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帮助和推动作用。
•1.哲学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日趋活跃 •2.系统科学的兴起产生连锁效应 •3.综合学科大量产生 •4.世界性话题的研究推进了社会科学的
“整体联动” •5.研究人员的群体化和研究骨干的通才
•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会科学 在反思与前瞻中加快了发展步伐。
•这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专著的 出版,其数量之多,领域之广, 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 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界相互联系的同时, 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自然科学,对社会
•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人的精神世界是异常丰富复杂的。 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对人作了深情赞美:“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 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 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西方学者也对人作 了如下判断:“人的存在是最难以控制和证实的,最难以预测的主题。”迄今为止, 作为“宇宙精华”和“万物灵长”的人,对其自身精神世界的了解,远远逊于他对人 以外的宇宙万物的了解。
二、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曲折道路
引进、移植与 选择阶段
20世纪上半叶,大体 上是引进,移植,进 而通过时代的选择, 也出现了逐步分化发 展的态势。
革新、建设与 曲折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 学经历了一次革命洗礼。 根本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各 学科的改造和建设。它不 仅改变了社会科学和思想 文化界的总体面貌,而且 影响了全体国民的思维方 式和精神状态。
课题一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
• 一、不断变迁的时代主题
• 1.世界格局首次变动时的时代主题:战争与革命 • 2.世界格局第二次巨变形成的时代主题:对抗和对话 • 3.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化前后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二、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 1.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向社会科学提出了紧迫的时代课题 • 2.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推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 然科学各学科、各技术领域内部的综合,在综合过程中产生突破。二是自然科学各学 科之间、各技术领域之间的综合。